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滴
摘 要:近年來的大學新生幾乎都為1990年以后出生的,他們?yōu)楦鞔蟾咝W⑷肓诵碌难骸5瑫r,他們也給高校教師帶來了新的考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90后一代的生活水平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思想上也有了更多的變化和新特點,尤其在性格上,他們更加自我、渴望獨立,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的他們?yōu)樗丝紤]得越來越少,為自己謀劃得越來越多,這就使得高校輔導員要更加努力,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本文淺談90后一代在適應大學生活中所面臨的挑戰(zhàn),并對日常的管理工作將如何開展進行探索。
關(guān)鍵詞:90后大學生;適應問題;管理模式;模式創(chuàng)新
90后出生時正值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入學教育作為各大高校新生入學時大學生的第一堂課,對新生在未來的四年里能夠樹立正確的目標起著關(guān)鍵作用。同時,入學教育階段也是輔導員觀察學生的最好階段。剛步入大學的他們彼此之間尚未熟悉,對一切陌生事物的反應都是最真實的,也是最能體現(xiàn)自身問題的時機。在入學教育中觀察新生,可以發(fā)現(xiàn)90后對各方面的要求更加苛刻,無論是知識學習上,還是生活環(huán)境上,他們的訴求更多,面臨的社會壓力也更大,從而也更加容易產(chǎn)生消極心理。這些變化都要求高校輔導員進行觀念的轉(zhuǎn)換,扎實認真地做好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善于總結(jié)思考,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想出對策,使新生適盡快應大學生活。
一、90后常見問題淺析
1.生活自理能力差
大學前,多數(shù)學生都有父母在身邊精心照顧,尤其是高考前的幾個月,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他們來說,只要把學習搞好,其他的都不用自己操心,全由父母操辦。進入大學后,環(huán)境的變化使他們極不適應,尤其是依賴性過強的學生,對大學生活極度不適應,不會洗衣服、不會打掃衛(wèi)生、不會理財?shù)?。這一點在軍訓時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軍訓的第一課就是整理內(nèi)務,新生基本上都不能將被子疊整齊,也不會整理東西,有些學生甚至要靠其他人的幫忙才能勉強合格。
2.自我意識強
多數(shù)90后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因從小受寵愛,他們習慣了凡事以自我為中心,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理事情,不善于為他人考慮,也不照顧他人的感受。在以宿舍為單位的生活中,他們極易與舍友產(chǎn)生矛盾,并對集體生活極不適應,一定程度上對自己的情緒也有很大影響,從而影響到學習。同時,他們也缺乏集體榮譽感,新生在入學階段會比較忙碌,時間也不能由自己安排,部分學生對這種繁忙產(chǎn)生很大的反感情緒,集合時遲到甚至不去、擅自脫離團隊獨自行動等情況都有發(fā)生。
3.依賴性強
90后習慣了在家中對父母的依賴,到了大學后很多學生把這種依賴性轉(zhuǎn)到了輔導員身上,并且有著強烈的“有問題找導員”的想法,不分事情大小、不分時間地點,只要是他們感覺不舒服或者對事情有稍微的不了解,都會找輔導員詢問。同時,他們的心理十分脆弱,抗打擊能力弱,稍有指責就有可能使其產(chǎn)生自卑感或心理問題。
4.人際交往能力差
在以往的中學學習生活中,只要學習好,身邊自然不缺乏同學主動交往。但大學并不是這樣。大學的朋友圈要靠自身去建立,很多新生習慣了以往只學習的生活,在交友方面不主動,有些甚至開學一月連本班同學都不認識。
5.學習缺乏目標
在大學之前,所有學生的目標都是上一所好大學。這一目標激勵著他們在高中三年里努力拼搏。但到了大學之后,他們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了方向,不知道該怎么學、為了什么學。還有些學生由于受過去教師的錯誤觀念誤導,以為大學的學習很輕松,太過放縱自己,導致成績下滑。還有一些新生由于學習方法問題,學習吃力,最終失去信心,放棄自己的學業(yè)。
6.心態(tài)浮躁
隨著大學生就業(yè)難、就業(yè)壓力大逐漸成為社會的焦點問題,很多大學新生在還沒有真正開始大學生活之前,就開始思慮就業(yè)問題。加上由于社會、家庭的影響,很多新生并不了解自己所選專業(yè),一味地看專業(yè)的就業(yè)問題。隨著對專業(yè)的進一步了解,很多人發(fā)現(xiàn)真實情況與自己所想偏差很大,并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設想,感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開始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能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
二、針對90后的管理需求
1.引導新生培養(yǎng)獨立生活能力
雖然經(jīng)歷了軍訓的鍛煉,一部分學生已經(jīng)慢慢適應獨立生活。但是還是有學生不能擺脫對家庭的依賴,需要輔導員及時了解交流,引導他們盡快融入大學生活,能夠獨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要求輔導員多檢查宿舍,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大學的管理模式遠比高中寬松,給了學生很多自由,學生并不總以班級形式活動,并且90后學生自我意識更強,難以培養(yǎng)班級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然而,他們畢竟屬于這個集體??梢酝ㄟ^組織各種活動來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如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
3.樹立良好的學風
步入大學,學生都開始考慮未來的就業(yè)問題,一方面學生擔心就業(yè),一方面自由散漫的生活讓他們放松了對學習的要求。畢業(yè)時,不能拿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也成為很多人就業(yè)的問題。良好的學風能夠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促使學生自發(fā)學習,對學生幫助很大。
4.更多的網(wǎng)絡交流
90后學生更加依賴網(wǎng)絡,也更習慣通過網(wǎng)絡表達自己。由于獨生子女、交際能力差等原因,90后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通過網(wǎng)絡可以更加迅速、方便地了解學生的真實生活與心理狀態(tài)。
5.耐心與熱情
90后學生的管理需要輔導員更多的耐心和熱情。他們的情況更為復雜,也更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90后學生的管理對輔導員來說也更加艱難。只有懷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情,更加耐心細致地處理問題,才能管理好學生。
三、管理模式探討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浮躁,學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90后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沒離開家的時候多被父母捧著,各方面能力欠缺。這兩點使得管理90后學生更加困難。
考慮到90后學生的適應力和自我意識,管理時更應從學生方面考慮多一些,多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以選擇能夠讓學生接受的方式。輔導員作為管理者的同時也應該作為學生的朋友,這樣更容易與90后學生接觸,獲得學生的認同??偸且怨芾碚咝蜗蟪霈F(xiàn)可能會導致學生的逆反心態(tài),從而拒絕交流。所以,對90后學生的管理應更傾向于一種平等的交流和引導,引導他們培養(yǎng)自主生活的能力,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學風,增強集體榮譽感。通過交流來了解,通過引導來管理。面對90后學生復雜多變的情況,也需要輔導員不斷嘗試調(diào)整管理模式,在和學生的不斷交流溝通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足,不斷改進。
四、總結(jié)
90后是特殊的一代,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上大學之前都是被家里捧在手心;他們的自我意識很強,缺乏對他人的考慮和關(guān)心;他們的訴求很多,面臨的社會壓力也很大,容易產(chǎn)生消極心理。對于他們的管理,也更加困難。90后大學生的日常管理需要輔導員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和他們交流,通過偏向于引導而不是命令的方式來管理,在管理過程中不斷改進,以找出適合于他們的管理模式。
90后大學生的管理無疑是更加辛苦的,然而新生輔導員幫助大一新生縮短過渡期,使他們盡快進入正常的大學生活狀態(tài)是職責所在。只有懷著更多的熱情與耐心投入工作,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更好地與學生相處,探索出更好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