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利勤
以問導學的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現在已經形成一種教學思路或活動框架。它是在人本學習理論、建構學習理論和數學課程目標理論的基礎上整合而來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提升學生思維發(fā)展空間。以下是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和實踐。
一、以問導學的內涵
以問導學的教學是根據教學目標,教師將所要講授的知識形成問題,再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學生最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而習得相應的知識,提高了學習自主能力和思維發(fā)展能力,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以問導學”教學方法的應用
現以 “圓的面積計算”的教學為例,闡述此教學方法的應用。
1.在復習課中向學生提問,激活學生先前知識
在復習課中,教師要根據各知識點的聯系向學生提出問題。例如,復習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及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激活學生已學的知識,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新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先在課堂上展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卡片,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長方形的面積如何計算?”“大家想想,如果我們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可以用何種方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式的?”“又應該如何推導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式子呢?”通過一連串引起學生回憶的提問,既讓學生掌握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也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圓的面積計算打下堅實基礎。
2.在講授新課中引入提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剛開始上課時,進行新課導入,根據學生特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向學生提出具有新穎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和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使學生產生一種探索、發(fā)現和求證的求知欲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以最佳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中。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展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圓卡片,以張三、李四和王五爭論圖形的面積大小的問題引入:“張三認為圓的面積最大,李四認為是長方形的面積最小,王五說三者的面積一樣大,同學們,誰說得對?哪個圖形面積大?”學生們展開討論,各抒己見,但大部分同學認為張三說得對。“大部分同學認為張三說得對,圓的面積最大,為什么呢?”學生們都要搖頭?!耙容^三者的面積大小,你們再思考思考,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學生經過深思熟慮及小組討論后,有些說分別把平行四邊形和圓剪拼成一個長方形,然后用重疊的方法比較面積大??;有些說要詳細計算出三者的面積才好比較。“先把平行四邊形和圓這兩個圖形剪拼成長方形,用重疊的辦法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這種辦法固然可以行得通,但具有局限性,步驟也比較繁瑣。如果先算出三者面積,然后比較其大小,這種辦法很好,但是咱們還沒有學習過圓的面積計算,我們該怎么辦呢?”課堂上按照這種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引發(fā)學生求知欲望的問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從而產生急于解決問題的心理。
3.新課講授提問,引導學生探究公式
新課講授過程,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把所需要講授的新知識形成問題,進而引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知識。通過上述例子,讓學生親手通過剪拼、觀察、和討論,自己試著推導出圓面積計算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針對學生對上述問題的思考,提出問題:“同學們試著運用數學轉化的思想,把圓剪拼成我們所學過的圖形,看看能不能得出圓的面積計算呢?”教師這時按學生學號劃分討論小組,讓學生每4人為1小組嘗試把圓進行剪拼操作,又提出幾個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1)把圓分成的10 等分、20 等分剪開后,拼成怎么樣的圖形?(2)拼成的圖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半徑存在什么關系?(3)看看能否根據自己的發(fā)現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的方法?這樣提出問題能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主動探究、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既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思索問題的優(yōu)良習慣,又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4.回顧所學知識并向學生提問,總結以問導學的經驗
根據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點,以向學生提問的方式,再引導學生總結本次課所學到的知識,在學生總結過程中,無形地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歸納、概括和積累經驗的能力,讓他們在課堂中感受到學習成功所帶來的愉悅。例如,針對本次課講授的內容教師可以這樣提問:“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圓面積計算公式,你們還有什么沒有解決的問題?”這時讓學生主動提出疑問,并讓其去解決。”“請大家想想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獲得了什么知識?”通過提問,讓學生回憶并記住數學轉化的思想方法,為學生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探究、歸納總結的實踐能力,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教學目的。
實踐證明,采取并靈活運用以問導學這種教學方法教學,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都能夠被有效地調動起來,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根本改變,由厭惡學習到喜愛學習轉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也明顯提高了很多。筆者將繼續(xù)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使之理論和實踐更加完善,以取得更突出的成效,為教育教學提供更大的參考價值。
(特約編輯 阮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