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如
罰球,無疑是籃球場上最簡單的得分方式,沒有對抗、沒有防守、沒有干擾、面前只有安靜的籃筐……但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條罰球線卻無異于一條無法跨越的生死線。
從罰球線到籃筐中心只有4.225米,此時此刻,只有你、手中的球和眼前的籃筐……旁無他人。
真的“旁無他人”嗎?那球館里其余的二十多名球員、兩位主教練和超過20000名的觀眾又被你置于何處?坐在電視機屏幕前的數(shù)百萬觀眾呢?嗯,就在這個時刻,他們?nèi)康难劬Χ级⒅阋粋€人看。但你要注意的,還是只有你自己、手中的球和眼前的籃筐。
你的隊友對你充滿期待,你的教練跟你反復強調(diào)這個時刻的重要性,你的對手和批評家們等著看你出糗,坐在場邊的記者們想要你的故事。你嘗試著去保持冷靜,站在這個你已經(jīng)練習過千百遍投射的線面。是的,就是這里,只有你、手中的球和眼前的籃筐。你嘗試著將你的隊友、教練、球迷、批評家、記者們統(tǒng)統(tǒng)趕出大腦。深吸一口氣,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拍三下球,再呼氣。你將球托高,專心瞄準,想像球飛行的軌跡,手腕關節(jié)柔和地一抖。皮球脫手,飛在了空中。4.225米的距離,決定了你的未來:英雄或罪人,聯(lián)盟最強者或頭號失敗者,香檳酒或忘情水。這個時刻決定了一場比賽、一個系列賽乃至總冠軍的歸屬。這一切都取決于你想像中籃球場上最簡單的投籃。
罰球——正如其名,是決定懲罰別人還是懲罰自己的一球。
50年的止步不前
就是這么一個看上去毫無難度可言的投籃動作,不知道讓多少“英雄好漢”寸步難行。需要舉個例子嗎?2013年總決賽的第六場較量中,吉諾比利和倫納德在比賽結束前40秒內(nèi),各自投丟了一個關鍵罰球,從而給了熱火隊一線生機,成就了雷·阿倫的“巔峰一投”。之后的事大家都清楚,邁阿密人奪走了該賽季的NBA總冠軍獎杯。
肯塔基大學野貓隊在NCAA總決賽的罰球線上,“送溫暖”一般投出了54.2%的罰球命中率,憑空損失11分。而康涅狄格大學在整個淘汰賽征程中只罰丟了14個罰球(115罰101中),最終問鼎2014年全美男子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冠軍。
這個名單還可以列的很長很長,長到足以讓每一個孩子最遲在他的第二次訓練課上,就能知曉一個真理:“膠著比賽的結果往往就在罰球線上決定!”更令人吃驚的是,盡管大家都知道罰球的重要性,但美國大學籃球比賽的場均罰球命中率(大約67%)和NBA、WNBA的場均罰球命中率(75%),在過去50年中幾乎沒有任何變化。這項數(shù)據(jù)既不增長也不下滑?!斑@真是不可思議。”拉里·萊特,這位任職于享譽全球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統(tǒng)計學教授感嘆道?!皳?jù)我們所知,這幾乎一點變化都沒有。50年了,真瘋狂!”這份驚訝只有籃球迷能夠分享。一場比賽最終的罰球得分可能會占一支球隊總得分的20%左右。那么為什么在大學校園中成長的未來職業(yè)球員和他們在NBA的榜樣們不努力提高罰球命中率呢?
在體育運動中,人們一直強調(diào):“更高、更快、更強!”那意味著運動員要盡力向“完美”進發(fā)。在NBA球員中,既有罰球完美的球員,也不能忽略了像沙奎爾·奧尼爾這樣已經(jīng)退役了的、史上罰球次數(shù)最多的球員。
一切都是心理問題?
