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真空軟包裝即食蕨菜的研究與開發(fā)

      2014-07-16 09:20:14徐君飛等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年3期
      關(guān)鍵詞:蕨菜加工工藝

      徐君飛等

      摘要:以新鮮野生蕨菜為原料,經(jīng)過熱燙、腌漬、脫鹽、護綠、保脆、拌料調(diào)味、真空包裝、殺菌等工藝流程,得到3種風味各異的真空軟包裝即食蕨菜,并對其生產(chǎn)過程中關(guān)鍵工藝參數(shù)進行了研究。

      關(guān)鍵詞:真空軟包裝;蕨菜;加工工藝

      中圖分類號: TS255.5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215-03

      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別稱龍頭菜、雞腳爬、拳頭菜等,屬鳳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營養(yǎng)豐富,每100 g蕨菜可食部分含蛋白質(zhì)1.6 g、脂肪0.4 g、糖類10 g、胡蘿卜素 1.6 mg、抗壞血酸 35 mg、鈣24 mg、鐵6.7 mg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蕨菜具有健脾胃、益氣養(yǎng)陰、除煩躁、安五臟、清熱解毒、利尿鎮(zhèn)痛、止血殺蟲、強身健體等功效,并且在抗癌、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預(yù)防心臟病等方面具有一定功效,被譽為“森林蔬菜”。劉波等以蕨菜為主要原料,經(jīng)護色、打漿、均質(zhì)、干燥等工序后,添加各種輔料進行調(diào)配,獲得蕨菜全粉[1]。程木志等在蕨菜全粉的基礎(chǔ)上,輔以茉莉花全粉、蔗糖、檸檬酸與麥芽糊精,開發(fā)出蕨菜全粉飲料[2]。陳乃富對蕨菜進行殺青后烘干,制得簡易蕨菜茶[3]。付榮霞等、胡永金等開發(fā)出了色澤黃綠、湯汁清澈透明、無異味的軟包裝蕨菜飲料[4-6]。劉月英等開發(fā)出了有光澤、易成型、易揭膜、口感鮮美、品質(zhì)好的紙型蕨菜[7]。王雪波等利用小麥粉,輔以蕨菜粉、起酥油、白砂糖、小蘇打等,制得厚薄均勻、顏色棕黃、口感酥脆、風味特殊的蕨菜餅干[8]。本研究開發(fā)真空軟包裝即食蕨菜,旨在為開發(fā)利用蕨菜資源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

      蕨菜、食鹽、白砂糖等購自當?shù)爻小{}酸、醋酸銅、檸檬酸、醋酸鋅、氯化鈣、碳酸鈉等均為分析純。ALC-110.4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722s型可見光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DZ-400真空包裝機(山東省諸城市嘉信食品機械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工藝流程 原料預(yù)處理→熱燙→腌漬→脫鹽→護綠→保脆→漂洗→脫水→拌料調(diào)味→裝袋→封口→殺菌→冷卻→抹袋→貼標簽→檢驗→成品。

      1.2.2 操作要點

      1.2.2.1 原料預(yù)處理 剔除蕨菜過老或纖維較多的部分,根據(jù)蕨菜的色澤、嫩度、粗細將蕨菜分級、歸類,切成長4~6 cm的小段,用自來水清洗去除泥沙、塵埃、殘渣、蟲卵等雜物。

      1.2.2.2 熱燙 將預(yù)處理過的蕨菜倒入加有不同濃度檸檬酸的沸水中熱燙適當時間,菜水比(體積比)為1 ∶ 2,撈出蕨菜后迅速冷卻,測定蕨菜過氧化氫酶活性用于評價熱燙效果。

      1.2.2.3 腌漬、脫鹽 將熱燙后的蕨菜放入飽和食鹽水中腌漬1個月,菜水比(體積比)為1 ∶ 4,以手抓有柔軟感、顏色鮮艷為好。腌漬后的蕨菜含鹽量高,應(yīng)進行水浴脫鹽,當蕨菜中食鹽含量降至7%~8%時瀝干蕨菜。

