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山東不同產棉區(qū)棉纖維品質的差異

      2014-07-18 00:22宋迎等
      山東農業(yè)科學 2014年4期
      關鍵詞:生態(tài)區(qū)棉花

      宋迎等

      摘 要:在魯西北的臨清、魯北的惠民和魯西南的成武選擇中上等地力棉田種植3個主推抗蟲棉品種魯棉研21、魯棉研28和K638,研究了不同生態(tài)區(qū)對棉纖維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魯西南和魯西北棉區(qū)的棉纖維長度較好,魯北棉區(qū)棉纖維長度較短,而纖維細度則是魯北好于魯西南和魯西北棉區(qū)。纖維比強度的表現與品種類型有關,早發(fā)型品種在魯北棉區(qū)表現好,后發(fā)型品種則在魯西南表現較好,穩(wěn)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8在3個產棉區(qū)的表現相對穩(wěn)定。按照生態(tài)區(qū)和品種類型合理選擇品種、搞好品種布局是提高棉花纖維品質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棉花;品種類型;纖維品質;生態(tài)區(qū)

      中圖分類號:S562.01(25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4-0062-03

      山東是全國產棉和用棉大省,產棉區(qū)內降水充沛,光熱資源豐富,棉花纖維品質總體良好[1]。但受基因型和生長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品種、不同產棉區(qū)的棉纖維品質存在差異[2]。山東屬黃河流域棉區(qū),棉花集中種植在魯西北、魯西南和魯北3個棉區(qū)[3],并且各產棉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耕作制度、品種選擇以及收獲條件不同。有關棉纖維品質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多[4~7],但多是溫光等氣象因子和農藝措施等因素,關于生態(tài)區(qū)及棉花品種類型對棉纖維品質效應的研究較少。本試驗以3個不同生產類型的棉花品種為材料,研究了生態(tài)區(qū)和品種類型對棉纖維品質的效應,以期為棉花品種布局和優(yōu)質高產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選用主推棉花品種魯棉研21(SCRC21)、魯棉研28(SCRC28)和K638(SCRC41)。根據以前的研究,魯棉研21為早發(fā)型品種,K638為后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8為穩(wěn)發(fā)型品種。該3個品種脫絨包衣種子由山東魯壹棉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在臨清市(代表魯西北棉區(qū))、惠民縣(代表魯北棉區(qū))和成武縣(代表魯西南棉區(qū))選擇中上等地力棉田于2011年種植以上3個品種。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qū)面積66.7 m2,4行區(qū)。

      臨清市、惠民縣和成武縣的棉田有機質含量分別為11.5、12.8、13.2 g/kg,有良好的排灌條件。臨清和惠民點皆為一熟純作棉田,大小行種植,大行110 cm,小行50 cm,皆于4月22日播種。成武縣為蒜套棉,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在大蒜田按照4-1式預留套種行,4月5日育苗,5月10日移栽,棉花等行距種植,行距80 cm。無論是純作棉還是套種棉,皆按當地的高產栽培技術規(guī)程進行管理。收獲計產表明,臨清市、惠民縣和成武縣3個試驗點的平均皮棉產量分別為1 575、1 620、1 515 kg/hm2,達到當地高產棉田的水平,符合試驗要求。

      各點分別于9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10月25日分小區(qū)收獲籽棉。其中9月30日收獲的棉花主要是伏桃花,也主要是棉株中部和內圍的棉鈴,是品質最好的一部分棉花,用這部分棉花來比較生態(tài)區(qū)和品種的效應比較有說服力。取9月30日收獲的籽棉軋花,用HVI900纖維測試儀測定纖維品質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將所得數據用DPS軟件統(tǒng)計分析,采用 Duncans方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各試驗點的棉花都在6月底或7月初開始開花,8月底9月初有效開花期結束,9月上旬開始吐絮。經查閱當地氣象資料,2011年各試驗點15℃以上最高積溫在7月份,最高降水量成武點在7月份、惠民和臨清點在8月份,并且7月和9月的降水量成武點顯著多于臨清和惠民點;惠民和臨清點7月份的積溫相當,8月份積溫惠民比臨清高46℃,降水量多149 mm,9月份惠民和臨清的積溫和降水差異不大。說明3個產棉縣所代表的3個主要產棉區(qū)的氣候條件存在較大差異。

