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武則天與益母草
相傳武則天不僅天生麗質,而且極善美容之術,80歲高齡仍保持著美麗的容顏。歐陽修在《新唐書》中曾這樣評價武則天:“太后雖春秋高,善自涂澤,雖左右不悟其衰?!?/p>
武后駐顏何法?據(jù)傳,武則天曾使用過一個“仙人秘之,千金不傳”的美容方。當時,這一宮廷秘方十分保密,待她去世千年后,才逐漸流傳到民間,先被《新修本草》所收錄,后被《外臺秘要》等書轉載。其實,這個美容方并不神秘。據(jù)唐代醫(yī)學家王燾著的《外臺秘要》所載“武后留顏方”可知,留顏方是用益母草燒灰精制而成的。據(jù)云:“初將此藥洗面覺皮膚光滑,顏色光澤。經(jīng)十日許,特異于尋常,如經(jīng)年久用之,朝暮不絕,年四五十婦女,如十五女子。”可謂奇效。于是,這種留顏方流傳也越來越廣。
“天后煉益母草面方”的調劑和使用方法并不復雜,據(jù)《新修本草》中記述:五月初五采根苗完整的益母草,曬干,再作一個爐子,四面開口,上下置火。將益母草搗細,取面和水成團,如雞蛋大,放在爐火中央。用大火燒一頓飯的功夫,便熄滅大火,用小火文燒,但不要讓火熄滅。研磨后的粉末每天拿來洗面即可。
李時珍《本草綱目》也稱,益母草是用來駐顏的藥,可令人容顏光澤,除粉刺外,還治婦女孕前產(chǎn)后諸多疾病及一些危難病癥。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益母草中含的益母草堿、水蘇堿、月桂酸及油酸等物質,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使皮膚得到充分營養(yǎng),變得潔白潤澤。
1.除“痘”膏
制法:用益母草500克,切成細段,曬干后,燒成灰。再用醋調成丸子,火燒呈通體紅,如此反復7次,再研細過篩,用蜂蜜調勻,制成丸,存放于瓷器中。
服用:每天飯后服一粒。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治療雀斑、黑斑、黃褐斑等。
2.治粉刺粥
制法:先將益母草50克、蘇木、桃仁各9克切碎,加水適量,煎30分鐘,去渣取汁,將藥汁與100克黑豆加水適量煮熟后,再放入粳米和水煮粥,粥爛時,加入紅糖少許調服。
服用:早、中、晚各服1小碗,隔日服1劑。
3.活血養(yǎng)顏湯
制法:雞蛋4只煮熟去殼,將益母草30克,桑寄生30克洗凈,然后把熟雞蛋、益母草和桑寄生放進鍋內(nèi),用文火煮沸,半小時后,放入冰糖,煲至冰糖溶化。
服用:除去湯中的益母草和桑寄生,吃蛋飲湯。此方補肝養(yǎng)血,婦女宜于在經(jīng)前、經(jīng)后飲用,效果更佳,也可用鵪鶉蛋代替雞蛋,效果相同。
●潮汕的益母草飲食文化
潮汕人吃益母草的風氣極其旺盛。產(chǎn)后的婦女,不管順產(chǎn)還是橫生,有無淤血疼痛或月經(jīng)不調,按習俗都是要煮食益母草的。奇怪的是,不僅產(chǎn)育的婦女要吃,男人孩子也都爭著吃。只是吃的都是鮮嫩的益母草幼苗,吃法也不同于本草書籍的記載。一句話,潮汕人讓本來是野生的益母草“從良”了,將它們完全當成家蔬來種植和食用。
