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志堅
2014年2月,在俄羅斯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決賽中,20歲的范可新在孤軍奮戰(zhàn)的情況下,超越韓國“天才少女”沈石溪,第二個沖過了終點線,奠定了她在中國短道速滑新生代領(lǐng)軍人物的地位。一時間,掌聲與喝彩聲包圍了她。榮耀的背后,她貧寒的家境及十幾年的艱辛付出,也讓很多人感到震驚——
一貧如洗,
鞋匠家出了個短道速滑天才
范可新出生于1993年9月19日,父親范士忠患有小兒麻痹后遺癥,母親聶桂玲身體也不太好,一家人早年在黑龍江省勃利縣雙河鎮(zhèn)居住。2000年,因為做生意失敗,范家的全部家當只剩下300多元,為維持生計,一家人遷居七臺河市。范士忠夫妻倆在鐵西監(jiān)獄附近開了一家修鞋鋪,兼修自行車,一家人吃住全都在一間不足6平方米的小鐵皮房里,上廁所要跑到幾百米外的免費公廁。
那段時間,因為經(jīng)濟拮據(jù),家里吃了半年多的稀粥咸菜。也因為家里窮,小可新只能穿哥哥的舊衣服。一天,聶桂玲在垃圾箱里撿了一塊黑色帶紅花的大絨布,給范可新做了一條褲子,把女兒樂得滿面笑容。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看到父母為了生活起早貪黑地忙碌,懂事的小可新每次放學(xué),都要繞道回家,一路上撿些廢紙殼、塑料瓶,變賣后用來購買學(xué)習(xí)用品。
看到別的孩子都上特長班,聶桂玲征求女兒的意見,問她喜歡學(xué)什么,小可新指著她家對面的小鳳凰舞蹈學(xué)校,說她喜歡跳舞??蓻]想到,到舞蹈學(xué)校學(xué)習(xí)才兩周,小可新就再也不去上課了,理由是壓腿太疼受不了。聶桂玲當時也沒多想,直到日后她才明白真相:原來,舞蹈班每月要收100元的學(xué)費和100元的表演服裝費,而當時范家每月交130元的房租都困難,有時還得找人借錢??粗改父鷦e人借錢時低聲下氣的樣子,懂事的小可新實在不想再為難父母了。
小可新離開舞蹈學(xué)校后,聶桂玲每天早晨都帶她到體育場附近跑步。小可新8歲那年秋天,附近一家大酒店舉行員工運動會,去看熱鬧的小可新和一幫大人賽跑,居然得了冠軍,飯店老板獎勵了她一床被單。鄰居郭阿姨看小可新身體素質(zhì)這么好,建議聶桂玲:“你家孩子身體條件挺好,現(xiàn)在滑冰隊在招人,不如帶孩子去試試吧!”
就這樣,小可新被知名教練馬慶忠相中。在馬慶忠眼里,小可新雖然瘦弱,但協(xié)調(diào)性好,速度感與爆發(fā)力極強,是一棵難得的好苗子。
當時小可新以為,練滑冰不用花錢。其實她不知道,這個項目的前期投入很大,除了每年5000元的學(xué)費,每兩年還要更換一雙腳型冰鞋,費用高達5000多元,加上伙食費等,一年就得1萬多元。
1萬多元對于每月收入不過千元的范家來說,是一筆巨款,如何才能幫孩子圓夢?就在一家人一籌莫展的時候,馬教練把別人用過的一雙舊冰鞋買了下來,無償送給了小可新。這個舉動讓一家人感動不已,媽媽叮囑小可新,一定不能辜負教練的一番苦心。
七臺河市是一個礦區(qū),沒有室內(nèi)冰場,孩子們只能在一塊室外場地上訓(xùn)練,每天凌晨4點就要準時上冰。由于范士忠身體不好,接送孩子的重擔(dān)落在了聶桂玲身上,每天她都要把女兒從夢中叫醒,自己先洗臉梳頭,再給女兒梳洗打扮。每次小可新都睡眼蒙眬,直到出門遇到冷風(fēng)才能睜開眼睛。后來,聶桂玲為了讓女兒多睡一會兒,干脆領(lǐng)她去理發(fā)店剪成了短發(fā),一來節(jié)約時間,二來也能省錢。
每天,娘兒倆都是最先到達訓(xùn)練場的。小可新牢牢記住了父母的叮嚀,別人滑30圈,她就滑40圈。由于冰鞋不合腳,加上超負荷訓(xùn)練,小可新的雙腳很快就被磨破了。但她怕父母知道后不讓她訓(xùn)練,一直瞞著,每天睡覺都穿著襪子。久而久之,磨破的傷口化膿了。媽媽發(fā)現(xiàn)后,一邊給她搽藥水一邊掉眼淚,勸她受不了就別練了。誰知道小可新臉一揚說:“我就怕你們知道了不讓我練,才不敢告訴你們。媽媽你就讓我練吧!”