看起來罰球并不是籃球運動中最簡單的投籃,而是這項運動中一個非常特殊的組成部分。格外高拋、流暢、舒展的投籃動作讓罰球就像一個令人討厭的游戲。比賽中的所有元素都被突然中斷——無論是時間、進攻還是防守。球員們聽到哨響,裁判按照規(guī)則處理球,而執(zhí)行罰球的球員則擁有10秒鐘來處理自己的罰籃。罰球者仿佛突然化作一名高爾夫球手,必須全神貫注與自己手中的球和抬頭望見的目標?!斑@在體育運動中幾乎沒有可類比的對象。這是一場只有你和籃筐的決斗。沒人能在這一刻幫助你?!比R特教授談到射手在罰球時面臨的心理壓力時說道。只要明白“認真你就輸了”這一真理,人們就能邁過心理這道坎。實際上,籃圈的大小以及到籃筐的距離所帶來的壓力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對于投籃后的結果思考才是鉗制投手們的最大因素。德懷特·霍華德——在過去數(shù)年間一直被視作一個糟糕的罰球手和非官方的“罰籃困難戶”、沙奎爾·奧尼爾的接班人,看上去確實克服了這個困難。有報道宣稱德懷特同學在其高中階段,這種“送分球”的命中率高達90%,而在訓練中,他也時常能做到10罰9中,在Youtube上還能找到相關視頻。
火箭當家中鋒在本賽季初時還就罰球這個問題有過一套說辭:“我不想再談論這個問題了。我站在罰球線上時總是會想太多,其實我不應該想這么多。在訓練時我就什么都不想,就是出手,然后命中?!苯y(tǒng)計數(shù)據(jù)也在支持“魔獸”的言論——去年在湖人效力期間,他糟糕的罰球線表現(xiàn)總是引來極大的關注,而他的隊友們和投籃教練們也都在談論這個事情,從而使他交出了49.2%的罰球命中率。待到了休斯敦,霍華德在這個地方感受到了輕松,驅走了壓力,從而投出了54.5%的命中率,看上去的確是要好一些了。
39個標準打造完美罰籃
改變罰籃的水準只能靠解放大腦?只要抗擊住惱人的心情就行了?小牛隊老板馬克·庫班對這種言論付之一笑,斥其為“謬論”。他治下的小牛隊以其特有的罰球訓練,成為了聯(lián)盟當中非常特殊的先驅球隊。庫班在90年代中期就意識到這種“1分投籃”的價值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從而成為了第一個為自己球隊聘請專門罰球訓練員的老板。
這樣做必將收到效果。在過去的15年間,小牛隊11次在聯(lián)盟罰球最好球隊中排名前三,其中五次高居榜首,并且從未跌出前九。而這份成就的締造者就是加里·博倫。當時已經(jīng)75歲高齡的老人從1993-94賽季就開始研究小牛隊每一個球員的罰球動作?!叭藗冇X得,改變罰球質量應該從心理問題出發(fā),但其實不是這樣的。這實際上還是一個技術活兒?!边@位投籃導師如此說道。博倫總是將他徒弟們的罰球動作當中最小的細節(jié),拿到放大鏡下觀察?!霸谖议_始指導一個球員之前,我要先從四個角度觀察這名球員的罰球姿勢。從正面、側面、背面和上面,一一觀察。此外,我在做完投籃分析之后,還要至少總結出39個標準?!边@聽上去相當復雜,但實際上體現(xiàn)出了加里·博倫對于這個“籃球運動中看上去最簡單的投籃”的精密要求。讓罰籃盡可能地變得簡單起來,這是博倫的長期目標?!傲P球訓練是一項很私人的練習,要求罰球手將整個罰球動作拆成一個個小的部分。大部分球員犯的錯誤,就是多做了很多不必要的動作?!辈﹤悓⒘P球的各個部分用字母A到O來進行編號?!澳惚仨毾駝e的所有人那樣努力練習罰球。我總是不明白,為什么教練們會為每個戰(zhàn)術跑位或者每場比賽進行錄像剪輯分析,而不去為他手下每個球員的投籃動作做錄像剪輯分析。更準確的來說,許多教練在做錄像講解的時候,只是為他手下的球員截取一些罰球的錄像。那根本不起作用,就像在學校上課時講的空洞的理論!”endprint
完美罰球前的個人儀式
盡管這有些老套,但卻是貨真價實的道理,最終一個好的罰球手想要在4.225米的位置上穩(wěn)穩(wěn)命中罰球(當然范??巳麪栔骼猓?,很大程度上還是要取決于訓練質量?!爱斈阒幌胪稒C取巧的話,你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投手,乃至于一個更棒的球員。那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假如你想要徹底掌握一門技術,那么你要做的就是:練習、練習和練習!”投籃專家戴夫·霍普拉這樣說道。他在華盛頓奇才隊和紐約尼克斯隊擔任了很長時間的專職投籃教練,曾經(jīng)連續(xù)命中過1234個罰球!在他開始訓練之前,一直會有一些不變的事項。在他踏上罰球線之前,會有一些一貫的個人儀式。賈森·基德會向籃筐送去一個飛吻,以示他對自己太太的愛意;卡爾·馬龍會向面前的空氣喃喃自語,說一些誰都聽不懂的話(至今還是沒人知道他說了什么);杰夫·霍納塞克要先摸一下自己的臉頰;德克·諾維茨基要哼個小曲;雷·阿倫要先將投籃手伸直;史蒂夫·納什喜歡先憑空把投籃動作做幾次;而凱文·杜蘭特則要抖動一下自己的肩膀……“對我而言,在罰球之前也有一套自己的準備動作,看看NBA當中最好的那些罰球手們,無一不是在將球投向籃筐之前,要加一個自己的儀式動作,以求放松心態(tài)。這是一貫的節(jié)奏?!崩住ぐ愓f道——他職業(yè)生涯罰球命中率高達89.4%(4916投4396中)。
“一雙大手不應該是障礙!”