      2.1 棉纖維長度的差異

      9月30日收獲的棉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以魯西南的成武最好,魯西北的臨清次之(表1),這可能是由于7、8月份臨清與成武的降水量少且積溫多于惠民,并且成武的降水分布較為均勻,這有利于棉纖維伸長。地域間不同品種的棉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最大差異為0.98~1.61 mm,說明不同生態(tài)區(qū)是造成不同類型品種纖維長度差異的重要原因。

      2.2 棉纖維比強度的差異

      生態(tài)環(huán)境對纖維比強度的效應因品種類型而異(表1)。早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1以惠民最高,成武次之,臨清最低;后發(fā)型品種K638的纖維比強度則以惠民最差,成武、臨清較好;穩(wěn)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8在3個生態(tài)區(qū)的纖維比強度相當,沒有顯著差異。

      2.3 棉纖維細度和成熟度的差異

      各品種在3個試驗點的纖維成熟度系數都在0.9 以上(表2)。說明,在9月30日收獲的棉花纖維皆能正常成熟,山東3個生態(tài)區(qū)都是棉花的適宜種植區(qū)域。對正常成熟的纖維而言,馬克隆值反映出的則是細度的高低。總體來看,同一個品種在惠民種植的纖維細度要好于臨清和成武(表2)。

      3 討論與結論

      山東棉田布局廣泛,但集中分布在以菏澤市、濟寧市為主的魯西南棉區(qū),以德州市、聊城市為主的魯西北棉區(qū),以濱州市、東營市為主的魯北棉區(qū)。在這三大棉區(qū)中,魯西南熱量和水澆條件最好,魯西北次之,魯北較差[9, 10]。盡管生態(tài)條件差別較大,但從本研究結果看,在山東3個主產棉區(qū)種植的主推棉花品種在高產栽培管理下,每公頃都能達到1 500 kg以上的皮棉產量,而且從第二次收花的纖維比強度來看,其成熟度系數都在0.9以上,能夠正常成熟,說明該3個產棉區(qū)皆適合植棉,是山東省的優(yōu)勢產棉區(qū)。

      棉花纖維品質既決定于品種的遺傳特性,也受生態(tài)條件、氣候因素以及棉鈴部位、管理方式以及耕作制度等的影響[11]。本研究結果表明,9月30日收獲的棉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以魯西南的成武最好,魯西北的臨清次之,這可能是由于7、8月份臨清與成武的降水量少且積溫多于惠民有關,這與以前的觀察基本一致。同時發(fā)現,同一品種在不同生態(tài)區(qū)的纖維細度差異明顯,綜合來看以魯北的纖維細度最好。就纖維比強度而言,不同品種類型在同一區(qū)域的表現有差異,早發(fā)型品種以魯北較好,后發(fā)型品種則以魯西南較好,穩(wěn)發(fā)型品種在各地差異不大,說明合理的品種布局也是實現棉花高產優(yōu)質的重要措施。

      參 考 文 獻:

      [1] 山東省農業(yè)廳. 山東省棉花質量現狀及提高棉花質量的主要措施[J]. 中國棉花,2003,30(3):26-27.

      [2] 朱乾浩. 棉纖維品質改良的分子生物學基礎[J]. 棉花學報,2000,12(3):159-163.

      [3] 李文炳. 山東棉花[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2-25.

      [4] 單世華,孫學振,周治國,等. 溫度對棉纖維品質性狀的影響[J]. 華北農學報,2000,15(4):120-125.

      [5] 李景龍,彭凡嘉,張志剛,等. 不同采摘時間及密度對棉花纖維品質的影響[J]. 湖南農業(yè)科學,2004(6):27-31.

