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嵐山
新課標教學理念下,教與學仍然是一體,只不過形式有所變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習的主角是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也是在學生之間展開的,但是教的主角——教師,也沒有失去其自身的作用,只是改變了其教的方式。教師主要發(fā)揮對前期分組等進行組織、中期討論進行指導以及后期討論學習結果進行總結的作用。下文將對這三個步驟的具體實施策略進行闡述。
一、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首先,從集體著手,考慮每組大概人數(shù),綜合考慮學生性格、學習水平以及興趣愛好、地域差異等因素,合理分組。此外,在分組時,要采用優(yōu)等生與學困生相結合的組員分配模式,以便實現(xiàn)優(yōu)等生帶動學困生的目的。為了避免無團隊意識的散沙模式,可以選出小組長,以帶動團隊共同討論學習、共同進步。
其次,組織各組小組長發(fā)揮領導作用,合理安排組內事務。小組長要對組內任務進行分配,并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合理控制時間,保證每一位組員都有表達想法的機會。此外,對于組員發(fā)言的順序也要合理安排,多給不善言辭、性格內向的學生機會,使他們勇于表達己見、提高自信。當然,小組作為一個團體,一定要團結互助,不能出現(xiàn)矛盾,小組長要開解組內成員,解決組內矛盾,努力使小組成為一個無內患的團體。
第三,讓學生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同時明確學習目的是為了交換思維、共享觀點。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組員之間要善于傾聽他人的建議與觀點,并及時進行分析學習,以便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
二、指導小組合作學習
1.學習過程中的指導
簡而言之,學習過程是提出疑問、解決疑問的過程。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首先要掌握學習的目的,也就是找出疑問是什么;其次,要把握解決疑問的方法與途徑,找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最后就是解決疑問,通過有效的討論探究得出問題的答案,進行總結學習。一般的小組合作學習都是按照這三步進行的。第一步就是小組討論主題的確定;第二步是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這一步實現(xiàn)對問題的分析思考、討論研究;第三步是對討論結果的匯總學習,以便更好地應用于其他相似問題的解決。
2.學習方法上的指導
第一,鼓勵各小組在合作學習中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小組討論的進行不能只選擇單一的座談形式,可以借助于多媒體系統(tǒng),通過活靈活現(xiàn)的圖片、動畫或視頻等,展示自己的觀點、建議。這樣可以使討論的氛圍更加火熱,也更加吸引組員的注意力,提升組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第二,針對不同組的討論情況,教師應及時給予合理點撥。相對學生來說,教師的經(jīng)驗與專業(yè)知識水平較高。因此,很多學生沒有注意到的問題,教師可以從旁點撥指導,以便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并進行改正。此外,對于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不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應及時給予糾正,以免學生走入歧途。
第三,號召各組合作學習后進行結論匯總,以便于與其他各組之間分享學習。小組討論一般只占用課堂時間的三分之一,在短暫的交流中,各組之間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觀點,要組織一名成員進行記錄、匯總,以防遺漏觀點。如此才能在隨后課堂的三分之二時間內更好地展示本組成果,并點評、學習其他組的合作學習成果。
三、總結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要對各小組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總結、點評。一方面肯定各組成員的努力,另一方面要指出各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這樣才能更好地完善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該總結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團隊精神的形成
小組合作學習中要養(yǎng)成團隊意識,圍繞集體的榮譽而努力,爭相思考,認真學習討論內容,發(fā)表自身對學習內容的觀點。摒棄個人主義,秉持團隊榮譽高于個人榮譽的心理,不搞組內矛盾。教師要查看組內團結意識是否達到要求。
2.合作學習過程的參與度及表現(xiàn)形式
小組內每一個成員都要積極參與,采用新型實用的學習方式,比如借助多媒體技術等,實現(xiàn)高效率、高質量地學習。教師要從旁觀察各組學習過程,抓住不足與值得褒獎的地方。
3.展示組內合作學習成果
合作學習后,要對其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報告,教師可以對其組內學習效果進行點評、評分,通過各組之間的對比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從旁協(xié)助,可以進一步完善各小組在學習方法、學習思路等方面的不足,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大班額環(huán)境下化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2012】GSG689)成果。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