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禧坊精品藝術工作室 226007)
檀木又名青龍木,聽到這個別名我們或許倍感親切,檀木的性能在我國被附上一層神秘色彩,因此紫檀紅木的雕刻作品也受到了各位收藏人士的青睞。檀木雕刻既具有傳統(tǒng)雕刻的細膩,同時也具有創(chuàng)新的雕刻思維和表現形式。接下來讓我們從檀木的本身特性開始來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紫檀紅木的雕刻藝術。
紫檀紅木生長之處人煙稀少,它的樹干主體高大,枝葉特點突出,另外紫檀紅木內部含有大量的有機成分,本身可以散發(fā)出迷人的木香之氣,擁有神木之美譽,17世紀末期紫檀紅木被人們發(fā)現,檀木的生長環(huán)境極其特別,可以說在原始森林始終紫檀紅木是吸收了天地靈氣長大的,并且百毒不侵,這樣造就了紫檀紅木堅硬而又細膩的木質結構,最后被選為木質雕刻絕佳的選材。
1.雕刻藝術的發(fā)展
隨著時代的進步,木質雕刻這門藝術也得到了很快的發(fā)展,無論是雕刻對象還是雕刻手法都顯得更加的成熟。雕刻藝術的相關資料在史料之中都可以查到,甚至古代出土文物之中也存在遠古的雕刻作品。紫檀紅木雕刻藝術在特定物象上的發(fā)展進度尤其突出,例如人們喜愛的佛家神像,刻畫手法越發(fā)的成熟,傳達的感情越來越具體,專業(yè)。另外在特定的年代也出現了不同的木雕來代表不同年代的文化特點,寫生成為雕刻藝術一項具體的方向,表現出當代的文化特征自己人們的生活習性,寫生雕刻要注意的問題便是做好虛實結合,不了單一表現,否則會失去雕刻的真實性,沒有相應的歷史內涵。在眾多的木雕選材方面,紫檀紅木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因為它具有堅硬結構的同時還擁有清晰的紋路,使用最廣泛的為蘇州地區(qū),同時也出現了功力比較深厚的雕刻藝術家,他們能夠在一個小小的核頭甚至更小的物品上來雕刻栩栩如生人物形象,例如嚴徽,鮑天成等人,在雕刻藝術領域都有些高深的造詣。其中嚴徽專注于“蝶幾”,也就是多邊形的組合物件,鮑天成的作品也成為蘇州的一大特色。明朝時期的蘇州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紫檀紅木的雕刻人才也就層出不窮,因此紫檀紅木在明代到達了最鼎盛的一個時段,雕刻的作品也就更加的豐富,小動物,人物雕像,還有人們集體群聚場面的雕刻作品應有盡有。紫檀紅木雕刻藝術在發(fā)展過程中擁有了自己獨特的一套雕刻手法,變相形式同時也就于其他雕刻藝術有了相應的差別,設計理念更加的獨立。
2.紫檀紅木雕刻藝術的發(fā)展過程
任何事物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都要經過無數次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否則將會永遠的停滯不前那又何談發(fā)展呢,因此紫檀雕刻藝術的發(fā)展也是如此。紫檀紅木的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于對雕刻對象以及雕刻手法的改進,開始的雕刻主要是一些小型物件,例如裝東西用的器皿,起雕刻起來相對簡單,沒有過于繁瑣的地方,而現如今的雕刻對象大不相同,開始向一些難度較高人物形象以及觀賞物品轉變,這就是一個人們心理的價值取向問題,也就是說人們從簡單的雕刻的裝飾慢慢轉向藝術欣賞的層面上,從業(yè)余慢慢走向職業(yè)。另一方面便是雕刻手法,根據前者的轉變,雕刻的精度以及熟練程度必然會有很大的提高,否則也就無法進行配套。具體變現在雕刻藝術家悶得練習難度,實用工具和選材的更新。
3.紫檀紅木雕刻藝術的發(fā)揚與傳承
很多人認為雕刻是一門粗淺的手工活,雕刻的藝術家也不過是一代普通工匠而已,或許是因為他們沒有認真的去理解和品味木雕作品其中包含的深意,從事紫檀紅木雕刻的藝術家需要具有很高的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因為較強的專業(yè)技能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練就的,即使擁有一定的天賦同樣需要很強的耐力,一般紫檀紅木雕刻的學徒要經歷幾年的學習時間,并且學習開始都要先做雜貨活,不可以直接進行雕刻練習,這就是檀木雕刻在傳承過程的不同之處,相信了解到這些細節(jié)的人們將會徹底改變自己對紫檀紅木雕刻的認識。因此,一個真正的雕刻藝術家需要練就的本領有很多,在藝術的傳承之中除了對紫檀紅木進行理解意外,還反映了一項師徒道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人們拜師學藝的時候通常都要舉行拜師典禮,其規(guī)模不可小視,在這個過程里我們不僅看到學生對師長的尊敬,更看的了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這些都包含于紫檀紅木的藝術領域之中。
紫檀紅木的雕刻題材有很多,以為雕刻本身具有鮮明的藝術變現力,他可以將人們所要雕刻事物,想要表達的情感體現的淋漓極致,在雕刻本身的固有傳統(tǒng)之上,紫檀紅木有增加了夸大,轉型的表現方式,在雕刻藝術之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人物眼部進行不同形式的雕刻,將不同人物眼部的特點加以顯現,例如不同年齡人物的眼部結構區(qū)別,不同性格人物的眼神刻畫,還有相同人物不同心情的眼部描述,里面的學問和技巧需要很深的雕刻基本功底和雕刻技巧的天賦。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雕刻藝術的表現形式要建立在個人對藝術的理解以及高性能的雕刻材料之上。
紫檀紅木雕刻藝術是一項復雜的藝術體系,但卻擁有很深的藝術欣賞價值,這就需要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階段,在發(fā)展過程中揚長補短,將自身具有價值的部分保留,將不足的一面進行整改革新,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完美的藝術項目供人欣賞。紫檀紅木雕刻藝術是我國文化寶貴的財富,我們需要認真的去了解這門藝術的本質,讓這門藝術能夠的到繼承和發(fā)揚。
參考文獻:
[1]殷小烽. 論東北民族題材與當下雕塑藝術創(chuàng)作[J]. 雕塑,2007(05).
[2]殷雙喜. 神秘的明晰——殷小烽的雕塑[J]. 雕塑,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