      [6] 楊偉華,徐紅霞,王延琴,等. 四種類型棉花纖維品質比較分析[J]. 中國棉花,2008,35(7):5-14.

      [7] 周桂生,封超年,謝義明,等. 溫光條件對高品質陸地棉纖維品質的影響[J]. 棉花學報,2008,20(2):151-153.

      [8] Haigler C H,Rao N R,Roberts E M,et al. Cultured ovules as models for cotton fiber development under low temperature[J]. Plant Physoil.,1991,95:88-96.

      [9] 董合忠,李維江,張學坤,等. 優(yōu)質棉生產的理論與技術[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10]董合忠,李維江,唐薇,等. 生態(tài)條件對棉花雜交制種產量和效率的影響[J]. 棉花學報,2003,15(6):328-332.

      [11]張增為,李浩,王志偉,等. 生態(tài)條件和收獲時間對不同類型棉花品種纖維品質的影響[J]. 山東農業(yè)科學,2011(12):38-40.endprint

      摘 要:在魯西北的臨清、魯北的惠民和魯西南的成武選擇中上等地力棉田種植3個主推抗蟲棉品種魯棉研21、魯棉研28和K638,研究了不同生態(tài)區(qū)對棉纖維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魯西南和魯西北棉區(qū)的棉纖維長度較好,魯北棉區(qū)棉纖維長度較短,而纖維細度則是魯北好于魯西南和魯西北棉區(qū)。纖維比強度的表現與品種類型有關,早發(fā)型品種在魯北棉區(qū)表現好,后發(fā)型品種則在魯西南表現較好,穩(wěn)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8在3個產棉區(qū)的表現相對穩(wěn)定。按照生態(tài)區(qū)和品種類型合理選擇品種、搞好品種布局是提高棉花纖維品質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棉花;品種類型;纖維品質;生態(tài)區(qū)

      中圖分類號:S562.01(25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4-0062-03

      山東是全國產棉和用棉大省,產棉區(qū)內降水充沛,光熱資源豐富,棉花纖維品質總體良好[1]。但受基因型和生長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品種、不同產棉區(qū)的棉纖維品質存在差異[2]。山東屬黃河流域棉區(qū),棉花集中種植在魯西北、魯西南和魯北3個棉區(qū)[3],并且各產棉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耕作制度、品種選擇以及收獲條件不同。有關棉纖維品質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多[4~7],但多是溫光等氣象因子和農藝措施等因素,關于生態(tài)區(qū)及棉花品種類型對棉纖維品質效應的研究較少。本試驗以3個不同生產類型的棉花品種為材料,研究了生態(tài)區(qū)和品種類型對棉纖維品質的效應,以期為棉花品種布局和優(yōu)質高產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選用主推棉花品種魯棉研21(SCRC21)、魯棉研28(SCRC28)和K638(SCRC41)。根據以前的研究,魯棉研21為早發(fā)型品種,K638為后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8為穩(wěn)發(fā)型品種。該3個品種脫絨包衣種子由山東魯壹棉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在臨清市(代表魯西北棉區(qū))、惠民縣(代表魯北棉區(qū))和成武縣(代表魯西南棉區(qū))選擇中上等地力棉田于2011年種植以上3個品種。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qū)面積66.7 m2,4行區(qū)。

      臨清市、惠民縣和成武縣的棉田有機質含量分別為11.5、12.8、13.2 g/kg,有良好的排灌條件。臨清和惠民點皆為一熟純作棉田,大小行種植,大行110 cm,小行50 cm,皆于4月22日播種。成武縣為蒜套棉,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在大蒜田按照4-1式預留套種行,4月5日育苗,5月10日移栽,棉花等行距種植,行距80 cm。無論是純作棉還是套種棉,皆按當地的高產栽培技術規(guī)程進行管理。收獲計產表明,臨清市、惠民縣和成武縣3個試驗點的平均皮棉產量分別為1 575、1 620、1 515 kg/hm2,達到當地高產棉田的水平,符合試驗要求。

