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鋒
一個學美術設計的同學在應聘美編的時,針對我的提問說,平面設計無非就是點、面、線的結合。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雖然看上去很淺顯,但也道出了一個深奧的道理。平面設計是點、面、線的結合,那人生不也就是點和線的連結嗎?
縱觀時下的教育,孩子一出生就面臨著被選擇。先是家長替孩子選擇幼兒園,然后選擇所上小學,再是中學大學,甚至就業(yè)也都被家長替選擇。弄得孩子的受教育到了非拼錢不可的地步。
于是乎,媒體發(fā)出了警示,甚至到了不呼吁教育改革就不可的地步。
事實上,對于孩子,選擇什么樣的教育,古來已久。
遠的不說,單從《三字經(jīng)》來看,就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說的是,孟子很早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孟母就把家搬到了離父親的墓地附近,以自己知道的知識教育孟子。因為周圍是墓地,經(jīng)常有人哭哭叫叫,孟柯也學著那些人。他們走來走去,孟柯也跟著他們。孟母見了,想:“這個居住的地方不是很理想的地方。于是,孟母又一次搬家,搬到集市邊上。因為小販們都想賺錢,拼命招攬生意,孟柯也學著小販們一樣大喊,孟母見了,又想:“這個居住的地方不好?!泵夏赣忠淮伟峒伊耍@次,她搬到了學堂,因為經(jīng)常會有文人來學校作揖拜跪,孟柯就向孟母提出要上學讀書,孟母說:“這才是理想的地方?!?孟柯很貪玩,有一次,他逃學回到家中,孟母生氣地說:“還沒放學,你怎么就回來了?”孟子不敢作聲。孟母生氣地把織布機上的梭子折斷了。孟母說:“梭子斷了,布就不能織了,學習也一樣,日積月累,積少成多,才能獲得成功?!泵献勇犃四赣H的話,從此努力讀書,成為了一個偉人。
這個故事,對于現(xiàn)在的家長,恐怕鮮有人去給孩子講了。但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
事實上,孟母三遷和斷機杼的故事,是在告訴我們,對于每一個人的人生,我們都應該有一個規(guī)劃。
現(xiàn)代家長之所以在孩子一出生就從幼兒園開始進行選擇,除了盲目攀比外,無意中也是在規(guī)劃孩子的一生。
人生的成功,除了后天的教育和成長的環(huán)境,乃至機遇外,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人脈關系。
幼兒園的園友、小學、中學乃至大學的同學,都會成為未來人生成功道路上的幫扶者。問題是如何經(jīng)營好自己這必有的人生資源,則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考慮的問題。
就在我們這期特別報道選定“我們應該要什么樣的教育”時,傳來了一個消息,中山大學歷史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專業(yè)2012級碩士研究生蔡某某在宿舍內(nèi)自縊身亡,而他選擇輕生的原因,是因為不能如期完成論文從而無法按時畢業(yè)。蔡某某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母親至今不能理解,為什么一篇論文可以讓孩子選擇死亡?而據(jù)同學回憶,蔡某某是班上的“學術帝”,人也比較幽默。他擅長引經(jīng)據(jù)典,成績十分優(yōu)異,所以才被保送成為中大歷史系的碩士研究生。一個樂觀開朗的“學術帝”,應該是前程無憂,大好時光等著他的,卻為何走上輕生的道路?
說白了,就是我們大學對學生的心理疏導沒有跟上,使不少學生患上了“畢業(yè)焦慮癥”,因而選擇了自殺。
教育部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yè)生規(guī)模將達727萬人,比2013年再增28萬人。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推出的“2014年應屆本科畢業(yè)生就業(yè)觀調(diào)查”顯示,在476名受訪的應屆畢業(yè)生中,52.3%的受訪者認為就業(yè)形勢嚴峻,工作不好找。
蔡某之所以因為完不成論文而選擇自殺,就是因為,完不成論文就不能畢業(yè),畢業(yè)不了就不能就業(yè),而就業(yè)又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于是乎,“畢業(yè)焦慮”、“就業(yè)焦慮”就成了即將踏入社會的莘莘學子們最大的敵手。
詩人柳青曾經(jīng)說過,人生的道路雖漫長,但關鍵的往往只有幾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北京大學考察時說,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yǎng)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的確,人生就那么幾個點,如何規(guī)劃好那幾個點,用一條成功的線把各個點連結起來,則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
endprint
時代青年·視點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