看到女兒這么要強,聶桂玲又感動又欣慰,對女兒照顧得更加精心。每天早晨,女兒在冰上奮力滑行,媽媽為了抵御嚴寒在體育場外一圈一圈地慢跑。到了晚上,女兒睡熟了,聶桂玲還要用土豆片貼在女兒淤青的腿上幫她消腫。
一門心思,
埋頭苦練成為重點隊員
練習(xí)短道速滑,體力消耗非常大。為了給女兒增加營養(yǎng),聶桂玲在體育場附近的鮮奶館給女兒訂了早餐,一碗鮮奶1.5元,一塊蛋糕0.5元。有一次,鮮奶館沒有開門,聶桂玲便領(lǐng)著女兒去附近的一家超市買面包,結(jié)果不小心把超市的門玻璃推碎了。幾經(jīng)協(xié)商,最終還是賠了人家50元錢。對有的人來說,50元可能不算什么,但對聶桂玲來說卻需要夫妻倆省吃儉用很多天才能攢下來。聶桂玲為自己的失手感到分外難過。餓著肚子的小可新反倒安慰母親:“媽媽,您別上火,往后我不吃蛋糕不喝鮮奶了?!睆哪且院?,不管媽媽怎么勸,小可新再沒進過鮮奶館。
訓(xùn)練很艱苦,每天都要摔五六十個跟頭,一年下來,小可新的膝蓋上不知多少次磕破、結(jié)痂,幾乎常年有傷??吹降茏尤绱伺Γ叹汃R慶忠心疼不已,總是變著法子幫助小可新,訓(xùn)練完畢經(jīng)常塞給她一些好吃的,到了春節(jié)還會從自己的工資里拿出200元塞給聶桂玲,說是小可新成績出色發(fā)的獎金。
師徒二人一個耐心教一個苦心練,小可新的成績穩(wěn)步提升。2005年7月,七臺河市有名的滑冰教練孟慶余要選拔小隊員。小可新知道這次選拔意味著什么,因此表現(xiàn)得分外賣力,百米跑、三級跳,她順利通過了一關(guān)又一關(guān)??烧l知道,最后測試立定跳遠時,也許是太急于表現(xiàn),她差了1厘米沒有過關(guān)。小可新哭了,她告訴媽媽自己明明過線了,是測試老師的尺子沒量準?!耙窃俳o我一次機會,我準能過關(guān)?!?/p>
看到小可新不服輸?shù)臉幼?,孟慶余教練樂了:“那個小孩叫啥名字來著?你別哭了,我再給你一次機會?!毙】尚码S后的一跳,超過了標準線2厘米。小可新破涕為笑:“您瞅瞅,我原來就夠了,給我測錯了。”孟教練哈哈大笑:“行,你過關(guān)了,來吧!”
