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僅傳統(tǒng)涼茶1/10暢銷涼茶難降火
追溯涼茶的起源,從傳統(tǒng)的湯劑,發(fā)展到現(xiàn)代的顆粒劑、袋泡茶、成品茶劑,再發(fā)展成飲料。經(jīng)歷大變花樣后的涼茶飲料,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熬制涼茶湯劑相比,其“降火”成分、功效是否已相去甚遠?
2014年7月,《消費者報道》針對3個品牌涼茶飲料之間的“降火”功效進行了對比測試,結(jié)果顯示,和其正涼茶“降火”綜合評價較佳,王老吉、加多寶涼茶稍遜。
8月,《消費者報道》再次送檢了傳統(tǒng)店鋪涼茶黃振龍癍痧涼茶,以及王老吉廣東涼茶顆粒,同樣選擇可溶性固形物、總黃酮、ORAC 5.0這三個檢測項目,試比涼茶飲料“降火”高低。
在廣東地區(qū),人們有一種習慣,上火或者感冒,會上涼茶鋪里喝一杯苦澀的涼茶,這也是后來風靡全國的涼茶飲料的消費起源。不過,雖然都叫涼茶,但內(nèi)在已經(jīng)大變樣。
《消費者報道》此次檢測結(jié)果顯示,黃振龍癍痧涼茶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1%,即其糖分在5品牌涼茶產(chǎn)品中最低;解毒功效特征指標總黃酮為23.4 mg/100mL、評價降火功效的綜合指標ORAC 5.0 為249.71μmole TE/milliliter,分別約為含量最高的和其正涼茶飲料的4倍、10倍,即“降火”成分、功效較涼茶飲料明顯。
而王老吉廣東涼茶顆粒的各項指標結(jié)果則介于黃振龍癍痧涼茶與3品牌涼茶飲料之間。
經(jīng)計算,一瓶黃振龍癍痧涼茶(350mL/瓶)含糖分約4g,一袋王老吉廣東涼茶顆粒(10g/袋)含糖分約9g,均低于一罐含糖分約27g的王老吉或加多寶涼茶(310mL/罐)。
其實,消費者在日常的飲用中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三類涼茶的味道差別各異,像黃振龍癍痧涼茶非??啵鴽霾桀w粒、涼茶飲料則是越來越甜。
中山大學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教授蔣卓勤接受采訪時認為,按道理,真正的涼茶,味道是又苦又怪的,但這樣的涼茶大家不喜歡喝,所以就會加糖掩蓋苦味。涼茶飲料基本上沒有草藥的味道,都是糖水的味道。
同時,在ORAC 5.0(指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功效測試中,黃振龍癍痧涼茶的ORAC 5.0遠高于3品牌涼茶飲料,且相差約10倍。對于如此大的差異,負責此次檢測的Brunswick Labs(美國博思維科獨立實驗室)認為主要是由于配料不同、投料水平不同造成的。
“在檢測過程中,從幾款涼茶的外觀來看,我們發(fā)現(xiàn)黃振龍癍痧涼茶的透光度明顯弱于其他幾款涼茶,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涼茶單位體積內(nèi)所含的植物草本提取物的量要比其他幾款涼茶高,因此會造成ORAC5.0數(shù)值的升高。”該實驗室負責人指出。
而將王老吉廣東涼茶顆粒對比3品牌涼茶,總黃酮幾乎相近,ORAC 5.0數(shù)值也僅相差一倍。經(jīng)Brunswick Labs統(tǒng)計,按單位體積來看,王老吉廣東涼茶顆粒所表現(xiàn)出來的抗氧化活性以及“降火”的功效與3品牌涼茶飲料都比較接近。
涼茶飲料作為食品,按規(guī)定是不能宣稱功效的,但一句“怕上火,喝×××”打了擦邊球,讓全民一“上火”就買涼茶喝。在加多寶、王老吉、和其正涼茶的官網(wǎng)上,即充斥著“有效預防上火”、“清火氣”等功效宣傳字眼。
涼茶飲料與“上火”糾纏不清,涼茶飲料真得“降火”?臨床可有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