      1.2.2.4 護綠 取脫鹽后的蕨菜分成若干份,每份20 g,分別用不同濃度的醋酸鋅、醋酸銅、醋酸鋅和醋酸銅混合液浸泡20 min,隨即用濃度為0.5%的碳酸鈉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pH值至7.0,10 min后取出蕨菜,用流動水沖洗,放置24 h后觀察蕨菜顏色,采用顏色等級法,將蕨菜顏色分為1、 2、3、4、5、6、7幾個等級,1級為黃褐色,7級為鮮綠色,1至7級綠色依次變深,據(jù)此確定最佳護綠劑[9-10]。確定最佳護綠劑后,用不同pH值的護綠劑浸泡蕨菜,其余步驟同上,根據(jù)蕨菜顏色等級確定最佳護綠pH值[11]。

      1.2.2.5 保脆 以不同濃度CaCl2溶液浸泡蕨菜進行脆化,撈出蕨菜后瀝干,進行感官評定[12]。

      1.2.2.6 漂洗、脫水 將保脆后的蕨菜迅速漂洗干凈并脫水。

      1.2.2.7 拌料調(diào)味 改變蕨菜、色拉油、雞精、料酒、辣椒粉、食鹽、食醋、蔗糖等成分的配方,分別調(diào)制香辣型蕨菜、糖醋型蕨菜、酸辣型蕨菜,室溫下放置3個月,進行感官評價。

      1.2.2.8 裝袋、封口、殺菌、冷卻、抹袋、貼標簽、檢驗 將拌料調(diào)味后的蕨菜及時裝入耐高溫塑料復(fù)合薄膜袋內(nèi),真空包裝并封口,置于不同溫度下進行殺菌,迅速冷卻至37 ℃以下,用潔凈的干布擦凈袋外的水珠,貼上標簽,即為成品。每種成品抽取1~2包置于37 ℃下恒溫培養(yǎng),觀察是否出現(xiàn)胖袋現(xiàn)象,并進行感官、微生物指標綜合評分,選擇適宜的殺菌條件。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熱燙條件優(yōu)化

      由表1可知,熱燙時間等于或超過4 min會導(dǎo)致蕨菜過氧化氫酶失活,熱燙5 min時蕨菜口感比較軟爛,因此,適宜的熱燙時間為4 min。當熱燙時間為4 min、檸檬酸濃度為05%時,蕨菜顏色得分最高,為7.2分,因此確定蕨菜適宜的熱燙條件為檸檬酸濃度0.5%,熱燙時間4 min。

      2.2 護綠條件優(yōu)化

      3 產(chǎn)品質(zhì)量標準

      3.1 感官指標

      蕨菜制品呈黃綠色,湯汁清澈透明、無混濁,具有蕨菜特有的清香味、無異味,蕨菜組織脆嫩、形態(tài)飽滿、不軟爛,無雜質(zhì)。

      3.2 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

      固形物含量:不低于蕨菜制品凈重的90%。重金屬含量:1 kg蕨菜制品中砷含量不超過0.5 mg,銅含量不超過 50 mg,鉛含量不超過1 mg,亞硝酸鹽含量不超過20 mg。微生物指標:蕨菜制品中大腸桿菌菌群數(shù)量不超過 90個/100 mL,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得檢出,乳酵菌菌群數(shù)量大于1×106個/100 mL。