十來歲的小可新已經(jīng)懂得了珍惜機會并且牢牢地把握住,這關(guān)鍵的一跳,讓她以第5名的成績順利過關(guān),邁出了人生的關(guān)鍵一步。
當時,七臺河短道速滑培養(yǎng)共分兩套班子:一個是基礎(chǔ)班,在七臺河;重點班由孟慶余教練負責(zé),常年在哈爾濱訓(xùn)練,十多個孩子擠在地下車庫里,借用的是市體校的冰場。因為白天的冰場得先供市體校的運動員訓(xùn)練,小可新和同伴們只能練午夜冰,每天凌晨兩三點就被叫起來訓(xùn)練。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讓很多同來的孩子打起了退堂鼓,小可新卻苦中作樂,說:“管吃管住,而且上廁所不要錢了?!?/p>
出色的速度、超強的爆發(fā)力,加上懂事又肯吃苦,小可新很快成了孟慶余教練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每次訓(xùn)練,別人彎道減速,孟教練要求她加速;別人調(diào)整減量,孟教練偏偏給她加量。正所謂“一分付出,一分回報”,2005年,就在小可新進隊當年舉行的全國小學(xué)生短道速滑比賽中,她一連拿了3項冠軍。
2006年,13歲的小可新受到了黑龍江省隊主教練伊敏的關(guān)注,被抽調(diào)到黑龍江省體校冰雪分校。在伊敏的精心調(diào)教下,小可新的成績有了大幅度提高,并在隨后的全國達標賽上脫穎而出。
然而,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小可新卻經(jīng)歷了猶如過山車一般的大喜大悲,既體驗了面臨退役的絕望與無助,也感受到了人世間最溫情的關(guān)懷與扶助。
那時,小可新經(jīng)常感到頭暈?zāi)垦!喩頍o力,因為害怕耽誤訓(xùn)練,小姑娘總是咬牙強撐著。直到再也堅持不住,她才去醫(yī)院進行了系統(tǒng)檢查,結(jié)果猶如晴天霹靂:青春期運動性貧血,血色素含量只有7~8克,而一般人至少11克以上。
患了貧血,需要時間來靜養(yǎng)調(diào)理,因此對于一名需要大運動量訓(xùn)練的運動員來說,得了這個病就等于宣告運動生涯終結(jié)。
這時,國家隊下調(diào)名單中已經(jīng)有了范可新的名字。原本以為自己會追隨著楊揚和王濛的腳步,從七臺河走到哈爾濱再走到國家隊,最終去參加世錦賽、奧運會,如今因為身體原因,以前的所有努力都要歸零了,小可新躲在廁所里哭了。
幸好,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馬慶忠教練向她伸出了援手。馬教練首先安慰小可新的父母:“大哥、大嫂,你們別上火,練不練回頭再說,給孩子治病要緊?!?/p>
隨后,馬教練籌措了1萬多元錢,帶小可新進行了系統(tǒng)的治療。
出院后,小可新回家休養(yǎng)。為了保證女兒的營養(yǎng),聶桂玲想了很多辦法,不放心的馬慶忠教練甚至特地把小可新接到家中,和妻子每天換著花樣為她增加營養(yǎng),不是煮大棗水,就是熬雞湯、骨頭湯。
一馬當先,
志存高遠蟬聯(lián)世界冠軍
2008年末,身體已經(jīng)完全康復(fù)的范可新,正式進入黑龍江省短道速滑隊。2010年10月,范可新進入國家隊,一周后就參加了世界杯分站賽的比賽。在世界杯魁北克站她奪得銅牌,接下來又在長春站和上海站分別獲得銅牌和3000米接力金牌,成為新科世界冠軍。
2011年3月,短道速滑單項世錦賽在英國謝菲爾德舉行。范可新出國比賽前給母親打了個電話:“媽媽,我一定好好比賽,拿個好成績當禮物送給您?!?/p>
從3月10日到13日,短道速滑500米從預(yù)賽開始直到?jīng)Q賽,在東北的邊陲小城七臺河,位于桃山區(qū)奮斗路上的一戶人家始終亮著燈,他們就是范可新的父母。連續(xù)3天,他們每天10點準時守在電視機前,為女兒和中國隊加油。
