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在課堂上,教師講什么、何時講、怎樣講等問題,是值得探究的。筆者認為,教師要注重課堂有效講授,打造高效課堂。
一.善于確立明晰、確切、合理的有效教學目標,打造高效課堂。
1.有效講授的教學目標要明晰,符合語文課程的性質。必須牢牢抓住語文教學的實質,而不能因為倡導活動、體驗、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而使語文課堂變了味,甚至把語文課上成了主題班會課、思想教育課、時事辯論課等等。語文課應該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逐步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每一堂課的有效講授都需要在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之下展開。如教學《滕王閣序》一課,第一課時以美讀為主,學習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音韻美,了解駢文的文體特點;第二課時以賞析美景為主,學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特色,了解相關文言知識及文學典故;第三課時以品讀為主,賞析名句,體會作者復雜的感情。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分析理解感悟體會始終都在確切目標的指引下開展,在理解課文語言文字的過程中進行,而沒有脫離語文教學的實質。
2.恰切的教學目標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恰切的教學目標,要考慮到學生的情感訴求、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問題,把握學生的思想現狀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學目標。
二.善于緊扣文本選擇講授內容,針對學生所需打造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講授的內容要緊扣文本、有選擇性。要針對學生所需在難易、多少、快慢方面把握好“度”。
1.難易有度。教師不能什么都講,面面俱到。教師要選取與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相應的內容講授,不斷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欲望。簡單的內容可以通過學生自己自主預習,討論分析,逐步掌握。如文學常識,寫作背景,課文中的生字詞,小說故事情節(jié)的梳理,文言文中的朗讀等內容,學生易于掌握,教師只需對學生覺得疑難的地方適時點撥即可。
2.多少應有度?!爸v亦有道”,“當講則講”,針對不同的課型,教師講授內容的多少也不同。如預習課,讓學生利用好導學案,進行充分預習,自學釋疑,疑難問題,合作探究;教師重在方法思路的引導,講授要點;展示課,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反饋課,教師是引導者,只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著重講授,適時點撥。
3.處理好講授內容與教學節(jié)奏快慢的關系。這就需要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不能讓語文課堂出現過分的隨意化、感性化、趣味化、娛樂化現象,教師要對授課內容的先后、詳略精心策劃,充分發(fā)揮人、教材、教學時間、教學情境的功能,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好的效果。在教《項羽之死》這一課時,先播放《霸王別姬》的音樂,讓學生穿越千年的時空隧道,來到戰(zhàn)火硝煙的古戰(zhàn)場,感受當時的悲壯之美,激起學生學習探討的興趣。再讓學生對照學案充分預習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組內討論,班內交流,教師精講點撥,進行課內達標訓練,課外拓展延伸。以《我心目中的項羽》《項羽的回憶》等為題寫小作文,達到深層理解的目的。一堂課講授節(jié)奏把握適度,緊張而有序,講授內容才充實而有效。
三.善于把握有效時機,適時講授,打造高效課堂。
1.在學生“對話”受挫時講授。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對話教學已成為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范式。但是由于學生在思維狀態(tài)、學識和語言表達方面具有不穩(wěn)定性,是不成熟的對話者,在對話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有時還會造成對話的中斷,使教師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對話。如在教學《逍遙游》一課,學生對莊子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思想不易理解,此時教師對學生相機進行有針對性的講授,有效地搭起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以及學生之間對話的橋梁,使對話在民主、寬松、愉快的氛圍中逐步深入。
2.在學生“體驗”受限時講授。新課程強調自主、合作、探索、實踐等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由于知識背景和人文經驗等方面的差異,學生體驗的過程常常受到時空的限制。我們可以用富于表現力的語言適時引發(fā)學生的心理體驗。
3.在學生“探究”受困時講授。在探究學習過程的各個階段,學生難免遇到困難,此時需要教師適時的講授,指導學生進一步探究,使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善用有效講授的輔助策略打造高效課堂。
1.講授與板書的恰當展示相結合。
2.講授與多媒體運用相結合。多媒體集聲、色、畫、樂于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于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打破時空限制,展現宏大與細微,“觀古今于一瞬,撫四海于須臾”。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講授的效率。
盛其玲,教師,現居甘肅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