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呈現(xiàn)
沈同學是一位認真而安靜的男生。但是,寫作文是一件使他苦惱的事。
沈同學不是不愿寫作文,也不是苦于沒有寫作素材,而是每次作文,他都只能停留于把事件敘述完整,能做到句子通順,他作文的語言,總是干巴巴,缺乏文采。
相比一般的親情類作文而言,八年級學生沈同學的一篇文章,在題材上還是有拓展的。因為他一反常態(tài),并沒有人云亦云一味歌頌親情的偉大無私,而是借助真實事件,表達自己的悔意。
僅僅從沈同學這篇作文的結(jié)尾,就可以看出,沈同學的語言缺乏感染力:
這件事情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很多年,奶奶也早已恢復了健康,但每當我看見老人背起自己的孫子時,我就會想起那件事,心里感到十分的后悔。
閱讀這段話,我們能體會沈同學的后悔之情。但是,顯而易見,作文的語言過于平淡,不能有效表達自己的痛悔,也不能給讀者留有深刻印象。
每次批閱作文,發(fā)現(xiàn)類似沈同學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shù)。
怎樣讓寫作語言變得有聲有色?怎樣提升語言的感染力?我決定以沈同學這篇文章的為例,上一堂“寫作片段修改”課。
二.課堂回放
第一步:組織評議
我把沈同學的這篇習作輸入電腦,利用PPT呈現(xiàn)給大家。
組織同學說出了自己作為沈同學的讀者的閱讀感受(從這一角度來說,老師也是讀者)。同學的反應,幾乎與老師的看法一致:本文感情真誠,事件真實,敘述也是流暢的,但結(jié)尾過于平淡,削弱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
第二步:選取片段
教師組織同學聯(lián)系學過的課文里,哪些語段留有深刻印象?語言表達富有表現(xiàn)力?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花了不少時間,充分征求大家意見,并力求角度不重復。
經(jīng)過篩選,如下片段,是我們學習過的,大伙兒認為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片段:
例1: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朱自清《背影》
例2: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魯迅《阿長與〈山海經(jīng)〉》
例3:凄風??嘤?。天昏。地暗。——聶華苓《親愛的爸爸媽媽》
第三步:提煉角度
教師組織同學討論,為什么這些片段,最富有感染力?在語言表達上,各有什么特點?
同學們進行閱讀、品評與討論,體會各語段語言表達的效果。
例1:色彩的渲染;準確的動作描寫;印象深刻,感人至深。
例2: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強化人物的感情。
例3:句式特殊。不僅寫了天氣,而且一詞一頓,極力渲染無限悲哀的氣氛。
語文課上,千萬不要小看我們同學的智慧,大伙兒不僅能夠體悟以上幾個例子的語言特色,還回憶了楊絳文章《老王》中的語句,甚至七年級課文里讓大家印象深刻的許多語句。最后,我們在課堂上總結(jié)出五種比較有效方法來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第四步:課堂修改
教師組織同學,針對沈同學的結(jié)尾,試用以上探討的方法,進行修改。
三.修改成果
(一)情境再現(xiàn)法
這件事情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很多年,奶奶也早已恢復了健康。但每當我看見老人背起自己的孫子時,我的眼前就會閃現(xiàn)出我奶奶摔倒地上的情景,奶奶受驚而又竭力忍住痛的神情,門口值班老師撲過來搶救的驚呼聲,而我,我只會在一邊嚎啕大哭。唉,想起來,我真是沒用啊。
(二)時間推移法
這件事情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很多年,奶奶也早已恢復了健康,但是,我心中的悔恨,并沒有因此消退一點。2004年。冬季。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整八年了。八年來,我無時無刻不在懺悔中度過。雖然,奶奶依然愛我,爸爸媽媽也沒有過多地責怪我,但是,我一看到奶奶趔趄步行的樣子,我的心,就會疼痛萬分!
(三)情緒、感官渲染法
這件事情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很多年,奶奶也早已恢復了健康,但是,每當我看見老人背起自己的孫子時,我就會想起我奶奶摔倒在地的那一刻。我就會鼻子一酸,悔恨的淚水不由自主地涌上眼簾。
(四)修辭巧用法
1.運用比喻手法
這件事情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很多年,奶奶也早已恢復了健康,但每當我看見老人背起自己的孫子時,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往事。我的心上,像壓著一個沉沉的大石頭,壓得我無法呼吸。
2.運用反復手法(此句借用魯迅先生《風箏》中的語句)
這件事情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很多年,奶奶也早已恢復了健康,但每當我看見老人背起自己的孫子時,就會不由自主想起那件事,我的心,就會沉重地墮著、墮著。唉,究竟什么時候我才能釋然?
3.運用排比手法
這件事情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很多年,奶奶也早已恢復了健康,但每當我看到一位老人領(lǐng)著孩子去上學,每當我看到孩子們纏繞在老人身邊,每當我看到老人吃力地蹲下身子背起孩子,奶奶重重摔倒的那一刻,就會浮現(xiàn)在我眼前。我的心,就會感到萬分的后悔難過!
(五)烘托法。
這件事情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很多年,奶奶也早已恢復了健康,但我無法消除自己心中的愧疚悔恨。在我的心里,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從此之后,我再也沒有讓我奶奶背過;我總是用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奶奶,盡力讓奶奶開心,不讓她生氣;到小店買鹽買醬油這些我力所能及的活,我總是搶著去做不讓奶奶受累……可是,我真的已經(jīng)能夠忘懷了嗎?
四.教學反思
劉錫慶教授認為寫作是個雙重轉(zhuǎn)化的過程。由生活到思想是第一重轉(zhuǎn)化,由思想到文字是第二重轉(zhuǎn)化,我認同這樣的觀點。
沈同學從生活中獲取了正確的認識,只是在第二重轉(zhuǎn)化時出了一點問題,一點表達上的問題。我們的這堂作文修改課,試圖著重幫助沈同學順利完成第二重轉(zhuǎn)化。
類似沈同學寫作情形的并不少見,尤其是初中男生居多。并且,《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明確指出,“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舍棄單獨面批,單獨修改,直接交流的最有效的批改方式,我采用集體輔導的方式,最讓人欣慰的是,同學們的課堂表現(xiàn)與課堂生成,集眾人之智的課堂效果,遠遠超出了我一人的苦心孤詣。
增強語言感染力,原還有一些方法:比如注意錘煉詞語,尤其是動詞、形容詞或者疊詞。
句式的正確使用,也能增強感染力,如反問句,雙重否定句,感嘆句或短促的句式,都能增強語氣。比如,使用夸張手法,最能強化效果。另外,在行文中,強化典型細節(jié),反復構(gòu)寫畫面,亦能增加語言的感染力。
最后,我要說明:一切方法的使用,都只是停留在“術(shù)”的層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這才是真正的作文之道。我認為沈同學的作文,有修改的余地,原也是因為文中事件的真實,情感的真切。如果脫離這兩點,那就是為文造情,那就是矯情。正因為沈同學的情真意切,才能吸引同學老師,為他“集體診治”,幫他想出種種妙招。
馬利云,教師,現(xiàn)居浙江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