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昕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語文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的內(nèi)容。本文分析當前中學生學習文言文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學習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的內(nèi)容。首先,由于文言離學生生活時代甚遠,字詞生疏難懂,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沒什么興趣。其次,文言文中詞量大,用法靈活,這對于沒有文言基礎的初中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再加上傳統(tǒng)文言教學中,教師奉行“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經(jīng),以致在學生中流傳著“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的說法。那么,如何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挖掘文言文教學的有利因素,根據(jù)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呢?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教學方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fā)興趣是指教師的課堂導入要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初中階段是學習文言文的起始階段,興趣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們學好文言文的重要因素。假使學生只是枯燥無味地被動接受文言詞意,然后生硬地把它們背下來,最終導致喪失學好文言文的興趣與信心。因此,激發(fā)興趣是文言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激趣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學實踐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種方法:
(1)利用成語名句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初一學生從小學就已經(jīng)耳熟能詳了一定數(shù)量的成語名句,因此成語名句導入新課,可以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距離感,促使學生進入積極、愉悅的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起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如:“不恥下問”“誨人不倦”“學而不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成語引入,使學生有興趣的學習文言文,為字詞的理解和思想內(nèi)容的探究打下基礎。
(2)通過背景故事激發(fā)學習文言文欲望。要讓學生有興趣讀課文,除了拓展文本涉及的史實外,還要適當?shù)匮a充文本的背景故事,從而激發(fā)學生接觸文本進而深入探究的積極性。如學習《陳涉世家》說說司馬遷把陳涉列入世家的原因。引導學生從背景故事中了解文本。
(3)以作者魅力誘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學生對名家有崇拜、仰慕的心理,教學中不妨借用一下這種心理,通過介紹名家的生平事跡和名作來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如《出師表》,而作者諸葛亮卻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可以通過課前學生收集展示諸葛亮的成語故事、諺語俗話來導入課文,激起學生對“出師表”的學習興趣和文本內(nèi)容的了解。
二、授之以漁,交給古文翻譯的方法
授以翻譯的方法,這是在學習文言文方面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正如寶庫之門要用鑰匙開啟,由于時間的久遠和語言形式的不同,要順暢地理解一篇文言課文的大意、寫作主旨、主要內(nèi)容,并做到學以致用,必須具備“古文今譯”的方法。這是開啟文言文學習的鑰匙。一般來說,對文言文的翻譯總結為了五個字:留、刪、調(diào)、補、換。
(1)留。文中的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物名、職稱、器具等,可照寫不誤。如“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只把“謫守”譯為“被貶做太守”就可以了,其余都不用翻譯。
(2)刪。文言詞語里有些虛詞只起湊足音節(jié)的作用,不具有詞匯及語法意義,可以刪去不譯。如“夫戰(zhàn),勇氣也?!逼渲械摹胺颉笔莻€發(fā)語詞,只是為湊足音節(jié),可以不譯。
(3)調(diào)。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的名子成分在位置上有一些不同之處。如賓語后置,謂語前置,定狀語后置等。在翻譯時必須要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言習慣加以調(diào)整。如“孔子云:“何陋之有?””在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應譯成“有何陋?”
(4)補。文言文的省略現(xiàn)象比較突出,為了更完整地表達原文的內(nèi)容,翻譯時,應該把這些省略成分補充出來。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顯然,“再”和“三”之后都省略了“鼓”,翻譯時要補充出來。
(5)換。有些詞,在文言文常用,但在現(xiàn)代漢語里已不常用或者根本不用,翻譯時,就要用現(xiàn)代詞將其替換掉。如“吾與汝畢力平險”一句中的“吾”、“汝”應換成“我”、“你”。
只有把這翻譯的方法教給了學生,學生才能拿著這把鑰匙去開啟文言學習的天地。
三、靈活背誦文言課文
在學習文言文時,背誦一些精妙文章是必需的。但不理解其意義就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是不可取的。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摸索出幾種輕松靈活記誦的方法:①譯文記誦法。很多學生不愿背誦古文,是不理解其意思,感受不到古文之美。我將文言文譯成現(xiàn)代美文,然后讓學生嘗試著還原成課文原句。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很快便能熟記課文。②設問記誦法。即教師設置與課文緊密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用課文原文回答。③連貫記誦法。此法常用于駢文或詩句,因為其句式對偶而連貫,教師誦出上句,學生很自然地接出下句。④聯(lián)想記誦法。這種方法多用于背誦復習時,能起到歸納總結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學中運用多種記誦法,既可幫助學生有效記誦課文,又能使學生從中找到樂趣,不再以背誦課文為苦差事。
總之,文言文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希望在不斷的探索中獲得更多的體會,從而取得更多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