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田
不同檢驗方法在肺結核早期診斷中的應用
楊美田
目的 探討不同檢驗方法在肺結核患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方法 32 例肺結核患者 (實驗組 )及 30 例非肺結核患者 (對照組 )進行分析 , 入院后對患者采用三種方法檢測 , 比較三種方法檢測效果。結果 聚合酶鏈式反應 (PCR)對結核桿菌的診斷陽性率 68.75% 高于其他方法 (P<0.05);PCR 檢測假陽性率為 33.33% 高于其他檢測方法 (P<0.05)。結論 肺結核患者早期診斷時采用 PCR 檢測效果較好 , 準確性更高 ,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肺結核;早期診斷 ;檢驗方法;臨床效果
近年來 , 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 , 對于肺結核的診斷方法有了很大的發(fā)展。為了探討不同檢驗方法在肺結核患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效果。對來本院接受診斷、治療的32 例肺結核患者及 30 例非肺結核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對本院治療的 32 例肺結核患者 (實驗組 )及 30 例非肺結核患者 (對照組 )進行分析。實驗中 , 共有男47 例 , 女 15 例 , 年齡 39~84 歲 , 平均年齡 (48.4±1.5)歲 , 32例肺結核患者入院經過診斷后均得到確診。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①痰涂片檢查。患者搜集到樣本后立即進行送涂片和 PCR 檢測 , 檢測試劑由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放射醫(yī)學研究所提供。NDA 標本取痰 0.5 ml加 1 N 的 NaOH 溶液 5 μl, 37℃放置 40 min, 在離心速度為 10000 rpm 下離心 , 并采用生理鹽水洗至中性。胸水和血清取 1.0 ml, 離心、沉淀后加入裂解液 50 μl沸水浴 10 min, 10000 r/min 離心 5 min, 取上清液5 μl, 作為 TB-DNA 模板。然后 , 在 15 μl反應液中加入 0.2 μl Taq 酶 , 然后將其搖晃震蕩均勻 , 再加入 5 μl標本 DNA 液 ,在 90℃ 30 s、55℃ 30 s 下循環(huán) 35 次 , 最后取 10~30 ml PCR擴增液 , 然后加入 2% 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 , 在紫外線下觀察有 160 bp 的橙黃色熒光帶為陽性[1]。②涂片法 :痰送檢涂片 , 用改良萋—尼氏法抗酸染色后顯微鏡檢查 , 觀察 100 個視野 , 發(fā)現 3~9 條者為陽性;③皮膚結核菌素 (PPD)試驗 :PPD液由衛(wèi)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華怡生物技術公司提供。實驗中在患者左前臂注射 0.1 ml(1:10000), 72 h 后觀察患者局部腫結情況 , 直徑 >5~10 mm 為陽性。
1. 3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 SPSS16.0 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 x-±s)表示 , 采用 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中 , 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檢測 , PCR 對結核桿菌的診斷陽性率最高 , 高于其他方法 (P<0.05);PCR 檢測假陽性率為 33.33% 高于其他檢測方法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n (%)]
肺結核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 , 這種疾病機制復雜 , 誘因也比較多 , 對于這種疾病臨床上還沒有理想的診斷方法 , 傳統(tǒng)的方法雖然能夠有效的診治。但是 , 陽性率并不高 , 臨床上容易出現漏診或誤診現象 , 從而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主要以痰涂片為主 , 但是這種檢測方法檢出率過低 , 本次實驗中 32 例患者中檢測時只有 8 例(25.0%)被檢測出陽性。而 PPD 試驗也是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之一 , 這種方法相對于其他方法來說更易于操作 , 并且精度也比較準確。但是 , 這種方法也存在很大的缺陷 , 它與患者的感染史、治療史等因素關系密切[2]。本次實驗中 , 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檢測 , PCR 對結核桿菌的診斷陽性率最高 , 高于其他方法 (P<0.05), 但在非肺結核中假陽性率較高。此外 , 實驗中患者胸水檢測陽性率最高 , 本組 5 例患者采用胸水 PCR 檢測 , 其陽性率達 80% 和相關實驗結果56%~87% 相類似。
綜上所述 , 臨床上 , 在肺結核患者早期診斷時采用 PCR檢測效果較好 , 準確性更高 , 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1]劉成永 , 彭素真 , 王雙 .變色液體培養(yǎng)基在結核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評價 .實用醫(yī)技雜志 , 2011, 11(14):1268-1269.
[2]趙平 , 張淑芳 , 高文慧 , 等 .北京市朝陽區(qū)肺結核病患者細菌學檢驗結果分析 .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 , 2008, 18(9):1821-1822.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inspection methods in early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YANG Mei- tian. Dongy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Dongying 257335,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inspection methods in early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Methods Analyzed clinical data of 32 case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experimental group) and 30 cases of non tuberculosis patients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detected by 3 kinds of methods to detect patients, compared the effect of 3 methods. Results Positive rate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was higher than other methods(P<0.05); PCR detection of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31.25%,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detection methods(P<0.05). Conclusion PCR has a better effect in early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with higher accuracy,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Early diagnosis; Test method; Clinical effect
2014-04-23]
257335 山東省東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