      4 結(jié)論

      本研究表明,將新鮮蕨菜洗凈后,在濃度為0.5%的檸檬酸溶液中熱燙4 min,進行腌漬、脫鹽,然后浸泡在pH值為 50的100 mg/kg醋酸銅和100 mg/kg醋酸鋅混合液中 20 min,再用0.5%碳酸鈉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pH 值為7.0,保持 10 min 后取出,瀝干,在濃度為0.2%的CaCl2溶液中浸泡 40 min 或在濃度為0.3% CaCl2的溶液中浸泡20 min,將拌料調(diào)味后的蕨菜及時裝入耐高溫塑料復(fù)合薄膜袋內(nèi),真空包裝并封口,80 ℃下殺菌10 min,獲得的蕨菜產(chǎn)品既保持了蕨菜原有的風味與營養(yǎng),又解決了蕨菜保鮮問題,延長了保存期。

      參考文獻:

      [1]劉 波,李鳳林,程木志. 蕨菜全粉飲料生產(chǎn)工藝的優(yōu)化[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2):823-824.

      [2]程木志,劉 波,李鳳林. 新型蕨菜保健飲料的研制[J].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學,2009,16(5):224,247.

      [3]陳乃富. 蕨菜茶的加工工藝研究[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6,32(3):125-128.

      [4]付榮霞,楊樹成,張平平.軟包裝蕨菜的生產(chǎn)工藝研究[J]. 食品科技,2007,32(5):99-101.

      [5]付榮霞,楊樹成,邊立云.軟包裝風味蕨菜的研制[J].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7(5):34-35.

      [6]胡永金,呂東坡,朱仁俊,等. 軟包裝即食蕨菜加工工藝的研究[J]. 中國調(diào)味品,2010,35(6):71-73,85.

      [7]劉月英,周志平,關(guān)中波. 紙型蕨菜加工工藝的研究[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35(23):7264-7265.

      [8]王雪波,鄧建華. 蕨菜餅干制作工藝的研究[J]. 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3,29(1):173-176.

      [9]董文明,楊振生,唐卿雁. 蕨菜護綠保鮮技術(shù)應(yīng)用研究[J]. 中國食品添加劑,2006(6):165-168.

      [10]李 彬. 蕨菜護色工藝的研究[J]. 農(nóng)牧產(chǎn)品開發(fā),2001(1):11-13.

      [11]唐克華,張碧林,董愛文,等. 綠色蕨菜的護綠加工新工藝[J]. 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7(1):114-117.

      [12]楊成生,蔣玉梅,盛文軍,等. 蕨菜護色保脆工藝研究[J]. 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8(6):7-10.

      摘要:以新鮮野生蕨菜為原料,經(jīng)過熱燙、腌漬、脫鹽、護綠、保脆、拌料調(diào)味、真空包裝、殺菌等工藝流程,得到3種風味各異的真空軟包裝即食蕨菜,并對其生產(chǎn)過程中關(guān)鍵工藝參數(shù)進行了研究。

      關(guān)鍵詞:真空軟包裝;蕨菜;加工工藝

      中圖分類號: TS255.5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215-03

      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別稱龍頭菜、雞腳爬、拳頭菜等,屬鳳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營養(yǎng)豐富,每100 g蕨菜可食部分含蛋白質(zhì)1.6 g、脂肪0.4 g、糖類10 g、胡蘿卜素 1.6 mg、抗壞血酸 35 mg、鈣24 mg、鐵6.7 mg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蕨菜具有健脾胃、益氣養(yǎng)陰、除煩躁、安五臟、清熱解毒、利尿鎮(zhèn)痛、止血殺蟲、強身健體等功效,并且在抗癌、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預(yù)防心臟病等方面具有一定功效,被譽為“森林蔬菜”。劉波等以蕨菜為主要原料,經(jīng)護色、打漿、均質(zhì)、干燥等工序后,添加各種輔料進行調(diào)配,獲得蕨菜全粉[1]。程木志等在蕨菜全粉的基礎(chǔ)上,輔以茉莉花全粉、蔗糖、檸檬酸與麥芽糊精,開發(fā)出蕨菜全粉飲料[2]。陳乃富對蕨菜進行殺青后烘干,制得簡易蕨菜茶[3]。付榮霞等、胡永金等開發(fā)出了色澤黃綠、湯汁清澈透明、無異味的軟包裝蕨菜飲料[4-6]。劉月英等開發(fā)出了有光澤、易成型、易揭膜、口感鮮美、品質(zhì)好的紙型蕨菜[7]。王雪波等利用小麥粉,輔以蕨菜粉、起酥油、白砂糖、小蘇打等,制得厚薄均勻、顏色棕黃、口感酥脆、風味特殊的蕨菜餅干[8]。本研究開發(fā)真空軟包裝即食蕨菜,旨在為開發(fā)利用蕨菜資源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

