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磊
【摘要】本文以杭州某高職院校學生為對象,圍繞高職大學生自尊水平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考察了高職學生自尊水平在既定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從教育工作實際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 自尊水平 人口學變量
一、前言
自尊是一種包含著個體自我認知的價值判斷,是個體對自身價值、重要性、意義和成功的積極情感體驗。它既是自我概念中的重要維度,又是人格中有關自我價值的核心概念,對個體成長的各方面有著重大作用。大學生年輕氣盛,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競爭意識發(fā)展迅猛,并逐漸在意評價和榮譽,有強烈自尊需求。研究表明自尊與心理健康緊密相關,在遭遇挫折時,低自尊者易出現(xiàn)強迫、抑郁、焦慮、偏執(zhí)等不健康心理,對個體發(fā)展產生不利。自尊還影響著大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過低的自尊水平會導致學習的低效。因此關注大學生自尊狀況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和學業(yè)成績的重要視角。
自1999年大學擴招以來,高職教育發(fā)展迅速,高職學生數(shù)量劇增。高職從層次到類型的轉變,是我國產業(yè)轉型升級的需要,這讓高職大學生在社會建設中越發(fā)重要,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生力軍。但高職的社會認同,生源質量,學生心理等問題,卻讓高職大學生成為了特殊群體,因此關注自尊在內的高職大學生心理特征尤為重要。但遺憾的是針對他們自尊水平的調查幾近空白。因此本研究將圍繞高職大學生自尊水平這一內容,結合教育實際展開研究,提出建議。
二、對象與方法
本次研究在杭州某市屬高職院校抽取學生400人,發(fā)放回收問卷得到388份問卷。數(shù)據(jù)采用SPSS for Window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
本次研究量表為采用自尊量表(SES),該量表是國內外常用自尊量表,用于被試關于自我價值和自我接納的總體感受的評定。由10個條目組成,4點量表,總分從10到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三、結果與分析
(一)高職大學生自尊水平得分情況
高職大學生自尊水平得分為31.215±3.936,最小得分14分,最大得分40分。
(二)高職大學生自尊水平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與分析
1.高職大學生自尊水平在性別、學生任職、學生類別上的差異
從t檢驗(表1)可見,自尊方面高職大學生在性別和學生任職上差異顯著,且男生顯著高于女生,學生干部顯著高于非學生干部。但在學生類別(普高生、三校生)上并無顯著差異。從F檢驗(表1)可知,自尊在高職不同年級上有顯著差異。
2.高職大學生自尊水平在年級的事后檢驗
為進一步了解變量間差異,對年級的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表2),大一與大三學生的自尊水平有顯著差異,其中大一學生得分顯著高于大三,但大一和大二,大二和大三間則無顯著差異。
四、結論與討論
(一)高職大學生的自尊水平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研究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高職大學生自尊處于中等偏上水平(量表均值26)。這表明高職大學生擁有相對較足的自信心,可能與目前經濟社會發(fā)展迅速有關。
(二)高職大學生自尊水平在性別、學生任職、年級上有顯著差異,在學生類別上無顯著差異
高職男生自尊得分顯著高于女生,這與相關研究一致。原因可能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家庭常教育女性應當柔弱內斂,對女生期望從小就低于男生,造成她們對自身期許的降低,影響自尊,而且社會中就業(yè)等性別歧視也從一定程度降低了女生的自尊。
學生任職上的自尊差異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干部一方面確實比普通學生優(yōu)秀,自尊水平本身就高,同時人際好、機會多、老師信任、能力鍛煉都正強化了自我評價,提高了自尊水平。
自尊水平的年級差異明顯,尤其是事后檢驗發(fā)現(xiàn)的大三年級自尊水平明顯低于大一的結論與羅晴研究一致。產生原因與大一新生順利考入大學,新鮮感和驕傲感還未褪去,而大三學生則在巨大的就業(yè)、高職偏見、唯學歷論等壓力下四處碰壁,不免會妄自菲薄,導致自尊水平下滑。
此外,此前少有人研究的高職院校特有學生來源類別上,普高生和三校生自尊水平并無明顯差異,這可能跟高職擴招讓本來上不了大學的學生圓夢,他們還處在自信滿滿階段,而普高生在文化課上有優(yōu)勢,三校生在專業(yè)課上有優(yōu)勢,使得雙方的自尊水平區(qū)別不大。
五、建議與對策
(一)改變不當觀念
研究發(fā)現(xiàn),高職大學生中女性自尊低于男性很多時候是受到了傳統(tǒng)的不當觀念的影響。如“有出息不如嫁得好”、“女人的職責是相夫教子”等,這些觀念弱化了她們的自尊。因此教育者要破除這些觀念,如任用有才能女生,正面宣傳優(yōu)秀女學生事跡,樹立榜樣形成良好氛圍。又如就業(yè)中,一些學生總希望坐辦公室賺大錢,累的苦的不干,這種不當觀念使他們四處碰壁,導致懷疑自我,所以加強“先就業(yè)再擇業(yè)”理念宣傳,引導學生設置合適就業(yè)目標,認清高職定位和自身能力定位,對提高自尊水平都有幫助。
(二)依托課外活動
每個人都有自尊需求,渴望成功。研究表明適當?shù)某晒羁梢蕴岣咦宰?。學校教育中要用好課外活動和競賽,一方面給予非學生干部同等展現(xiàn)才華的機會,另一方面活動競賽要控制好次數(shù),設置好難度,多進行團體競賽,讓學生在“跳一跳摘得到”后體會成功的喜悅,以此提高學生自尊。同時在課外可以組織自尊水平較低的同學參加自信心提升的活動,引導他們發(fā)覺自身優(yōu)點,調節(jié)自卑心理,從小事入手為更高目標的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提升他們的自尊。
(三)加強自尊支持
研究中發(fā)現(xiàn)高職大三畢業(yè)生與社會接觸后出現(xiàn)自尊水平降低現(xiàn)象,與就業(yè)過程中碰壁失敗有關,這啟示我們在不同年級段的就業(yè)教育中要融入挫折教育,鼓勵他們勇對現(xiàn)實,并及時提供就業(yè)信息幫他們應對挫折,重拾信心。學校的心理健康機構、黨團組織要及時關愛關注那些低自尊學生群體,給予自尊心理援助,修補提升自信心。最后高職院校加強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的教學改革,提升辦學能力,提高學生技能和競爭實力,用學校的知名度、美譽度給予學生自尊支持。
參考文獻:
[1]王錚芳,劉靜.國內大學生自尊研究綜述.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19):267-268.
[2]汪向東.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82-83.
課題項目:2013年度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校級科研課題(ky201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