      各點分別于9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10月25日分小區(qū)收獲籽棉。其中9月30日收獲的棉花主要是伏桃花,也主要是棉株中部和內圍的棉鈴,是品質最好的一部分棉花,用這部分棉花來比較生態(tài)區(qū)和品種的效應比較有說服力。取9月30日收獲的籽棉軋花,用HVI900纖維測試儀測定纖維品質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將所得數據用DPS軟件統(tǒng)計分析,采用 Duncans方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各試驗點的棉花都在6月底或7月初開始開花,8月底9月初有效開花期結束,9月上旬開始吐絮。經查閱當地氣象資料,2011年各試驗點15℃以上最高積溫在7月份,最高降水量成武點在7月份、惠民和臨清點在8月份,并且7月和9月的降水量成武點顯著多于臨清和惠民點;惠民和臨清點7月份的積溫相當,8月份積溫惠民比臨清高46℃,降水量多149 mm,9月份惠民和臨清的積溫和降水差異不大。說明3個產棉縣所代表的3個主要產棉區(qū)的氣候條件存在較大差異。

      2.1 棉纖維長度的差異

      9月30日收獲的棉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以魯西南的成武最好,魯西北的臨清次之(表1),這可能是由于7、8月份臨清與成武的降水量少且積溫多于惠民,并且成武的降水分布較為均勻,這有利于棉纖維伸長。地域間不同品種的棉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最大差異為0.98~1.61 mm,說明不同生態(tài)區(qū)是造成不同類型品種纖維長度差異的重要原因。

      2.2 棉纖維比強度的差異

      生態(tài)環(huán)境對纖維比強度的效應因品種類型而異(表1)。早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1以惠民最高,成武次之,臨清最低;后發(fā)型品種K638的纖維比強度則以惠民最差,成武、臨清較好;穩(wěn)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8在3個生態(tài)區(qū)的纖維比強度相當,沒有顯著差異。

      2.3 棉纖維細度和成熟度的差異

      各品種在3個試驗點的纖維成熟度系數都在0.9 以上(表2)。說明,在9月30日收獲的棉花纖維皆能正常成熟,山東3個生態(tài)區(qū)都是棉花的適宜種植區(qū)域。對正常成熟的纖維而言,馬克隆值反映出的則是細度的高低??傮w來看,同一個品種在惠民種植的纖維細度要好于臨清和成武(表2)。

      3 討論與結論

      山東棉田布局廣泛,但集中分布在以菏澤市、濟寧市為主的魯西南棉區(qū),以德州市、聊城市為主的魯西北棉區(qū),以濱州市、東營市為主的魯北棉區(qū)。在這三大棉區(qū)中,魯西南熱量和水澆條件最好,魯西北次之,魯北較差[9, 10]。盡管生態(tài)條件差別較大,但從本研究結果看,在山東3個主產棉區(qū)種植的主推棉花品種在高產栽培管理下,每公頃都能達到1 500 kg以上的皮棉產量,而且從第二次收花的纖維比強度來看,其成熟度系數都在0.9以上,能夠正常成熟,說明該3個產棉區(qū)皆適合植棉,是山東省的優(yōu)勢產棉區(qū)。

      棉花纖維品質既決定于品種的遺傳特性,也受生態(tài)條件、氣候因素以及棉鈴部位、管理方式以及耕作制度等的影響[11]。本研究結果表明,9月30日收獲的棉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以魯西南的成武最好,魯西北的臨清次之,這可能是由于7、8月份臨清與成武的降水量少且積溫多于惠民有關,這與以前的觀察基本一致。同時發(fā)現,同一品種在不同生態(tài)區(qū)的纖維細度差異明顯,綜合來看以魯北的纖維細度最好。就纖維比強度而言,不同品種類型在同一區(qū)域的表現有差異,早發(fā)型品種以魯北較好,后發(fā)型品種則以魯西南較好,穩(wěn)發(fā)型品種在各地差異不大,說明合理的品種布局也是實現棉花高產優(yōu)質的重要措施。

      參 考 文 獻:

      [1] 山東省農業(yè)廳. 山東省棉花質量現狀及提高棉花質量的主要措施[J]. 中國棉花,2003,30(3):26-27.