潮陽東山是潮地的風景名勝,東山的益母草,以鮮嫩無澀著稱,與仙城的韭菜和金玉的三棱橄欖一樣,都是潮汕的名優(yōu)特產(chǎn)。東山益母草相傳已有二百年的種植歷史,在這里,有端午節(jié)食用益母草湯的古老習俗,而且吃法比較獨特。通常的做法是去掉根頭部分后與豬肉或豬雜同煮。煮的時間極短,潮菜烹飪術語叫“生捉”,恍似白灼,無論精肉、豬肝或腎,都以剛熟為度,菜蔬也務求保持顏色的青翠和滋味的清鮮。然而潮陽的傳統(tǒng)做法,卻是將益母草與搗碎后的花生仁同煮。這種食法,聞起來油香四溢,咀嚼起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食用益母草,可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改善血液流動性,去瘀活血,調理血氣等。益母草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抗氧化、抗疲勞、增強免疫細胞活力,同時,它還可以預防心臟病、虛弱性疾病、消化性疾病等。
益母草營養(yǎng)分析:益母草嫩莖葉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
天壇的古建筑物,可以說是世界聞名的。這不用多說了,單說天壇里有一種奇怪的草:嫩芽可以當菜吃,叫做“龍須菜”;長大了、成熟了,可以用莖子、葉子熬藥,是治婦女病的一種有效藥,叫做“益母草”,熬出來的藥叫“益母膏”;種子也是婦科藥,叫做“茺蔚子”。關于天壇的益母草,民間有許多傳說。民國以前,天壇里還住著幾家賣“益母膏”的藥店,民國以后,才遷出天壇。
自古以來民間就有種說法,益母草是專為女人而生的草,這一點也不過分?!侗静菥V目》載:“此草及子皆茺盛密蔚,故名茺蔚,其功宜于婦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草之稱?!币婺覆菥哂腥ヰ錾隆⒒钛{經(jīng)的功效,歷來被視為“婦科經(jīng)、產(chǎn)要藥”。因而,益母草還有個坤草的別稱。
怎么挑選益母草茶?
在這個偏愛花茶的年代,益母草也被制成花茶來到了我們的生活中,并且因為服用便利而受到很多女性的歡迎,那大家知道這種被制成茶的益母草該怎樣挑選嗎?什么又是優(yōu)質的益母草茶的標志呢?
外形
雖然從外形上分辨優(yōu)質益母草茶有些勉強,但有些外形上的東西還是不得不看的。比如整齊度,通常優(yōu)質益母草茶的大小相近,都很均勻;劣質的則會大小不一,有時還會出現(xiàn)不屬于益母草茶的雜質。
顏色
益母草茶的顏色以綠色為主,有時在莖桿處會有白色出現(xiàn),但由于經(jīng)過人工加工,優(yōu)質益母草茶的綠色看起來不會那么鮮艷,而是有些發(fā)暗。所以在選擇時,應避免那些顏色太過鮮艷的益母草茶。
干燥度
干燥度和茶葉的品質關系很大。優(yōu)質益母草茶一定是非常干燥的。
茶香
優(yōu)質益母草茶的味道是純天然的花草香味,香氣清幽、持久;劣質的益母草茶會出現(xiàn)一些不知名的怪味,或是一些人工香味,而且這種香味,在經(jīng)過熱水浸泡后,很快就會消失。所以在飲用益母草茶時,注意下香氣保持的時間吧!