      蕨菜、食鹽、白砂糖等購自當?shù)爻?。鹽酸、醋酸銅、檸檬酸、醋酸鋅、氯化鈣、碳酸鈉等均為分析純。ALC-110.4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722s型可見光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DZ-400真空包裝機(山東省諸城市嘉信食品機械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工藝流程 原料預(yù)處理→熱燙→腌漬→脫鹽→護綠→保脆→漂洗→脫水→拌料調(diào)味→裝袋→封口→殺菌→冷卻→抹袋→貼標簽→檢驗→成品。

      1.2.2 操作要點

      1.2.2.1 原料預(yù)處理 剔除蕨菜過老或纖維較多的部分,根據(jù)蕨菜的色澤、嫩度、粗細將蕨菜分級、歸類,切成長4~6 cm的小段,用自來水清洗去除泥沙、塵埃、殘渣、蟲卵等雜物。

      1.2.2.2 熱燙 將預(yù)處理過的蕨菜倒入加有不同濃度檸檬酸的沸水中熱燙適當時間,菜水比(體積比)為1 ∶ 2,撈出蕨菜后迅速冷卻,測定蕨菜過氧化氫酶活性用于評價熱燙效果。

      1.2.2.3 腌漬、脫鹽 將熱燙后的蕨菜放入飽和食鹽水中腌漬1個月,菜水比(體積比)為1 ∶ 4,以手抓有柔軟感、顏色鮮艷為好。腌漬后的蕨菜含鹽量高,應(yīng)進行水浴脫鹽,當蕨菜中食鹽含量降至7%~8%時瀝干蕨菜。

      1.2.2.4 護綠 取脫鹽后的蕨菜分成若干份,每份20 g,分別用不同濃度的醋酸鋅、醋酸銅、醋酸鋅和醋酸銅混合液浸泡20 min,隨即用濃度為0.5%的碳酸鈉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pH值至7.0,10 min后取出蕨菜,用流動水沖洗,放置24 h后觀察蕨菜顏色,采用顏色等級法,將蕨菜顏色分為1、 2、3、4、5、6、7幾個等級,1級為黃褐色,7級為鮮綠色,1至7級綠色依次變深,據(jù)此確定最佳護綠劑[9-10]。確定最佳護綠劑后,用不同pH值的護綠劑浸泡蕨菜,其余步驟同上,根據(jù)蕨菜顏色等級確定最佳護綠pH值[11]。

      1.2.2.5 保脆 以不同濃度CaCl2溶液浸泡蕨菜進行脆化,撈出蕨菜后瀝干,進行感官評定[12]。

      1.2.2.6 漂洗、脫水 將保脆后的蕨菜迅速漂洗干凈并脫水。

      1.2.2.7 拌料調(diào)味 改變蕨菜、色拉油、雞精、料酒、辣椒粉、食鹽、食醋、蔗糖等成分的配方,分別調(diào)制香辣型蕨菜、糖醋型蕨菜、酸辣型蕨菜,室溫下放置3個月,進行感官評價。