      [2] 朱乾浩. 棉纖維品質改良的分子生物學基礎[J]. 棉花學報,2000,12(3):159-163.

      [3] 李文炳. 山東棉花[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2-25.

      [4] 單世華,孫學振,周治國,等. 溫度對棉纖維品質性狀的影響[J]. 華北農學報,2000,15(4):120-125.

      [5] 李景龍,彭凡嘉,張志剛,等. 不同采摘時間及密度對棉花纖維品質的影響[J]. 湖南農業(yè)科學,2004(6):27-31.

      [6] 楊偉華,徐紅霞,王延琴,等. 四種類型棉花纖維品質比較分析[J]. 中國棉花,2008,35(7):5-14.

      [7] 周桂生,封超年,謝義明,等. 溫光條件對高品質陸地棉纖維品質的影響[J]. 棉花學報,2008,20(2):151-153.

      [8] Haigler C H,Rao N R,Roberts E M,et al. Cultured ovules as models for cotton fiber development under low temperature[J]. Plant Physoil.,1991,95:88-96.

      [9] 董合忠,李維江,張學坤,等. 優(yōu)質棉生產的理論與技術[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10]董合忠,李維江,唐薇,等. 生態(tài)條件對棉花雜交制種產量和效率的影響[J]. 棉花學報,2003,15(6):328-332.

      [11]張增為,李浩,王志偉,等. 生態(tài)條件和收獲時間對不同類型棉花品種纖維品質的影響[J]. 山東農業(yè)科學,2011(12):38-40.endprint

      摘 要:在魯西北的臨清、魯北的惠民和魯西南的成武選擇中上等地力棉田種植3個主推抗蟲棉品種魯棉研21、魯棉研28和K638,研究了不同生態(tài)區(qū)對棉纖維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魯西南和魯西北棉區(qū)的棉纖維長度較好,魯北棉區(qū)棉纖維長度較短,而纖維細度則是魯北好于魯西南和魯西北棉區(qū)。纖維比強度的表現與品種類型有關,早發(fā)型品種在魯北棉區(qū)表現好,后發(fā)型品種則在魯西南表現較好,穩(wěn)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8在3個產棉區(qū)的表現相對穩(wěn)定。按照生態(tài)區(qū)和品種類型合理選擇品種、搞好品種布局是提高棉花纖維品質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棉花;品種類型;纖維品質;生態(tài)區(qū)

      中圖分類號:S562.01(252)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4-0062-03

      山東是全國產棉和用棉大省,產棉區(qū)內降水充沛,光熱資源豐富,棉花纖維品質總體良好[1]。但受基因型和生長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品種、不同產棉區(qū)的棉纖維品質存在差異[2]。山東屬黃河流域棉區(qū),棉花集中種植在魯西北、魯西南和魯北3個棉區(qū)[3],并且各產棉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耕作制度、品種選擇以及收獲條件不同。有關棉纖維品質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多[4~7],但多是溫光等氣象因子和農藝措施等因素,關于生態(tài)區(qū)及棉花品種類型對棉纖維品質效應的研究較少。本試驗以3個不同生產類型的棉花品種為材料,研究了生態(tài)區(qū)和品種類型對棉纖維品質的效應,以期為棉花品種布局和優(yōu)質高產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選用主推棉花品種魯棉研21(SCRC21)、魯棉研28(SCRC28)和K638(SCRC41)。根據以前的研究,魯棉研21為早發(fā)型品種,K638為后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8為穩(wěn)發(fā)型品種。該3個品種脫絨包衣種子由山東魯壹棉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在臨清市(代表魯西北棉區(qū))、惠民縣(代表魯北棉區(qū))和成武縣(代表魯西南棉區(qū))選擇中上等地力棉田于2011年種植以上3個品種。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qū)面積66.7 m2,4行區(qū)。

