張少良
高中語文課本第二冊(人教版)《林黛玉進(jìn)賈府》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寶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兩個字?”黛玉便說了名。寶玉又問表字。 黛玉道:“無字?!睂氂裥Φ溃骸拔宜兔妹靡幻钭?,莫若‘顰顰'二字極妙?!碧酱罕銌柡纬觥氂竦溃骸啊豆沤袢宋锿肌飞险f:‘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這兩個字,豈不兩妙!”
文中提到了林黛玉的名和字,且“名”前冠一“尊”字,固表尊重之意;那么,“字”前著以“表”字,成——“表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要想弄明白“表字”,須從古代的人物稱謂談起。古代男女一般都有名,但在實(shí)際稱呼時,男子20歲,成了人;女子16歲,許嫁時,往往不便直呼其名,顯得不尊敬、不禮貌。故另取一個與本名涵義相關(guān)的別名,稱為“字”,以表其德。故稱字為“表字”。看來,名和字的差別在于:“名”只供長輩和自己稱呼,自稱其名是表謙遜,而“字”是供社會上的人稱呼的。北齊的顏之推認(rèn)為,人名是區(qū)別彼此,人字是體現(xiàn)一個人的德行的。這樣說來,“表”大約與“尊”字一樣,有略微的尊敬之意。選文中提到賈寶玉既問了林妹妹的尊名,又問了林妹妹的表字,顯然有無限的關(guān)切與敬重之意,而林黛玉的回答說是“無字”,恰表明了自己沒有許嫁的經(jīng)歷與身份。這為后文的寶黛愛情產(chǎn)生、發(fā)展正好埋下了伏筆。
值得說明的是:古人取名和字既然相關(guān),也就有很多的講究。大致說來有以下幾種情況。
首先,名和字意義相同的。如: 戰(zhàn)國時偉大詩人屈原,名平,字原。因地廣而平曰:原。故意義相同。
其次,意義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 如: 梁鴻,字伯鸞。鸞和鴻都是飛禽,但不是一種,是同類,都屬于鳥。再有清朝文學(xué)家李漁,字笠翁。漁翁常戴蓑笠,也屬于相近。
再次,意義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如: 孔子學(xué)生曾點(diǎn),字皙。點(diǎn)為黑污,皙為白色。恰相反。
最后,意義相順的,即表字與名往往出自一句話中,意思相順。如:趙云,字子龍?!吨芤住氛f:“云從龍,風(fēng)從虎?!泵妥衷谝痪湓捴?,意思相順。
《林黛玉進(jìn)賈府》中選段的文字說賈寶玉要為黛玉起個字——莫若“顰顰”二字,并分析原因:“《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這兩個字,豈不兩妙!”點(diǎn)出“取字妙”的兩個原因:一是林黛玉名字中有個“黛”字,此“黛”可代畫眉之墨;二是“林妹妹眉尖若蹙”,像西施病心蹙眉的樣子。寶玉所言真是恰切之至!且有根有據(jù)。難怪《紅樓夢》中諸兒女后來皆稱林黛玉為“顰兒”(意思是蹙眉兒),林黛玉也默許受用了。這也恰好證明了古人取名、字的密切關(guān)系。
(作者單位:隆堯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