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蘇
摘 要:根據參與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以及指導農民開展綜合利用經驗,總結出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使用和綜合利用技術,僅供農戶參考。
關鍵詞:農村;戶用沼氣;建設;使用;綜合利用
中圖分類號 S21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1-96-02
沼氣是將人畜糞便、作物秸稈、雜草、有機垃圾等為原料,在密閉沼氣池中發(fā)酵而產生的混合氣體,主要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氣、一氧化碳、硫化氫、氧氣等,其中甲烷含量為60%左右。沼氣的熱值是21 493kJ/m3,是一種高品位優(yōu)質氣體燃料。2003年以來,寧國市大力發(fā)展農村沼氣事業(yè),至2013年底,共建戶用沼氣池1.41萬口,聯(lián)戶沼氣池20口,大型沼氣池3座,年產沼氣440萬m3,節(jié)約柴薪近2萬t、節(jié)電132萬kW時,折合節(jié)約燃料費385萬元左右;并為農田提供了大量的優(yōu)質有機肥,戶均年增效1 200元以上。發(fā)展農村戶用沼氣既解決了農民生活用能,又保護了森林資源,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生態(tài)和社會效益。筆者現(xiàn)將寧國市戶用沼氣池建設使用和綜合利用技術總結如下。
1 戶用沼氣池建設技術
1.1 沼氣池設計與構造 寧國市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類型以水壓式沼氣池為主,多采用“矮壁圓柱削球殼蓋形”的設計。一般6~8m3沼氣池主要設計規(guī)格為:埋置深度2.14~2.24m,池內直徑2.4~2.7m,池墻高1~1.2m,削球形池蓋曲率半徑1.74~1.96m,削球形池底曲率半徑0.48~0.54m,出料間長l~1.2m,寬0.8~1m。其構造配套部份有進料間、進料口、出料間(亦稱水壓箱);池體部份有拱蓋、池墻、池底、活動蓋所形成的發(fā)酵間和氣箱、導氣管。
1.2 沼氣池建造 一般5口人左右的家庭建一個6~8m3水壓式沼氣池即可。為做到沼氣池進料經常化,確保沼氣池正常運轉,戶用沼氣池建設要以“三結合”池為主,也就是將沼氣池的進料間與豬圈、廁所建在一起,互相連通,使人畜糞便隨時流入沼氣池,達到能經常進料的目的。
1.3 沼氣池建設材料要求 沼氣池建設材料,水泥必須是標號425#或525#,石子可用河卵石或碎石,粒徑為0.5~2cm,混凝土一般用100號或150號,其水泥、砂子與石子之比為1∶3∶5或1∶2∶4。沼氣池建成后,對池體及進料間、出料口要用細沙水泥混凝土粉刷,最后用純水泥漿粉刷,并用“三合土”封嚴池蓋,防止漏氣、漏水,這是建設合格沼氣池的關鍵。
2 沼氣池管理及維護技術
2.1 日常管理 “三分建池,七分管理”,良好的日常管理是沼氣池正常運轉的關鍵,也是沼氣池管理使用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其重點是要做到沼氣池進出料經常化,攪拌發(fā)酵液經常化,測定和調節(jié)發(fā)酵液pH值經?;?,控制好沼氣池內發(fā)酵原料的碳氮比和濃度。冬季要及時采取保暖措施,并經常檢查池蓋、管道、開關是否跑氣,以便及時維修。