3月13日,當17歲的范可新以44秒620的成績獲得500米冠軍時,聶桂玲激動地跳了起來,竟然一把抱起了丈夫。
范可新對父母的承諾果然沒有食言。此時距離她進入國家隊還不到5個月,一個世錦賽冠軍頭銜,既是對范可新拼搏進取的肯定,也給父母的心頭又點亮一盞希望之燈。
2012年1月15日,18歲的范可新憑借一系列驕人的戰(zhàn)績,獲得了安踏2011CCTV體壇風(fēng)云人物年度最佳新人獎。
2012年3月10日,上海世界短道速滑錦標賽女子500米的較量中,范可新在小組賽中一直保持第一,孤軍闖入決賽后,以44秒438的成績再次奪冠,成為第3位蟬聯(lián)500米世錦賽冠軍的選手,前兩位是大名鼎鼎的大楊揚和王濛。
范可新再也不是那個因為交不出訓(xùn)練費而犯愁的丑小鴨,當年初出茅廬的冰壇小將成了名揚天下的世界冠軍。但身份的改變,并沒有改變范可新那顆永遠淡定低調(diào)的平常心。她始終牢記著父母的叮囑:“沒有教練以及好心人的幫助,就沒有你這個世界冠軍。”
范可新首先想到的是陪伴自己一路前行的啟蒙教練馬慶忠、省隊教練伊敏,想到的是曾經(jīng)向她家伸出援手的鄰居們,還有因為意外離世的孟慶余教練。每次回家鄉(xiāng),她都要先去探望各位恩人,最后才回家看望父母。
隨著經(jīng)濟條件的改善,懂事的范可新還竭盡所能地幫助那些依舊滑行在夢想之路上的師弟師妹們。每次更換新冰鞋,她總是將替換下來的舊冰鞋仔細擦拭干凈,細心地包裹起來,然后交給馬慶忠教練,委托他送給那些沒有冰鞋的孩子們。每次馬教練都說:“你家也不容易,這冰鞋哪有便宜的,要不你適當收點錢吧!”每每此時,范可新總是一口回絕:“教練這可不行,看到這些孩子,就能想到我小時候,我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幫助才走到今天,我也要盡可能地為別人做點事情?!?/p>
2012年3月20日,剛剛在短道速滑世錦賽500米衛(wèi)冕的范可新回到七臺河市,她此行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10雙冰鞋,她要把這10雙冰鞋捐贈給10名家境貧困的小短道速滑運動員。這些冰鞋價值2.3萬元,是范可新從自己的訓(xùn)練補貼中省吃儉用一點一點節(jié)省下來的。
范可新還不忘給小運動員們鼓勁:“親愛的弟弟妹妹們,今天我給你們贈送冰鞋,是希望你們能堅定自己的信念,在滑冰場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p>
2014年2月10日,索契冬奧會短道速滑拉開帷幕,擔(dān)負沖金任務(wù)的中國短道速滑隊卻突遇變故,人們廣為看好的名將王濛在出征前夕意外骨折,500米世界排名第二的范可新承擔(dān)起了捍衛(wèi)中國短道速滑隊榮譽的重擔(dān)。
誰料想,在2月13日進行的500米半決賽中,預(yù)賽排名第一的范可新摔倒無緣決賽。而在3000米接力賽中,第二個沖過終點的中國隊因為犯規(guī)被取消成績。就在很多網(wǎng)友因此認為范可新不堪重用的時候,2月22日,重整旗鼓的她在副項1000米中孤軍闖入決賽,面對兩名韓國選手的夾擊,她不畏強敵,一舉超越“天才少女”沈石溪,緊隨樸勝義之后第二個沖過了終點線。年僅20歲的范可新不僅戰(zhàn)勝了對手,更戰(zhàn)勝了自己的心魔。
人們常說,風(fēng)雨過后現(xiàn)彩虹。從世界杯冠軍到蟬聯(lián)世錦賽冠軍,再到獲得冬奧會亞軍,范可新一步一個腳印,突破艱難險阻,不僅兌現(xiàn)了對父母和教練的承諾,也給貧寒的家庭增添了無限榮耀。而對她本人來說,未來的成績更令人期待。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