      1.2.2.8 裝袋、封口、殺菌、冷卻、抹袋、貼標簽、檢驗 將拌料調(diào)味后的蕨菜及時裝入耐高溫塑料復(fù)合薄膜袋內(nèi),真空包裝并封口,置于不同溫度下進行殺菌,迅速冷卻至37 ℃以下,用潔凈的干布擦凈袋外的水珠,貼上標簽,即為成品。每種成品抽取1~2包置于37 ℃下恒溫培養(yǎng),觀察是否出現(xiàn)胖袋現(xiàn)象,并進行感官、微生物指標綜合評分,選擇適宜的殺菌條件。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熱燙條件優(yōu)化

      由表1可知,熱燙時間等于或超過4 min會導(dǎo)致蕨菜過氧化氫酶失活,熱燙5 min時蕨菜口感比較軟爛,因此,適宜的熱燙時間為4 min。當熱燙時間為4 min、檸檬酸濃度為05%時,蕨菜顏色得分最高,為7.2分,因此確定蕨菜適宜的熱燙條件為檸檬酸濃度0.5%,熱燙時間4 min。

      2.2 護綠條件優(yōu)化

      3 產(chǎn)品質(zhì)量標準

      3.1 感官指標

      蕨菜制品呈黃綠色,湯汁清澈透明、無混濁,具有蕨菜特有的清香味、無異味,蕨菜組織脆嫩、形態(tài)飽滿、不軟爛,無雜質(zhì)。

      3.2 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

      固形物含量:不低于蕨菜制品凈重的90%。重金屬含量:1 kg蕨菜制品中砷含量不超過0.5 mg,銅含量不超過 50 mg,鉛含量不超過1 mg,亞硝酸鹽含量不超過20 mg。微生物指標:蕨菜制品中大腸桿菌菌群數(shù)量不超過 90個/100 mL,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得檢出,乳酵菌菌群數(shù)量大于1×106個/100 mL。

      4 結(jié)論

      本研究表明,將新鮮蕨菜洗凈后,在濃度為0.5%的檸檬酸溶液中熱燙4 min,進行腌漬、脫鹽,然后浸泡在pH值為 50的100 mg/kg醋酸銅和100 mg/kg醋酸鋅混合液中 20 min,再用0.5%碳酸鈉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pH 值為7.0,保持 10 min 后取出,瀝干,在濃度為0.2%的CaCl2溶液中浸泡 40 min 或在濃度為0.3% CaCl2的溶液中浸泡20 min,將拌料調(diào)味后的蕨菜及時裝入耐高溫塑料復(fù)合薄膜袋內(nèi),真空包裝并封口,80 ℃下殺菌10 min,獲得的蕨菜產(chǎn)品既保持了蕨菜原有的風味與營養(yǎng),又解決了蕨菜保鮮問題,延長了保存期。

      參考文獻:

      [1]劉 波,李鳳林,程木志. 蕨菜全粉飲料生產(chǎn)工藝的優(yōu)化[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2):823-824.

      [2]程木志,劉 波,李鳳林. 新型蕨菜保健飲料的研制[J].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學,2009,16(5):224,247.

      [3]陳乃富. 蕨菜茶的加工工藝研究[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6,32(3):125-128.

      [4]付榮霞,楊樹成,張平平.軟包裝蕨菜的生產(chǎn)工藝研究[J]. 食品科技,2007,32(5):99-101.

      [5]付榮霞,楊樹成,邊立云.軟包裝風味蕨菜的研制[J].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7(5):34-35.

      [6]胡永金,呂東坡,朱仁俊,等. 軟包裝即食蕨菜加工工藝的研究[J]. 中國調(diào)味品,2010,35(6):71-73,85.

      [7]劉月英,周志平,關(guān)中波. 紙型蕨菜加工工藝的研究[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35(23):7264-7265.

      [8]王雪波,鄧建華. 蕨菜餅干制作工藝的研究[J]. 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3,29(1):173-176.

      [9]董文明,楊振生,唐卿雁. 蕨菜護綠保鮮技術(shù)應(yīng)用研究[J]. 中國食品添加劑,2006(6):165-168.

