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煥菁
(中國地質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湖北武漢430074)
《江南style》走紅現(xiàn)象對中小學生音樂課堂的啟示
康煥菁
(中國地質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湖北武漢430074)
本文旨在通過歌曲《江南style》的走紅現(xiàn)象剖析流行音樂對中小學生的影響以及由此引申出中小學生音樂教師應如何看待流行音樂這個議題。本文希望以《江南style》的走紅現(xiàn)象作為始發(fā)點,由點及面詮釋流行音樂對中小學生的影響,希望本文能引發(fā)中小學音樂教室們對流行音樂的反思,獲得有益于音樂課堂教學的啟示。
流行音樂;中小學音樂教育;啟示
回首2012最紅火的流行歌曲,非屬《江南style》不可。大家都在學習,模仿“騎馬舞”,地球村的每一個角落都上演著鳥叔神話。那么,作為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者的你,有沒有嗅到這一流行時尚的訊息呢?有沒有思考過《江南style》的大紫大紅會給我們的音樂課堂帶來些什么影響呢?該流行曲的視頻在youtube網(wǎng)站上突破歷史的點擊率12億次,成為該網(wǎng)站史上觀看次數(shù)最多的視頻。這一現(xiàn)象不得不又一次激起了音樂教育者對流行音樂之余中小學生音樂課堂影響的思考。
“所謂流行音樂,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并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后世的器樂曲和歌曲。”音樂之所以能為人類神經(jīng)的伊甸園,其體現(xiàn)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而現(xiàn)代化的人更需要具備崇高素質的音樂審美素質以尋求精神上的愉悅和心靈上的慰藉。韓國聯(lián)合通訊社指出,《江南style》61.6%的觀看者為男性,而年齡介于13至17歲的人組成了最大觀看群眾。由此可見,流行音樂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個性塑造和審美情趣的養(yǎng)成。
貝內特,雷默曾經(jīng)說過:“音樂意味著一個人在參與音樂時體驗到的任何東西。音樂教育就是要熏陶人們的錢潛能,得到更深刻,更廣泛,更重要的音樂意義?!奔热晃覀儾豢赡芮袛鄬W生們與流行音樂接觸的空氣,那么我們就應該利用好流行音樂把這把雙刃劍,乘著大眾媒體宣傳的東風,在我們的音樂課堂上,樂用,善用,慎用,巧用各種流行音樂素材。
(一)樂用流音素材
音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塑造教育者與時代共呼吸的心靈和充滿濃厚的文化意愿,從而使其所運用的音樂符號和表達手段滲透著文化意識和時代精神,使其音樂成為一種深邃和輝煌的文化精神外顯。這也對音樂教師們提出了終生學習的要求,音樂老師們必須與學生同樂,聽學生所聽,再作為高一屆的選送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學生喜愛的,健康的流行音樂帶進課堂。
(二)善用流音素材
對于學生來說,熟悉的流行音樂旋律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把握未知的音樂知識。星海學院的黃沙玫老師也在其示范課上選用了當時韓國流行歌曲《Gee》作為課前的熱身音樂,要求聽到歌曲不同主題旋律時變換不同動作,訓練學生音樂聽覺的敏感度。在2011年李坦娜教授的奧爾夫教學法示范課上,李老師就選取了流行可取《吉祥三寶》作為教學素材,輔以生動有趣的律動活動,講解歌曲的三部曲式結構,把相對而生硬難啃的樂理照顧知識輕松地輸送到每個人腦中,并且經(jīng)久不忘。
(三)慎用流音素材
加拿大一項關于兒童對流行音樂偏好選擇的研究[4]曾經(jīng)指出,絕大部分的流行歌曲中含有暴力,色情的歌詞內容。而這些易于攝取的流行歌曲又無時不影響著處于成長發(fā)育期的中小學生們的個性塑造和審美體驗。兒童對歌詞的理解認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加深入,清晰的,如果中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上對流行音樂避而不談,孩子們對流行音樂從小缺乏科學健康地引導規(guī)范,沒有養(yǎng)成思辯式的鑒賞習慣,好的壞的全盤照收,難免一些青少年會“誤入歧途”,盲目地追求良莠不齊的流行音樂,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因此,中小學音樂教師要對此有清醒的認識,要用思辯的思維方式運用流行音樂素材。
(四)巧用流音素材
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必須雙管齊下:教材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老師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辦法總有的,關鍵是看愿不愿意去想,愿不愿意去實踐,實踐出真知。如講解莫扎特《第四十號交響曲》的時候就可以用S·H·E的歌曲《不想長大》作為導入:教授中國民歌時可以結合周杰倫的歌曲《本草綱目》和宋祖英《辣妹子》做比較;在介紹地方戲劇唱腔的時候,是否也可以引用王力宏的《花田錯》,信樂團的《one night in北京》等等歌曲做引導線等等,這些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關鍵就看任課教師如何用好用巧這些素材。如果能夠將流行音樂的素材巧妙地和教材內容相結合,不但能拉近古今音樂作品的時空差距,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江南style》的走紅又一次證明了流行音樂的影響力,給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者帶來了的積極啟示: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積累,手機適合的素材,流行音樂做一把雙刃劍必能為我所用,助我音樂課堂一臂之力。讓學生更樂于學習音樂,更喜歡音樂學習!
[1]江南style.百度百科.
[2]流行音樂.百度百科.
[3]貝內特·雷默著.熊蕾譯.音樂教育的哲學.人民音樂出版社,2011.
[4]郭聲鍵.音樂教育論.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J605
A
1005-5312(2014)17-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