一套個人儀式就像為接下來的動作上保險,會做一貫的習慣被保留下來。在個人儀式之外,便是不斷地加練技術要領,要有一種不成為最完美投手就不罷休的精神?!拔以?jīng)觀察過,諾維茨基的技術動作看上去行云流水,毫不費力,就像別的教練員所公認的那樣。而德克對此的解釋是:本就應該如此,因為我差不多將這些東西練習過上千萬次了!這讓我感到備受鼓舞?!被羝绽f道。而辛勤練習所帶來的成績是:德克的職業(yè)生涯罰球命中率高達87.9%。到了季后賽,這個數(shù)據(jù)更是上漲到了89.3%。眾所周知,德國人身高2.13米,相比那些罰球線上的“困難戶”們,堪稱大個子里的“奇跡”?!靶ざ鳌げ祭吕谖沂窒?,將其罰籃命中率從65%提高到將近90%。過大的手掌是罰球的天然障礙,這根本就是謬論。事實恰恰相反,更大的觸球面積在原則上反而是個優(yōu)勢。”博倫說道。
那么“大鯊魚”奧尼爾的例子又如何解釋呢?沙克一直將他糟糕的罰球能力(職業(yè)生涯罰球命中率為52.7%)歸咎于自己巖石般堅硬的雙手。其實這不是真實的原因。與其歸咎于別的原因,倒不如說奧尼爾根本就是在偷懶,是他沒有堅持在罰球線上做足夠多的投籃練習?!八遣豢伤甲h的懶惰一度讓我非常抓狂,他的訓練師不需要為他的這種表現(xiàn)負任何責任?!笨票仍谀切┠暌恢迸u這個事情。幾乎所有的教練員都給出了同樣的評價:沙克并沒有一顆想要成為一名更好的罰球手的心。
一個致命的缺點
要認清的一個事實是,你根本想不到里克·巴里能憑借89.9%的生涯罰球命中率,排在史蒂夫·納什(90.4%)和馬克·普萊斯(90.3%)之后,高居歷史第三。這位1975年拿下NBA總冠軍的球員,以其獨有的、非常不規(guī)范的“端尿盆”罰球動作,讓后人根本無法學習,別人要是想學這個姿勢,只能獲得一個很低的罰球命中率?!拔彝耆珶o法理解這個現(xiàn)象。當你已經(jīng)不在這個聯(lián)盟打球,卻還能在5個罰球中命中4個,我不知道你如何面對現(xiàn)在這樣糟糕的(罰球現(xiàn)狀)還能安然入睡。我無法理解現(xiàn)在的孩子們。我覺得我要做噩夢了!”而且巴里也像投籃教練博倫和霍普拉那樣不斷地念叨那三個要素:技巧、訓練和自信。“每個人,真的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投手,只要他牢記上述的這三樣東西,并且老老實實地聘請一個教練來糾正自己。然而至今還是有很多球員和教練,在訓練中根本沒有把注意力放在這個方面。”
這就是他們在未來要做的更好的事情。2014年季后賽又來了,罰球盛宴再度開始,兩支罰球最差的強隊洛杉磯快艇隊(罰球命中率73.1%,NBA排名26位)和休斯敦火箭隊(罰球命中率70.7%,NBA排名29位)已經(jīng)開始了他們的假期,這讓比賽場上少了一些亮點——德懷特·霍華德和德安德魯·喬丹站在罰球線上那雙發(fā)抖的大手只能下賽季再見了。但留下來的球隊還要在這條“生死線”上繼續(xù)掙扎,比賽不息,罰球不止。
4.225米的距離,10秒鐘,只有你自己、手中的球和眼前的籃筐。你全神貫注,屏蔽了旁邊的所有人,就像你曾經(jīng)上百萬次做過的那樣。你完成了自己的個人儀式——吸氣、拍三下球、呼氣,然后將球拋向了空中。這條“生死線”上的表現(xiàn),也就此決定了你的未來,祝你好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