      [10]李 彬. 蕨菜護色工藝的研究[J]. 農(nóng)牧產(chǎn)品開發(fā),2001(1):11-13.

      [11]唐克華,張碧林,董愛文,等. 綠色蕨菜的護綠加工新工藝[J]. 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7(1):114-117.

      [12]楊成生,蔣玉梅,盛文軍,等. 蕨菜護色保脆工藝研究[J]. 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8(6):7-10.

      摘要:以新鮮野生蕨菜為原料,經(jīng)過熱燙、腌漬、脫鹽、護綠、保脆、拌料調(diào)味、真空包裝、殺菌等工藝流程,得到3種風味各異的真空軟包裝即食蕨菜,并對其生產(chǎn)過程中關(guān)鍵工藝參數(shù)進行了研究。

      關(guān)鍵詞:真空軟包裝;蕨菜;加工工藝

      中圖分類號: TS255.5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3-0215-03

      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別稱龍頭菜、雞腳爬、拳頭菜等,屬鳳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營養(yǎng)豐富,每100 g蕨菜可食部分含蛋白質(zhì)1.6 g、脂肪0.4 g、糖類10 g、胡蘿卜素 1.6 mg、抗壞血酸 35 mg、鈣24 mg、鐵6.7 mg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蕨菜具有健脾胃、益氣養(yǎng)陰、除煩躁、安五臟、清熱解毒、利尿鎮(zhèn)痛、止血殺蟲、強身健體等功效,并且在抗癌、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預(yù)防心臟病等方面具有一定功效,被譽為“森林蔬菜”。劉波等以蕨菜為主要原料,經(jīng)護色、打漿、均質(zhì)、干燥等工序后,添加各種輔料進行調(diào)配,獲得蕨菜全粉[1]。程木志等在蕨菜全粉的基礎(chǔ)上,輔以茉莉花全粉、蔗糖、檸檬酸與麥芽糊精,開發(fā)出蕨菜全粉飲料[2]。陳乃富對蕨菜進行殺青后烘干,制得簡易蕨菜茶[3]。付榮霞等、胡永金等開發(fā)出了色澤黃綠、湯汁清澈透明、無異味的軟包裝蕨菜飲料[4-6]。劉月英等開發(fā)出了有光澤、易成型、易揭膜、口感鮮美、品質(zhì)好的紙型蕨菜[7]。王雪波等利用小麥粉,輔以蕨菜粉、起酥油、白砂糖、小蘇打等,制得厚薄均勻、顏色棕黃、口感酥脆、風味特殊的蕨菜餅干[8]。本研究開發(fā)真空軟包裝即食蕨菜,旨在為開發(fā)利用蕨菜資源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

      蕨菜、食鹽、白砂糖等購自當?shù)爻小{}酸、醋酸銅、檸檬酸、醋酸鋅、氯化鈣、碳酸鈉等均為分析純。ALC-110.4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722s型可見光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DZ-400真空包裝機(山東省諸城市嘉信食品機械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工藝流程 原料預(yù)處理→熱燙→腌漬→脫鹽→護綠→保脆→漂洗→脫水→拌料調(diào)味→裝袋→封口→殺菌→冷卻→抹袋→貼標簽→檢驗→成品。

      1.2.2 操作要點

      1.2.2.1 原料預(yù)處理 剔除蕨菜過老或纖維較多的部分,根據(jù)蕨菜的色澤、嫩度、粗細將蕨菜分級、歸類,切成長4~6 cm的小段,用自來水清洗去除泥沙、塵埃、殘渣、蟲卵等雜物。

      1.2.2.2 熱燙 將預(yù)處理過的蕨菜倒入加有不同濃度檸檬酸的沸水中熱燙適當時間,菜水比(體積比)為1 ∶ 2,撈出蕨菜后迅速冷卻,測定蕨菜過氧化氫酶活性用于評價熱燙效果。