2.2 安全使用措施 沼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在密閉狀態(tài)下,當空氣中沼氣含量達到10%~15%時,只要遇到火種,就會引起爆炸。因此,沼氣的安全使用顯得至關重要。在選用沼氣灶具時,要選用通過農業(yè)部招標的優(yōu)質沼氣用具;使用沼氣灶具前,應認真閱讀使用說明,規(guī)范操作;沼氣用具要遠離易燃物品,以免引起火災;點火或燃燒時要注意安全,特別要常檢查輸氣系統(tǒng)是否漏氣和暢通。若有漏氣,應及時采取措施使空氣流通,充分換氣后才能點火;若發(fā)生導氣管道堵塞須馬上清理。平常注意及時清理燈、灶具上的雜物,保持灶具、燈具清潔。
2.3 注意事項 在原料發(fā)酵期間,嚴禁在沼氣池頂部導氣管上直接點火、試火,以免發(fā)生回火,引起爆炸,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在清除沼氣池內的沉渣或檢查、維修沼氣池時,應先打開活動蓋使池內充分通風數天(或向池內鼓風),人才可進池;檢查和維修人員嚴禁使用明火入池,以免引燃池內的殘余沼氣,發(fā)生傷亡事故。室外管道應深埋地下,防治老鼠或人為破壞,對暴露部分采取防曬保護措施,延長使用壽命,以免管道風化,引起漏氣。經常檢查各管道、接口、用具是否密封、損壞、老化、堵塞,若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檢修。
3 綜合利用技術
隨著寧國市生態(tài)農業(yè)的高效循環(huán)發(fā)展,沼液、沼渣已廣泛應用有機稻種植生產,取得了可觀的經濟和生態(tài)效益。
3.1 沼液浸稻種 選擇正常運行并產氣使用2個月以上的沼氣池,在浸種前1~2d,將出料間沼液攪動,清除浮渣;如用容器浸種,將容器清洗干凈,將沼液用紗網過濾容器內。選擇透水性好的編織袋或布袋,將翻曬1~2d的種子裝入,每袋裝種子15~25kg,并留出1/3的袋容,扎緊袋口。用繩子一端系袋口,一端固定在池邊,使種子處于沼液中;在容器中進行浸種的,需將沼液淹沒種子,浸種期間應注意透氣和攪拌。寧國市一季雜交稻應采用間隙、日浸夜露方式浸種,即在沼液中浸6~8h,露4~6h,再浸6~8h,露4~6h,如此在沼液中浸足24h后清洗干凈,改用清水進行浸種12h,然后在清水中淘洗干凈,按常規(guī)方法催芽、播種。
3.2 沼渣作水稻基肥和追肥 本田用沼渣作基肥在水稻移栽前1~2d,清理沼氣池,獲取池底沼肥,每667m2將沼渣2 000~2 500kg均勻施入田面,然后通過犁耙翻入土中耙入泥內,使肥、泥充分融合即可插秧;沼肥作追肥在水稻移栽后返青期(栽后3~5d),結合田管每667m2施用沼肥500kg,并保持田面3cm左右的淺水層。插后25d左右每667m2再追施沼肥1 000kg,以滿足水稻正常生長所需要養(yǎng)分。
3.3 沼液噴施水稻葉面 沼液是一種養(yǎng)分含量相當豐富的速效水肥,其吸收快,利用率高。一般在水稻育秧一葉一心期后(每7d噴施一次)和水稻初穗期、灌漿期、齊穗期(各噴施一次)按1份沼液(澄清過濾,以防堵塞噴霧器)加1份清水的沼液進行葉面噴施,每667m2噴施量50kg左右,有較好的肥效。特別是秧苗移栽前3d用凈沼液噴施一次,噴后用清水洗苗1~2次,不但利于秧苗栽后返青,而且可以控制水稻生長前期病蟲害。
3.4 沼液防治水稻病蟲害 利用沼液對農作物進行上噴下施,能有效地減少病原菌和蟲害的危害,并對病原菌和蟲害的傳播感染途徑起到了堵塞的作用。因為在使用過沼液沼渣的植株周圍土壤中,會產生甲烷、乙烯等揮發(fā)性氣體形成的厭氧微點保護圈,同時,沼液中的膠質類物質,能在農作物的莖稈、枝葉等處形成一層膠類膜,可防御病蟲害對農作物的侵入。
沼液防治病蟲害的辦法主要是施用沼肥和直接噴灑沼液,在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初發(fā)期,葉面追施沼液,每7~10d噴施一次,連噴3次,對水稻螟蟲、稻飛虱等害蟲的防治,可取過濾后的沼液原液按1∶1兌水噴施,可得到較好的防治效果。重點推廣在破口前7~10d,結合使用生物制劑預防水稻穗期病害。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