      臨清市、惠民縣和成武縣的棉田有機質含量分別為11.5、12.8、13.2 g/kg,有良好的排灌條件。臨清和惠民點皆為一熟純作棉田,大小行種植,大行110 cm,小行50 cm,皆于4月22日播種。成武縣為蒜套棉,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移栽,在大蒜田按照4-1式預留套種行,4月5日育苗,5月10日移栽,棉花等行距種植,行距80 cm。無論是純作棉還是套種棉,皆按當地的高產栽培技術規(guī)程進行管理。收獲計產表明,臨清市、惠民縣和成武縣3個試驗點的平均皮棉產量分別為1 575、1 620、1 515 kg/hm2,達到當地高產棉田的水平,符合試驗要求。

      各點分別于9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10月25日分小區(qū)收獲籽棉。其中9月30日收獲的棉花主要是伏桃花,也主要是棉株中部和內圍的棉鈴,是品質最好的一部分棉花,用這部分棉花來比較生態(tài)區(qū)和品種的效應比較有說服力。取9月30日收獲的籽棉軋花,用HVI900纖維測試儀測定纖維品質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將所得數據用DPS軟件統(tǒng)計分析,采用 Duncans方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各試驗點的棉花都在6月底或7月初開始開花,8月底9月初有效開花期結束,9月上旬開始吐絮。經查閱當地氣象資料,2011年各試驗點15℃以上最高積溫在7月份,最高降水量成武點在7月份、惠民和臨清點在8月份,并且7月和9月的降水量成武點顯著多于臨清和惠民點;惠民和臨清點7月份的積溫相當,8月份積溫惠民比臨清高46℃,降水量多149 mm,9月份惠民和臨清的積溫和降水差異不大。說明3個產棉縣所代表的3個主要產棉區(qū)的氣候條件存在較大差異。

      2.1 棉纖維長度的差異

      9月30日收獲的棉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以魯西南的成武最好,魯西北的臨清次之(表1),這可能是由于7、8月份臨清與成武的降水量少且積溫多于惠民,并且成武的降水分布較為均勻,這有利于棉纖維伸長。地域間不同品種的棉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最大差異為0.98~1.61 mm,說明不同生態(tài)區(qū)是造成不同類型品種纖維長度差異的重要原因。

      2.2 棉纖維比強度的差異

      生態(tài)環(huán)境對纖維比強度的效應因品種類型而異(表1)。早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1以惠民最高,成武次之,臨清最低;后發(fā)型品種K638的纖維比強度則以惠民最差,成武、臨清較好;穩(wěn)發(fā)型品種魯棉研28在3個生態(tài)區(qū)的纖維比強度相當,沒有顯著差異。

      2.3 棉纖維細度和成熟度的差異

      各品種在3個試驗點的纖維成熟度系數都在0.9 以上(表2)。說明,在9月30日收獲的棉花纖維皆能正常成熟,山東3個生態(tài)區(qū)都是棉花的適宜種植區(qū)域。對正常成熟的纖維而言,馬克隆值反映出的則是細度的高低??傮w來看,同一個品種在惠民種植的纖維細度要好于臨清和成武(表2)。

      3 討論與結論

      山東棉田布局廣泛,但集中分布在以菏澤市、濟寧市為主的魯西南棉區(qū),以德州市、聊城市為主的魯西北棉區(qū),以濱州市、東營市為主的魯北棉區(qū)。在這三大棉區(qū)中,魯西南熱量和水澆條件最好,魯西北次之,魯北較差[9, 10]。盡管生態(tài)條件差別較大,但從本研究結果看,在山東3個主產棉區(qū)種植的主推棉花品種在高產栽培管理下,每公頃都能達到1 500 kg以上的皮棉產量,而且從第二次收花的纖維比強度來看,其成熟度系數都在0.9以上,能夠正常成熟,說明該3個產棉區(qū)皆適合植棉,是山東省的優(yōu)勢產棉區(qū)。