      1.2.2.3 腌漬、脫鹽 將熱燙后的蕨菜放入飽和食鹽水中腌漬1個月,菜水比(體積比)為1 ∶ 4,以手抓有柔軟感、顏色鮮艷為好。腌漬后的蕨菜含鹽量高,應(yīng)進行水浴脫鹽,當蕨菜中食鹽含量降至7%~8%時瀝干蕨菜。

      1.2.2.4 護綠 取脫鹽后的蕨菜分成若干份,每份20 g,分別用不同濃度的醋酸鋅、醋酸銅、醋酸鋅和醋酸銅混合液浸泡20 min,隨即用濃度為0.5%的碳酸鈉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pH值至7.0,10 min后取出蕨菜,用流動水沖洗,放置24 h后觀察蕨菜顏色,采用顏色等級法,將蕨菜顏色分為1、 2、3、4、5、6、7幾個等級,1級為黃褐色,7級為鮮綠色,1至7級綠色依次變深,據(jù)此確定最佳護綠劑[9-10]。確定最佳護綠劑后,用不同pH值的護綠劑浸泡蕨菜,其余步驟同上,根據(jù)蕨菜顏色等級確定最佳護綠pH值[11]。

      1.2.2.5 保脆 以不同濃度CaCl2溶液浸泡蕨菜進行脆化,撈出蕨菜后瀝干,進行感官評定[12]。

      1.2.2.6 漂洗、脫水 將保脆后的蕨菜迅速漂洗干凈并脫水。

      1.2.2.7 拌料調(diào)味 改變蕨菜、色拉油、雞精、料酒、辣椒粉、食鹽、食醋、蔗糖等成分的配方,分別調(diào)制香辣型蕨菜、糖醋型蕨菜、酸辣型蕨菜,室溫下放置3個月,進行感官評價。

      1.2.2.8 裝袋、封口、殺菌、冷卻、抹袋、貼標簽、檢驗 將拌料調(diào)味后的蕨菜及時裝入耐高溫塑料復(fù)合薄膜袋內(nèi),真空包裝并封口,置于不同溫度下進行殺菌,迅速冷卻至37 ℃以下,用潔凈的干布擦凈袋外的水珠,貼上標簽,即為成品。每種成品抽取1~2包置于37 ℃下恒溫培養(yǎng),觀察是否出現(xiàn)胖袋現(xiàn)象,并進行感官、微生物指標綜合評分,選擇適宜的殺菌條件。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熱燙條件優(yōu)化

      由表1可知,熱燙時間等于或超過4 min會導(dǎo)致蕨菜過氧化氫酶失活,熱燙5 min時蕨菜口感比較軟爛,因此,適宜的熱燙時間為4 min。當熱燙時間為4 min、檸檬酸濃度為05%時,蕨菜顏色得分最高,為7.2分,因此確定蕨菜適宜的熱燙條件為檸檬酸濃度0.5%,熱燙時間4 min。

      2.2 護綠條件優(yōu)化

      3 產(chǎn)品質(zhì)量標準

      3.1 感官指標

      蕨菜制品呈黃綠色,湯汁清澈透明、無混濁,具有蕨菜特有的清香味、無異味,蕨菜組織脆嫩、形態(tài)飽滿、不軟爛,無雜質(zhì)。

      3.2 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

      固形物含量:不低于蕨菜制品凈重的90%。重金屬含量:1 kg蕨菜制品中砷含量不超過0.5 mg,銅含量不超過 50 mg,鉛含量不超過1 mg,亞硝酸鹽含量不超過20 mg。微生物指標:蕨菜制品中大腸桿菌菌群數(shù)量不超過 90個/100 mL,致病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得檢出,乳酵菌菌群數(shù)量大于1×106個/100 mL。

