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淑芳
(河北涿州中學,河北 涿州 072750)
試論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討論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
牛淑芳
(河北涿州中學,河北 涿州 072750)
在新課改的要求中,不僅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具備較強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使他們具備運用知識的各項能力。在這種新的教學要求下,要不斷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促進他們思維的發(fā)展,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增加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對知識進行討論,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還能使他們在傾聽和思考的過程中對問題形成更深層次的見解。在討論過程中,學生之間提出的各種看法使他們共享了知識,同時對他人不同的見解促使了學生質疑精神的形成。
素質教育;討論;能力培養(yǎng);能動性;感悟性;針對性
在新課改的教學過程中,為了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學習課堂,出現(xiàn)了很多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課堂學習方式,在這些方式中,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互動中增加對語文問題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都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在語文課堂中加強討論環(huán)節(jié)具有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對學習投入的精力和時間有時候不能與獲得的成績形成正比,這是由學生的學習方法決定的。一個會學習的人,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會獲得較大的收獲,而不會學習的人,對知識只是死記硬背,那么投入再多的精力也獲得不了很大的收獲。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正確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使他們有效率的進行學習。傳統(tǒng)教學中,一整堂課都是教師在進行講授,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由于思維幾乎不運轉,所以很容易走神,學習的效率不高。在新的教育方式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能真正通過課堂來對知識達到領悟的程度。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語文課堂上加強討論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分析探索的欲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了能把自己的觀點表達清楚,思維會快速運轉。學生在討論環(huán)節(jié),不僅能把自己的觀點和他人進行分享,還學會了傾聽,在思考和傾聽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問題的分析和理解。
在語文課堂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進行討論時可以暢所欲言,在組織自己思維和表達的同時,能把對語文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在討論中,學生通過傾聽其他學生的見解結合自己的思考能形成對所討論問題的新看法,使他們在動態(tài)的學習方式中不斷對問題提出新穎的、獨特的見解。在語文教學中,如果采用教師講解的方式來進行,對學生的思維開拓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限制作用。如果在語文課堂中加強討論環(huán)節(jié),可以使學生在討論中積極思考,使他們擺脫思維的惰性,促進思考的不斷進行,對學生的語文能力是一個有效的提高。
如果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采用教師灌輸?shù)姆绞竭M行教學,學生對學習沒有主動性,不會自覺對知識進行探索。那么他們在進行更高學府進行深造時就會產生嚴重的不適應感,這是因為在大學時期的學習都是學生進行的自主學習。所以,為了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能獲得更好的效果,教師就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意識,使他們在學習中能積極主動,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要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需要不斷地在語文課堂上對他們進行引導,讓他們真正體會到自己作為學習主體的樂趣。在學習中不再受到教師強制性的限制,而是運用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方式對知識進行消化吸收,這種學習方式使他們對學習中獲得的成就感觸更深,能更好地促進他們的學習效率。
1.用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诮虒W中,教師可以運用提問進行引導讓學生進行討論。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我在課堂上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為什么林黛玉進賈府時會處處留心?如果你們到外婆家去是什么心理狀態(tài)?會像林黛玉一樣嗎?林黛玉如此謹慎說明了什么?學生對這幾個問題都表現(xiàn)了積極的態(tài)度,結合自己去外婆家的心情和林黛玉的表現(xiàn),深刻體會到了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對文章的深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利用討論可以得到學生情況的及時反饋。在語文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學生的思想狀況,對他們語文水平的能力有了清楚的認識。在這種不斷了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來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使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更高。這種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的調整,可以為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環(huán)境。
3.利用討論的方式來維護學生的心態(tài)健康。在課堂討論中,增加了學生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機會,通過互相討論,學生可以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同時他們在發(fā)表對問題的看法時,學生學會了尊重他人,做到了認真傾聽,使他們在團結合作中共同進步。在進行課堂討論時,平時比較內向的學生也勇于發(fā)言,通過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能激發(fā)這些學生與他人交流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和別人交流,同時敢于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討論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促進作用,使學生通過討論發(fā)展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和思維思考的廣度和深度。通過進行討論,不僅能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還能激發(fā)學生思維智慧的火花,使他們在思維發(fā)展的同時語文學習的能力也不斷提高。
[1]孫培云.高中語文教育[J].科技教育,2010,(09).
[2]孫正君.淺談語文教育的語感培養(yǎng)[J].中國教育,2009,(11).
[3]陳娟.淺談高中語文新課改與課堂討論的實效性[J].學問(下半月),2009,(05).
[4]張敦水.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構建[J].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2009,(07).
[5]陸榮.如何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09,(07).
G632.0
A
1674-9324(2014)29-01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