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夢溪
在我印象中,中國散文界曾時興過一段藝術(shù)散文。所謂藝術(shù)散文,我想應該是相對生活散文而提出來的。風行一段時間之后,尤其是近些年,受快餐文化的影響,散文的藝術(shù)性在消失,生活化傾向在迅猛擴展。擴展到了隨時隨地來來往往,又隨時隨地且拾且丟的地步,還不及云煙過眼??催^了讀過了,也就過去了,大抵是留不下什么印象的。這是近些年中國散文大眾化的結(jié)果,也是中國散文界的難言之隱。
翻看了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彝族女作家李云華的散文集《相思住》,一種久違的感覺襲上心頭。讓我仿佛看到了中國藝術(shù)散文的真誠回歸。其柔情繞指,蜜意盈袖,字里行間散發(fā)著藝術(shù)的芬芳。
《相思住》收錄李云華抒情散文99篇。全集以相思為內(nèi)核,以柔美的文字和熾烈的情感,敘述愛情的柔艷與憂傷;以細膩的、柔情抽絲式的描摹,傾訴相思的幸福與疼痛;以犀利的筆觸透析女性豐富的情感世界和飛蛾撲火似的決絕愛戀。在以絕對的女性立場和女性話語營造綺麗迷濛的女性心靈世界的同時,優(yōu)雅彈跳出女性在愛情中獲得人生幸福,在相思中晝夜分裂的本真怨艾和難免糾結(jié)的靈動魔咒,從而把女性內(nèi)心隱秘的情感體驗徹底無畏地推向極致,抒寫出了女性在拒絕男權(quán)話語后對人生、命運、愛情的獨特感悟,創(chuàng)造出了女性寫作獨特的審美精神。
讀李云華的《相思住》,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文學作品牽心曳肺、震撼心靈的強大感染力。
無論在什么年代,文學對人們心靈的影響與教化是超乎人們的想象,甚至無以用文字來表述。文學作品的感染力一直以來被無數(shù)的文學愛好者演繹得神圣而瑰麗,尤其是在那些文學興盛的年代,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甚至可以影響一代人的心靈價值趨向。
捧讀李云華的《相思住》,還真有一些不吐不快的沖動,情急之下,廖廖數(shù)筆,權(quán)當與如我一樣愛好文學的朋友一起分享。
《相思住》是一組韻味無窮的愛情宣言。在千古不絕的愛情詠嘆中,一代又一代的癡男情女以濃烈艷麗的相思把一段又一段的戀情演繹得感天動地,醞釀出一泓泓美酒,醉了千世萬代。《相思住》把愛情這一千古傳唱的絕美佳話,通過相思的七彩斑斕,柔艷地作了淋漓盡致的渲染,進而把“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千古詠嘆深情地、小心翼翼地揉進對戀人綿綿不絕的思念之中,讓人在感受愛情的絕美芳華時,體驗出一種對戀人牽心動魄、感天動地的相思,體驗出一種飛蛾撲火式的決絕愛戀,從而讓美艷、凄迷的相思,在愛情的天空恒久地高高飄揚。
《相思住》是一灣悅動著女性靈性的深情眷戀。自古以來,所有痛徹心肺的演繹也痛不過因愛一個人而無以逃避的相思。那些歷經(jīng)千年所有帶著愛或者恨的相思,都是一次次疼痛的心靈割裂。人們在茫茫人世尋找所愛,不過是在尋找一種深入骨髓的相思。當相思的美艷流彩幻化成對愛人深切的靈性需索,所有的相思歲月就會不由自主地閃爍一種生命靈動的靈性光華,相思成女性靈性的深情眷戀。
《相思住》以對愛人絕世的相思將我們帶入了一個激揚著濃烈愛戀的情感世界?!耙驗橄嗨?,女人有了溫柔下去的理由;因為相思,女人有了成就自己的勇氣;因為相思,女人的靈性如花瓣上晶瑩剔透的水珠,在朝陽下綻放成璀璨的誘惑?!蓖高^諸如此類深情溫婉的字句,《相思住》讓我們體悟到了一灣悅動著女性靈性的深情眷戀。
《相思住》是一泓靈動的女性心靈甘泉。作為女性文學,《相思住》飽蘸女性火熱柔麗的深情,以優(yōu)美的語言,熾熱的情感,美艷的愛戀把讀者帶入如詩如畫的愛情天地,置身其中,不覺美輪美奐,心靈震撼。
自古以來,男女之間的愛情就是一種令人牽魂而又難以言表的復雜情愫,《相思住》卻以相思的名義,將男女之間因愛情而生發(fā)的刻骨相思淋漓盡致地演繹得蕩氣回腸,使讀者情不自禁地置身其中,并不知不覺地將掩藏在自我內(nèi)心深處的情絲一縷一縷地悄悄抽出,與其中的某一篇文章、某一段文字,或某一個句子悄悄熨帖,尤其是年輕的讀者很容易在《相思住》中找到自我情感噴發(fā)的契合點。
雖說《相思住》從語言到情感的表達方式,都絕然地擺脫了男性話語模式,帶有濃重的女性色澤,但是,就青春和愛情的如詩如畫、入心入骨、魂牽夢繞而言,《相思住》傾注的柔情蜜意,不但可以讓女性讀者欲哭欲訴、心醉情迷,而且也足可以輕易抓住男性讀者的心靈,讓他們?yōu)橹乃?,為之澎湃激情??梢哉f,《相思住》不僅是青年男女的愛情宣言,更是流淌在遭遇愛情與相思的男人和女人們心田上的一灣涓涓細流。
愿這一切一切美好的相思,以甘泉的滋潤,頤養(yǎng)愛情男女濕潤的心田,歲歲年年,亙古不滅。
人物簡介
李云華,民進云南省楚雄州委會秘書長、中國少數(shù)民族作家協(xié)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出版有個人詩歌集《山瑰》,中短篇小說集《一個滴落的雨滴》(多次獲獎),長篇小說《又見桃花開》,散文集《那些綻放的美麗花兒》。個人創(chuàng)作歷程和作品介紹被寫入中國當代彝族文學史、中國作家傳略、云南作家傳略。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國當代彝族文學叢書。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