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影華
古希臘偉大思想家蘇格拉底曾說過:“健康是人生最為可貴的?!瘪R克思認為“健康是人的第一權利?!痹谡味嘣?,經濟一體化,科學信息化,教育個性化的21世紀,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諸多資料顯示,許多學生的學習和人生之路總是一帆風順的,一旦遇到一丁點挫折,便一蹶不振、萬念俱灰,甚至引發(fā)讓人痛心疾首的血案、慘案。因此,對學生進行正視挫折、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的挫折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我們應讓孩子們直面困難,樹立正確的“挫折觀”
所謂的困難和挫折,在生活中是無處不有,無時不在的。走在路上被石子絆倒了,這是挫折;削筆時用力過猛,筆尖給弄斷了,這也是挫折;吃飯時不小心噎著了,這還是挫折……面對這些挫折,我們該怎么辦?總不能因為摔了一跤就再也不走路了;也不可能因為筆尖斷了,就再也不用鉛筆了;更不可能因為一次的不小心噎著而終身不吃飯了吧?
我十分贊賞《學會看病》里那位母親的做法,她讓生病的兒子獨自上醫(yī)院看病。從情感的角度看,這位母親似乎有點狠心,有點殘忍,她讓生病的兒子現(xiàn)學怎樣看病,無疑是給兒子雪上加霜??蓮淖鳛橐粋€母親要盡到的教育職責來看,她的做法卻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她正是為了對孩子的未來負責,通過讓兒子學習找醫(yī)生看病,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幫助孩子獨立面對生活。
二、我們要調整好心態(tài),掌握好抗挫的方法
從愿望上講,我們誰都不想遇到困境,然而,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有困難和挫折,想躲也躲不過。無論你自怨自艾,還是怒氣沖天,都無助于問題的解決,相反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加被動和無助。何不拿起心理調節(jié)武器,使用心理防御機制,運用好的抗挫方法,與“挫折”一決高下,相信定會從逆境中奮起,從痛苦中解脫,進入灑脫成功的境界,迎來萬紫千紅的春天。就像在地震中為了求生而割掉雙腿的11歲小女孩,縱然地震摧毀的高墻壓住了她的雙腿已讓她痛苦不堪,但在那千鈞一發(fā)之際,遲疑片刻就有可能因余震遭遇更大的危險,她毅然決定割掉雙腿,也因此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三﹑我們還應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能力
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就是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某種受挫情境,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指導他們采取適當?shù)那榫w控制行為,幫助他們身臨其境地運用,克服困難,以獲得成功的有效手段,達到培養(yǎng)耐挫能力的目的。如在課堂教學中,我經常通過畫圖或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其中受挫折的情境,啟發(fā)誘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讓他們自己找出合理的行為方式對待所遇到的挫折,并指導學生在行為上采取一些合理方式,克服挫折所帶來的消極、緊張的情緒和不良行為,讓他們在挫折面前不退縮、不自卑,并積極地克服障礙,從而獲得成功。
總之,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們感受挫折,面對挫折,培養(yǎng)他們的抗挫能力。任何能力的培養(yǎng)都離不開實踐。在實踐中,我們一定要牢記這18字原則:“引導但不強迫,關心但不溺愛,理解但不放任。”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一定的挫折情境,精心設計難度適中的題目,讓孩子們只要努力去做,就能成功。我們要根據(jù)孩子們的能力,不斷調整目標,讓孩子們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理想。在頑強拼搏中,自強不息,愈挫愈勇。在孩子們成功時,不妨潑點冷水;在孩子們遇挫時,又多一點熱情關愛。相信,孩子們在百折不撓的奮斗歷程中,一定能從弱不禁風變得堅忍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