      4 結(jié)論

      本研究表明,將新鮮蕨菜洗凈后,在濃度為0.5%的檸檬酸溶液中熱燙4 min,進行腌漬、脫鹽,然后浸泡在pH值為 50的100 mg/kg醋酸銅和100 mg/kg醋酸鋅混合液中 20 min,再用0.5%碳酸鈉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pH 值為7.0,保持 10 min 后取出,瀝干,在濃度為0.2%的CaCl2溶液中浸泡 40 min 或在濃度為0.3% CaCl2的溶液中浸泡20 min,將拌料調(diào)味后的蕨菜及時裝入耐高溫塑料復(fù)合薄膜袋內(nèi),真空包裝并封口,80 ℃下殺菌10 min,獲得的蕨菜產(chǎn)品既保持了蕨菜原有的風味與營養(yǎng),又解決了蕨菜保鮮問題,延長了保存期。

      參考文獻:

      [1]劉 波,李鳳林,程木志. 蕨菜全粉飲料生產(chǎn)工藝的優(yōu)化[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2):823-824.

      [2]程木志,劉 波,李鳳林. 新型蕨菜保健飲料的研制[J].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學,2009,16(5):224,247.

      [3]陳乃富. 蕨菜茶的加工工藝研究[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6,32(3):125-128.

      [4]付榮霞,楊樹成,張平平.軟包裝蕨菜的生產(chǎn)工藝研究[J]. 食品科技,2007,32(5):99-101.

      [5]付榮霞,楊樹成,邊立云.軟包裝風味蕨菜的研制[J].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7(5):34-35.

      [6]胡永金,呂東坡,朱仁俊,等. 軟包裝即食蕨菜加工工藝的研究[J]. 中國調(diào)味品,2010,35(6):71-73,85.

      [7]劉月英,周志平,關(guān)中波. 紙型蕨菜加工工藝的研究[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35(23):7264-7265.

      [8]王雪波,鄧建華. 蕨菜餅干制作工藝的研究[J]. 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3,29(1):173-176.

      [9]董文明,楊振生,唐卿雁. 蕨菜護綠保鮮技術(shù)應(yīng)用研究[J]. 中國食品添加劑,2006(6):165-168.

      [10]李 彬. 蕨菜護色工藝的研究[J]. 農(nóng)牧產(chǎn)品開發(fā),2001(1):11-13.

      [11]唐克華,張碧林,董愛文,等. 綠色蕨菜的護綠加工新工藝[J]. 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7(1):114-117.

      [12]楊成生,蔣玉梅,盛文軍,等. 蕨菜護色保脆工藝研究[J]. 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8(6):7-10.

      猜你喜歡
      蕨菜加工工藝
      摘蕨菜的向往
      摘蕨菜的向往
      家教世界(2023年4期)2023-04-06 03:42:20
      記憶中的蕨菜
      記憶中的蕨菜
      小讀者(2022年12期)2022-06-27 05:51:04
      家鄉(xiāng)的腌蕨菜
      試論金屬材料加工工藝中激光技術(shù)的應(yīng)用
      科技資訊(2016年25期)2016-12-27 17:34:01
      細長空心渦輪軸加工工藝研究
      基于描述邏輯的數(shù)控銑床加工工藝知識庫檢索
      大型汽輪發(fā)電機定子匯流管機械加工
      奧氏體不銹鋼薄壁件加工工藝的研究
      广东省| 云安县| 稷山县| 忻城县| 丰顺县| 文昌市| 靖州| 和顺县| 耒阳市| 凌云县| 吴川市| 丹凤县| 长宁县| 乌拉特前旗| 河津市| 大新县| 广宗县| 彰化县| 兰州市| 吉木萨尔县| 太和县| 芜湖县| 福鼎市| 磴口县| 乐至县| 丹江口市| 辽宁省| 泰宁县| 循化| 甘孜县| 历史| 浦城县| 乌兰察布市| 青田县| 平塘县| 兴隆县| 乐至县| 临西县| 凤台县| 普格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