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云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jīng)成為一項不容忽視的問題,集中表現(xiàn)在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壓力大以及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等,使得學生的學習成長和教師的教學進度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為了能夠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順利完成教師的教學進度,班級管理者要通過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來改善現(xiàn)狀,如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改變教學方式以及實行團隊協(xié)作式教學等。
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班級管理者(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師)運用一系列心理科學的調(diào)節(jié)方法,針對小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出現(xiàn)的心理健康問題給予適當?shù)卣{(diào)節(jié)與維護,使其增強心理適應能力,維護心理健康,養(yǎng)成良好地心理行為習慣。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過情感與學習為主要內(nèi)容展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程,不僅可以使學校的教學活動得以正常順利地進行,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各方面的成長發(fā)展,更能夠?qū)ι鐣a(chǎn)生有益的影響。針對小學班級管理中所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如何通過有效措施改善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則成為了亟須研究的課題。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所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
1.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差
小學生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群相比,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要相對差一些,主要是與年齡及智力發(fā)育水平有關。這一階段的學生往往還不具備相應的邏輯思維能力,支配自己言行的能力較差,不能夠自我進行心理調(diào)節(jié),愿意模仿別人,還未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所以,在學校的集體生活中,難免會與身邊的同學出現(xiàn)一些不必要的沖突與麻煩,導致心理出現(xiàn)問題,比如不合群、疑惑、孤獨、浮躁等,這些如果不加以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并伴隨著學生以后的成長之路。
2.學生的學習壓力大
現(xiàn)如今,小學生的學習壓力絲毫不小于中學生,而課外輔導班也是造成小學生學習壓力大的重要原因。在教師管理小學班級過程中,要注意發(fā)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暴露的一些心理問題,比如上課不集中、容易焦慮、浮躁等,這些通常與壓力大有關,而有了這些問題,就要適時地減壓,以免使學生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會影響小學生的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發(fā)育。
3.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我
小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之前,任何事情都要模仿他人,對于自我的認識尚未形成。認識自我包括對自己的評價、督促。在這一階段所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如小團體意識、不合群、自負或者自卑等片面看待自己的現(xiàn)象,如果不加以教育和規(guī)整,會伴隨著整個青春期過程,最后導致不良性格的產(chǎn)生,對學生的一生都有影響。所以,這一前期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順利有效完成教師的教學進度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學生情感上的教育和學生學習心理方面的教育。在教師教授課程時,這種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學習心理方面的教育,如學習動機、態(tài)度和方法等,這些心理健康問題將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效率。學生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往往能夠決定學習效果,如果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十分消極,那么就算再聰明的學生,也難以取得好成績,進而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2.能夠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學生的心理問題包括學生的情感與學習的心理方面的問題。學生的情感問題主要包括學生參加各種活動的情緒態(tài)度、調(diào)節(jié)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與人交往溝通的態(tài)度等,而學習方面則主要包括學習動機、態(tài)度和方法等。這些方面都是影響學生未來生活及成長的重要因素,不容片刻怠慢。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解決這些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能夠?qū)W生的消極情緒、不合群、自我控制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進行調(diào)節(jié),讓學生恢復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恢復正常的成長之路。
三、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1.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要實行因材施教的戰(zhàn)略。針對不同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實行有針對性的措施,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心理檔案的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作為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記錄,可以根據(jù)時間的推進來觀察學生這段時間以來的心理走向,從而對于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中情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新生入學時,心理檔案就應建立起來,其中應包括智力方面、人格方面以及心理健康的檢查結果,并挑出需要進行輔導的同學進行及時有效地面對面地輔導,更要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雙管齊下才能共同將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予以重視,并加以改善。
2.改變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xiàn)在小學生的學習壓力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師在課堂上留的作業(yè)多,導致小學生課后的做作業(yè)的時間多,沒有時間進行娛樂活動,這和教師的教學模式有關。所以,要想解決小學生的關于學習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就要改變教學方式,采用靈活、愉快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如情境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先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上去,有了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動機之后,小學生才能進行主動學習。這樣,也就不會有過多的學習壓力了,心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3.實行團隊協(xié)作式教學及活動
現(xiàn)如今,小學生的心理方面的不能正確認識自我、不合群等現(xiàn)狀,都是由于小學生在與人溝通交往方面還沒有經(jīng)驗,對自己和他人,都沒有一個清晰地概念。想要解決這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就要試著讓他們多與其他小學生相接觸,接觸的方式可以是課堂上,也可以是課后游戲活動,在教學方式上,筆者提倡進行團隊協(xié)作式教學,或者說是小組討論式教學,將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或者是幾個大組,關鍵是要分配好團隊內(nèi)部的任務以及人員構成,在教學中使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并且討論得出答案。這種教學和活動方式會讓孩子在小學階段就鍛煉團隊協(xié)作能力,會給成長中的小學生指出一種與人溝通交流的方式,有效解決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小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逐步形成。
參考文獻:
[1]朱蕾.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0,(10).
[2]靳麗華.談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與職業(yè),2006,(20).
[3]沈雅娟.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淺談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匯,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