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曉華
(樂平市人民醫(yī)院 江西樂平 333300)
為了患者術后盡早恢復腸道功能,順利康復,臨床多對術前患者給予腸道準備。以往多采用傳統(tǒng)的兩次清潔灌腸。但因操作過程長,降低護士工作效率,并常常導致患者腹痛,大便失禁,肛門不適等負面影響。同時造成護士工作量增加,患者滿意度下降。本研究在術前腸道準備 (不包括結腸手術)中改為硫酸鎂合用開塞露,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共觀察268例患者,均為腹部擇期手術患者,其中男167例,女101例,年齡24~82歲,平均42歲。按腸道準備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141例和對照組127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種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中排除高血壓、消化道梗阻、體質極度虛弱、電解質紊亂、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1]。
1.2.1 觀察組 術前晚進食流質,餐后2h,口服硫酸鎂30~50g,1h后開塞露20mL塞肛。第2d上午6∶00再次用開塞露20mL塞肛通便。
1.2.2 對照組 使用傳統(tǒng)二次清潔灌腸的方法。
記錄灌腸后的排便次數(shù),術中觀察腸管積氣情況,術后觀察肛門排氣時間,腹脹情況。術中療效評定:有效為腸道松弛,腸道內無成型糞渣,無效為腸管膨脹,術野被覆蓋。
所有數(shù)據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兩組術中療效評定情況及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術中療效評定情況及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比較
腹部手術患者術前腸道準備通常采用傳統(tǒng)的清潔灌腸法。傳統(tǒng)的清潔灌腸用液量大,大量液體進入腸腔,對直腸肛門刺激性較大,患者主觀感受不適癥狀較多,給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對此患者常有恐懼感或思想顧慮。而且清潔灌腸插管深淺可影響腸道清潔的結果,如插管太深,大量液體積存在腸道深處不易完全排出,麻醉后由于腸道肌肉松弛造成術中殘留灌腸流出污染手術臺或術后當天排便,可能會引起傷口出血或感染、水腫等并發(fā)癥。如插管太淺,大量液體快速進入直腸,對直腸產生強烈刺激,灌腸過程中邊灌邊排,起不到清潔灌腸的作用且污染被服[1]。因此需要有更好的腸道準備方法來代替灌腸法。經過觀察和實踐驗證,硫酸鎂合用開塞露腸道準備法,在術后排氣時間和術后腹脹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但兩組術中腸道清潔及積氣情況比較無明顯差異。
硫酸鎂是不易被腸壁吸收而又易溶于水的鹽類,服后在腸內形成高滲鹽溶液,阻止腸腔內水分的吸收,并使腸壁內部分水分進入腸腔,從而使腸腔容積增大,對腸黏膜產生刺激,引起腸管蠕動增強而排便;且口服硫酸鎂使小腸釋放膽囊收縮素增多,結腸的分節(jié)運動增強而加速排便[3]。開塞露的主要成分為55.5%的甘油,輔料為硫酸鎂。將開塞露注入肛內后,可刺激直腸引起排便反射,并對腸壁和糞便有潤滑作用,產生較快而溫和的排便[1]。
硫酸鎂聯(lián)合開塞露行術前腸道準備,是一種成本低廉、飲水量少、不良反應少、簡單有效、準備時間短、患者易接受的方法[1],適用于常規(guī)腹部手術的術前腸道準備,值得臨床推廣。
[1]賴桂鳳,葉邕,陳泳梅.口服硫酸鎂溶液清潔腸道的效果觀察 [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7,23(6):618.
[2]李敏香,吳開舅,陳麗娟,等.疏通乳腺管按摩法在產婦乳房護理中的應用比較 [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