      棉花纖維品質既決定于品種的遺傳特性,也受生態(tài)條件、氣候因素以及棉鈴部位、管理方式以及耕作制度等的影響[11]。本研究結果表明,9月30日收獲的棉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以魯西南的成武最好,魯西北的臨清次之,這可能是由于7、8月份臨清與成武的降水量少且積溫多于惠民有關,這與以前的觀察基本一致。同時發(fā)現,同一品種在不同生態(tài)區(qū)的纖維細度差異明顯,綜合來看以魯北的纖維細度最好。就纖維比強度而言,不同品種類型在同一區(qū)域的表現有差異,早發(fā)型品種以魯北較好,后發(fā)型品種則以魯西南較好,穩(wěn)發(fā)型品種在各地差異不大,說明合理的品種布局也是實現棉花高產優(yōu)質的重要措施。

      參 考 文 獻:

      [1] 山東省農業(yè)廳. 山東省棉花質量現狀及提高棉花質量的主要措施[J]. 中國棉花,2003,30(3):26-27.

      [2] 朱乾浩. 棉纖維品質改良的分子生物學基礎[J]. 棉花學報,2000,12(3):159-163.

      [3] 李文炳. 山東棉花[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22-25.

      [4] 單世華,孫學振,周治國,等. 溫度對棉纖維品質性狀的影響[J]. 華北農學報,2000,15(4):120-125.

      [5] 李景龍,彭凡嘉,張志剛,等. 不同采摘時間及密度對棉花纖維品質的影響[J]. 湖南農業(yè)科學,2004(6):27-31.

      [6] 楊偉華,徐紅霞,王延琴,等. 四種類型棉花纖維品質比較分析[J]. 中國棉花,2008,35(7):5-14.

      [7] 周桂生,封超年,謝義明,等. 溫光條件對高品質陸地棉纖維品質的影響[J]. 棉花學報,2008,20(2):151-153.

      [8] Haigler C H,Rao N R,Roberts E M,et al. Cultured ovules as models for cotton fiber development under low temperature[J]. Plant Physoil.,1991,95:88-96.

      [9] 董合忠,李維江,張學坤,等. 優(yōu)質棉生產的理論與技術[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10]董合忠,李維江,唐薇,等. 生態(tài)條件對棉花雜交制種產量和效率的影響[J]. 棉花學報,2003,15(6):328-332.

      [11]張增為,李浩,王志偉,等. 生態(tài)條件和收獲時間對不同類型棉花品種纖維品質的影響[J]. 山東農業(yè)科學,2011(12):38-40.endprint

      猜你喜歡
      生態(tài)區(qū)棉花
      棉花是花嗎?
      定西市不同生態(tài)區(qū)蠶豆根腐病調查分析
      雪白的棉花堡
      云南典型煙區(qū)烤煙K326生長發(fā)育及煙葉內在品質特征
      神奇的棉花糖
      不同生態(tài)區(qū)不同栽培方式對優(yōu)質粳稻南粳9108品質的影響
      浐灞生態(tài)區(qū)建設對當地生態(tài)文化影響的評價
      心中的“棉花糖”
      收拾文具
      海口市| 泰宁县| 隆昌县| 芮城县| 封丘县| 文水县| 灌阳县| 安平县| 高青县| 庆城县| 肃南| 虎林市| 扶沟县| 疏附县| 凉城县| 获嘉县| 郓城县| 大埔县| 黔西县| 通化县| 庆元县| 大余县| 卫辉市| 寻乌县| 乐安县| 乐东| 景东| 中阳县| 罗甸县| 高陵县| 井研县| 泗洪县| 新巴尔虎右旗| 青田县| 桦甸市| 繁峙县| 红原县| 奉新县| 咸阳市| 博罗县|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