●益母草的藥用
益母草能美顏,藥用價值也極高,益母草以全草和果實入藥。中醫(yī)認為,全草性味苦、辛、微寒;有調經(jīng)活血、祛瘀生新、利尿消炎之功能;主治月經(jīng)不調、閉經(jīng)、產(chǎn)后瘀血腹疼、腎炎浮腫、小便不利、尿血;外用治瘡瘍腫毒。果實(中醫(yī)稱茺蔚子)性味辛、甘、微寒,有活血調經(jīng)、清肝明目之功能。主治目赤腫痛、高血壓病、月經(jīng)不調、產(chǎn)后瘀血腹痛。
下面向您推薦幾個益母草的常用驗方:
1.治閉經(jīng):益母草90克、橙子30克、紅糖50克水煎服。每天一次,連服數(shù)次。
2.治功能性子宮出血:益母草50克、香附15克,雞蛋2個,加水適量同煮,熟后去蛋殼再煮片刻,去藥渣,吃蛋飲湯。每天一次,連服4~5天。
3.治痛經(jīng):益母草30~60克、延明索20克、雞蛋2個,加水同煮,雞蛋熟后去殼再煮片刻,去藥渣,吃蛋飲湯。經(jīng)前,每天一次,連服5~7次。
4.治產(chǎn)后腹痛:益母草50克、生姜30克、大棗20克、紅糖15克,水煎服。每天一劑。
5.治惡露不絕:益母草50克、黑木耳10克、白糖50克,水煎服。每天一劑。
6.治腎炎浮腫:熟地18克、山萸9克、黃芪15克、玉米須12克、益母草10克、澤瀉10克、山藥18克、秋蟬衣3克、紫蘇葉6克、丹皮9克、桃仁5粒。清水文火煎,空腹服,每日一劑。蛋白尿多者,可重用黃芪至30克;白細胞多者,加馬齒莧24克;紅細胞多者,可加血余炭、黑蒲黃各10克(夏布包)。
益母草的驗方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上述驗方僅供參考)。
用量:益母草生藥有效成分含量比例較低,故水煎劑用量宜大,一般每次15~60g。治腎炎用量更大,干品一日用40~120g,鮮品用80~240g,水煎一日分2~3次溫服。治婦科病最好用濃縮流浸膏,每日3~6毫升,分三次。
傳統(tǒng)益母草膏與益母草顆??梢曰ハ嗵娲鷨??
傳統(tǒng)的益母草膏是用益母草全草經(jīng)加工制成的煎膏,每100克清膏中加入了200克紅糖作為賦形劑和甜味劑。紅糖具有益氣養(yǎng)血、健脾暖胃、驅風散寒、活血化淤的功效,抵消了益母草的寒性,所以減弱了益母草膏清熱的力度,反而增添了暖宮散寒的作用。因此,對于因為氣血不足、下焦虛寒、血淤不暢引起的月經(jīng)量少、痛經(jīng)等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益母草顆粒、膠囊、片劑,雖然攜帶、服用方便了,但因其劑型、添加劑的不同,藥物的作用有所差異,性質偏涼。益母草顆粒一般以蔗糖為添加劑,益母草膠囊則是以淀粉為輔料,益母草片劑的輔料為糊精和糖粉。與傳統(tǒng)的益母草膏相比,顆粒、膠囊、片劑主要突出的是益母草清熱解毒、活血縮宮、利水通便的作用,可以用于熱性的月經(jīng)量多、炎癥引起盆腔充血而出現(xiàn)的腰腹疼痛。而傳統(tǒng)的益母草膏性質偏溫,更適合用于虛寒性痛經(jīng)和月經(jīng)量少的患者。
益母草該怎么吃?
有人認為益母草膏對女性身體非常有好處,又是純中藥制劑,無副作用,所以可以長期作為保健品服用。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
大家都知道,“是藥三分毒”。因此,如果沒有病癥不建議用藥。而且益母草易傷脾胃,不宜長期服用。特別是消化不好、經(jīng)常拉肚子等脾胃虛弱的人不宜服用,這類人群可以選擇當歸膏或當歸丸來活血化淤。另外,血虛或腎虛的患者用益母草,會傷其正氣,不但不能治病,反而可能加重癥狀。
還有人患了盆腔炎、宮頸炎等婦科炎癥,以為僅靠服用益母草顆粒就能治愈,這也是不對的。單獨使用益母草一味藥,作用較輕緩,并不能起到較好的治療炎癥的效果?;加袐D科炎癥,一定要去醫(yī)院接受正規(guī)治療。另外,尤其要注意,孕婦也不能服用益母草類藥物,因為它容易引發(fā)流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