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的課堂,是扎實深邃的課堂,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體現(xiàn)出“固本扣綱”的教學原則,都遵循課標提出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這樣為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現(xiàn)根據(jù)于老師的《祖父的園子》課堂教學,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寫字練字,細致指導
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說說、練練、讀讀、寫寫中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邊指導,一邊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祖父的園子》教學中,面對五年級的學生,于老師從檢查預習情況入手,引導學生說文解字,給予細致的指導。
師:很佩服你們寫的字。注意“帽”(板書)上面部分,再寬一點,里面的兩橫,誰都不靠。知道這個字念什么嗎?
生:曰(yuē)。
師:不是“曰”,也不是“日”,因為這兩橫是不靠的,這個字念冃(mào)。最早,這個“帽”字是象形字(畫帽子);后來,加個“目”字,因為帽子戴在眼睛上面,成了會意字;再后來,為什么加“巾”字旁呢?古人扎頭巾,最早“帽”專指頭上的頭巾;后來一演變,所有的帽子都用這個字來表示了。這個字有意思吧?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故事,不僅“帽”這樣寫,還有我們上學期學的課文《少年王冕》的“冕”字上面要寫成“冃”,“冕”就是帽子的意思,衛(wèi)冕冠軍,也是這個“冕”。
【賞析】
課標提出要加強雙基訓練,將雙基教學落到實處。這既是課標的要求,同時也是一個教師基本功的具體體現(xiàn)。在于老師的課堂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人。他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問題進行細致的指導。如針對“帽”字中的“冃”,很多學生都誤認為這是個“曰”字。對此,于老師不僅從字音字形講起,還從字義上讓學生懂得其中的含義,鞏固識記。這樣的指導不僅能讓學生學到方法,而且還增加了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語文課的知識含量。
二、由淺入深,領悟文本
《祖父的園子》是蕭紅寫的一篇回憶散文,文章充滿對祖父的懷念以及童年童趣的回憶。在于永正老師的課堂中,他注重學生的自主自悟,循著文本的一條主線,讓學生一路走一路看,由淺入深:你走進祖父的園子,看到了什么?(學生默讀)學生說:看到了蜂子、蝴蝶、蜻蜓、螞蚱。于老師幫助學生梳理思路:看到了許多動物、植物和兩個人,用一個句子概括,就是——看到許多動物、植物還有兩個人以及他們做的事。這樣先具體后概括,理清了作者走進園子看到的內(nèi)容。
當學生看到文本的表面之后,接下來,于老師又帶領學生到達文本的深處:用眼睛看,還要用心去看,文字的背后究竟想告訴我們什么。用心讀,用筆寫下來,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句話。(學生默讀后交流)
生1:“我”很調(diào)皮,和祖父在一起時很快樂,很自由。
生2:我覺得祖父很慈祥。
通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祖父對“我”與其說是疼愛,不如說是寬容。
【賞析】
讀書,既要讀透表面意義,更要讀懂文字內(nèi)涵。對于閱讀教學而言,則要言意兼得,學用結(jié)合。在于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從文本中獲得的信息是豐富的,也是具有層次性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于老師一邊讓學生讀懂文本的故事,一邊訓練表達能力。這既要有條理,還要有內(nèi)容。同時,于老師還讓學生讀到“書的背面”去,理解文本的內(nèi)涵。這樣,幫助學生由淺入深,挖掘文本的主旨和深意,層次分明,學生的理解也逐步深入,體會到祖父愛的本質(zhì)就是“寬容”。
三、品讀朗誦,落實練筆
讀寫結(jié)合是課標理念下語文訓練的有效途徑。朗讀是語文基礎訓練中的一項重要技能。于老師在以上環(huán)節(jié)將聽、說兩方面打好了基礎,因而后續(xù)的讀、寫兩個環(huán)節(jié),就顯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師:這篇課文寫得最成功、最感動人的是童真童趣,一個真,一個趣。讀了這篇課文,有哪件事你覺得最有趣?把那件事讀一讀,等一會兒我們交流,看能不能通過你的朗讀把童真童趣表達出來。
(學生讀課文)
在學生朗讀中,于老師指導有方,先范讀:聽我怎么讀,看能不能讀得有趣,看我的臉也行,觀察我讀書的表情;然后引導:讀出“我”和祖父說話不同的語氣。“我”很天真,很調(diào)皮,說話又是什么語氣,什么表情。練一練。(學生練讀)
如果說朗讀是帶領學生進行體驗情感,那么接下來的練筆環(huán)節(jié),則是引導學生抒發(fā)情感,將作者的“童趣”內(nèi)化于心變成自己的童趣,這也正是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最佳時機。于老師從自己寫下水文入手,為學生打開了思路。
【賞析】
讀和寫的有機結(jié)合,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訓練邏輯思維能力,為下一步的寫作提供動力。于老師善于抓住時機,讓先學生讀出感情,再悟出童趣,最后寫出“童心”。這樣的層次安排,絲絲入扣,水到渠成,讓學生不覺得突然生硬,樂于接受。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聽、說)都是為了最后的這個練筆環(huán)節(jié),可謂九曲回環(huán),順理成章。
每次傾聽于老師的課,我就不由得感慨其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語文修養(yǎng)。這為自己的教學指明一個方向:踏踏實實落實雙基,細心引導感悟文本,這是帶領學生深入文本的有效模式。
(責編 韋 雄)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