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銳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這道出了語文課程教學的根本目的所在。王崧舟老師教學的《去年的樹》(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正是以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為主線,并將它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加強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訓練,促進了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一、以“學習語用”為主線,貫穿教學始終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行語用訓練
輕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情境,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探究,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王老師教學《去年的樹》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極富詩情畫意的畫面,加上他富有磁性的語言描述,賦予了“一棵樹”、“一只鳥”鮮活靈動的藝術形象,讓“這棵樹”和“這只鳥”這樣一對好朋友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隨著畫面的展開,王老師說:“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刮風下雨,一只鳥總是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總是聽著鳥兒唱?!彪S后,放眼于森林——“在這片有千萬棵樹的森林里,唯有這棵樹聽著鳥兒唱歌。這棵樹長得什么樣?在這片森林里有千萬只鳥,唯有這只鳥給這棵樹唱歌。這只鳥長得什么樣?”
這富有詩意的語言和可感的藝術畫面,給學生提供了形象逼真的情境和豐富的想象空間,開啟了學生言語的閥門。學生們借助形象的畫面,憑借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已有知識的積淀,對“這棵樹”和“這只鳥”進行了描述:這棵樹長得高大挺拔、枝繁葉茂;這只鳥長得小巧玲瓏、亭亭玉立。就這樣,學生在如詩如畫的意境中,形成了樹和鳥的總體印象,并用語言進行了具體的描述,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錘煉。
2.拓展訓練空間,加強語用訓練
《去年的樹》這篇童話故事采用淺顯的語言,留下了許多空白。王崧舟老師盯著語言,抓住空白,堅持在不破壞文本整體美的原則下,緊緊抓住文本中的空白處——缺少提示語,引導學生從人物對話入手,進行朗讀感悟,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填補提示語。這樣拓展了語用訓練的空間,進行了語用訓練。比如:“‘立在這兒的那棵樹,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鳥兒問樹根?!苯處熞龑W生閱讀鳥兒說的話,體會鳥兒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閱讀思考后,有的說:“鳥兒看不到樹,心急如焚?!庇械恼f:“第二年春天,鳥兒回到了森林找那棵樹,可是那棵樹不在了,只剩下了樹根。鳥兒迫不及待地問樹根:樹到哪兒去了?”好一個“心急如焚”“迫不及待”!這是學生閱讀文本的感悟,更是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學習運用——從人物的話語中尋找符合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提示語。
3.提升語言品位,強化語用訓練
王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特別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語言的渲染,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受,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王老師引導說:“鳥兒深情地望著那盞燃燒著的燈火,看著同伴漸漸消殞的生命,看著火光的無情搖曳,內(nèi)心流淌著淡淡的憂傷??粗?,看著,鳥兒情不自禁地說:‘樹??!樹……”學生接下去寫道:“樹?。?!你怎么不辭而別,離我而去呢?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我親愛的樹!……”
這是學生的肺腑之言,是天籟之音,是鳥兒的心靈呼喚,是學生的心靈感應。這呼喚,這感應,在濃濃的情境中,在濃郁的情愫中,在語用的訓練中應運而生。
二、落實“兩個”融合,進行語用訓練
1.學習語用與情感陶冶的融合
“鳥兒站在樹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著鳥兒唱?!蓖趵蠋熛茸プ∵@兩個“天天”這個詞,讓學生明白什么叫“天天”,它所隱含的內(nèi)容是什么;接著,用“當太陽升起的時候,鳥兒站在樹枝上給樹唱歌。樹呢,聽著鳥兒唱;當月亮掛上樹梢的時候……當冰雪融化的時候……當秋風蕭瑟的時候……當迎著風迎著雨的時候……”這樣一組超越文本的排比句式,讓學生反復誦讀,感受到排比句式的整齊有力,而且將學生帶進了詩的意境中,感受到了樹和鳥之間的深厚情感,把學習語用和情感陶冶融合起來了,真可謂“一箭雙雕?!?/p>
2.學習語用與內(nèi)容理解的融合
王老師動情地描述:鳥兒不顧一切地尋找樹,她飛呀,飛呀,好不容易飛到了小女孩身邊。她問女孩:“小姑娘,請告訴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兒嗎?”小女孩回答說:“火柴已經(jīng)用光了??墒牵鸩顸c燃的火,還在這盞燈里亮著?!边@時鳥兒……學生自動插嘴說“痛苦不堪”“絕望了”“心如刀絞”。王老師接著說:“是??!望著那燃燒著的燈火,鳥兒心如刀絞。望著,望著,她仿佛看到了樹就在她眼前,看到樹在聽她唱歌的情景。可是,她知道,這一切不可能再回來了,眼前只有燈火——朋友的靈魂閃爍在她的眼前。想著,想著,鳥兒對這燈火唱起了歌?!辈シ拧队篮愕膼邸贰M趵蠋焼枺骸斑@是一首什么歌呀?”學生回應道:致愛的歌、告別的歌、永恒的歌……
如詩如畫的意境讓人心靈震撼。它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體會到了鳥兒尋找樹的那種焦急不安、痛苦不堪的心情,而且讓學生感受到鳥兒的執(zhí)著及對友情的忠貞,讓學生在理解內(nèi)容的同時學習了語用。
(責編 韋 雄)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