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春玲
最近一位朋友跟我念叨著她婆婆的一些奇葩事兒。
她是這樣說的:
婆婆是一位單身媽媽,婚后和我們生活在一起。她愛干凈愛整潔,在我上班的時候,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條,但也有一些問題,讓我很困惑。
一次我和婆婆外出,路邊有擺攤賣鍋的,她動了心,覺得家里的鍋不好用了,該換新的了??杉依镆呀?jīng)有十幾口鍋了,電飯煲、高壓鍋、平底鍋……應(yīng)有盡有。我說不用買,家中都有,而此刻小販說買的話再送一個鏟子,她渴望買下的表情我又不好再拒絕,只好又添了一口鍋。
家中不僅有十幾口鍋,四五把鏟子,還因為種種原因,有三臺洗衣機,就算洗衣機不好用了,她也舍不得扔;當(dāng)二手貨賣掉,她也不忍心;不大的屋子,被這些東西擠得滿滿的。我以此來說服她,家中實在放不下了,老人說,那我們就再買一個房子,把這些東西放進(jìn)去吧。
平時去超市,看到打折的商品如牙刷、毛巾等都往回買,可到用的時候又不記得放在哪里了,又接著買新的。哎,我該怎么辦呢?
我挺理解她的。在日常生活中,確實有不少老人是這樣的情況。他們在買東西的時候,只考慮擁有眼前的這種東西多么實惠多么有用,以至于忘記他們沒錢買或沒地方放。當(dāng)要丟棄時,他們只想著他們將失去什么,不會想到丟掉之后會帶來什么好處。
像這種不停地添置新東西的同時,還不舍得扔掉所囤積的大量沒用的東西,其實是囤積癥的表現(xiàn)。有這種癥狀的人,總會控制不住買東西,而且對自己所擁有的每一件物品都保持著非常強烈的感情,而東西越囤積越多,內(nèi)心的焦慮和不安卻越來越重。嚴(yán)重的情況下,患者內(nèi)心會非常痛苦。
而老人由于情感上比較壓抑,不善于表達(dá),再加上兒女關(guān)心不夠,會有很強烈的孤獨感,就會對這些擁有記憶的物質(zhì)產(chǎn)生強大的依賴性。我建議她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老人來調(diào)整。
心理暗示,扔掉的這些是沒用的 建議老人平時多做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這些沒用的東西是可以丟掉的,是應(yīng)該丟掉的,丟掉了之后也不會有任何影響,這樣保留著只會是我的累贅,讓我不能盡快找到我想要的東西。用這樣的暗示,來改變老人的不合理認(rèn)知。要知道,自信而果斷的決策,會讓生活更加舒適、安逸。
別在家中糾結(jié),多出去走走 如果細(xì)心觀察,生活中喜歡囤積東西的老人,大多是因為興趣較少,比較孤獨。因為沒什么事能讓他們忙起來,能讓他們有其他的情感寄托,就把感情寄托在這些和自己有一點關(guān)系的物品上。
建議這樣的老人能多出去走走,多參加一些老年活動,認(rèn)識一些新的朋友,這種情況往往能得到改善。
兒女們多關(guān)心,不要指責(zé) 老人出現(xiàn)囤積癥這種情況,家人對老人要有耐心,不要批評、指責(zé)老人,而是要想一想,自己陪老人的時間是不是太少了,關(guān)心是不是太少了,多關(guān)心老人的生活起居,和老人一起來整理、收拾堆積的房屋,還原一個清新整潔的環(huán)境,讓親情和孝敬充滿整個屋子。
摘自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