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瓊瑕
說起麻將,想必大多有志之士都紛紛表示不屑。并一致認為:麻將,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賭具,它只會浪費人的光陰和金錢。不少人提及麻將,大都帶有一點兒鄙夷的態(tài)度。而作為麻將大省里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對此更是深有體會。君不見,外省人都對四川男女四人圍坐大擺方城指指點點,不以為意。更有甚者,覺得打麻將是四川土著憑借著天府之國的自然優(yōu)勢,坐井觀天,不思進取的表現之一。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作為麻將大省的四川人,真的就像別人眼中的不思進取嗎?而麻將,這樣一種娛樂方式就沒有一點文化內涵嗎?難道它永遠難登文化的大雅之堂嗎?
一、麻將的源起。
關于麻將的產生,歷來說法眾多,迄今有無定論。有人認為是唐代一行和尚創(chuàng)造了麻將;也有人認為麻將的產生和《水滸傳》108將有密切的關系;還有人認為是鄭和在海上發(fā)明了麻將。更有甚者,主張麻將是由孔子創(chuàng)造的觀點。當然,盡管關于麻將的源起眾說紛紜,各執(zhí)一端,都有各自的理由,卻沒有一種定論的說法。這些爭論,大多也只是后人的揣測。因此,在介紹麻將的源起時,都不得不加上“據說”二字。在這里,僅僅介紹兩種比較常見的說法。
二、麻將的形制。
麻將形成定制以后,一共144張牌。分別由字牌、序牌、花牌組成。而這些組合當中又有十分豐富的中國古典文化的內蘊。
首先是序牌。序牌一共108張,分為萬、筒(餅)、索(條)三類,每類36張牌。據考證,萬筒索本是古代的貨幣單位。筒,即是銅錢。相當于現在人民幣的基準幣。索是筒的上一級單位,白筒為索。而萬又是處于索的上一級單位,百索為萬。因此,從麻將的序牌我們便不難窺見中國古代幣制文化的影子。而從萬筒索這樣的標志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明朝社會的一些變化,比如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后,人們追求金錢的欲望增強便以一種游戲的方式得以體現。
如果說,序牌的例子還不足以證明麻將本身的文化內涵的話,那么麻將中花牌的構形圖案則很能說明問題?;ㄅ乒?張,分別為春夏秋冬四季,和梅蘭竹菊四君子?;ㄅ婆泼鎴D案設計采用梅蘭竹菊四君子,可謂寓意匪淺。在中國古典文化中,這四種植物都有著古人深刻的理想人格的寄托?!懊贰蓖ǔ4戆涟陡邼?,“蘭”代表幽雅空靈,“竹”象征虛心有節(jié),“菊”暗示冷艷清貞。因此,梅蘭竹菊四君子在中國古典文化中重要地位自然不必言說。而麻將將梅蘭竹菊的圖案作為花牌的標志,不也表達了人們對生活意義的感悟和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嗎?我們又怎么能說麻將里面沒有中國文化的影子呢?
三、麻將的游戲規(guī)則。
游戲往往是社會的產物,特定文化的縮影。以圍棋為例,圍棋中棋子只分黑白兩種,每個棋子之間功能一致,地位相同,沒有大小高低之別。這就說明圍棋產生之初的社會有民主和平等的成分。而象棋則不一樣,個棋子等級分明,權重不同。位高權重者如車馬。卑微者如眾卒。這不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產生后等級森嚴在游戲中的體嗎?然而,麻將也一樣,作為一種游戲,它既是社會的產物,也是文化的載體。一般說來,麻將的產生晚于圍棋和象棋,所以,從麻將的游戲規(guī)則中窺見的中國文化則更為復雜多面,也更為立體。
麻將的游戲規(guī)則一:
四人圍坐,兩兩相對,按序取牌,機遇均等。麻將主要講究單打獨斗,強調個人的作用。它區(qū)別于西方的橋牌,需要兩者配合著打。這里,便表現出了中國人國民性的“內向性”這一側面。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要義》一書中曾專節(jié)寫過中國人“向里用力之人生”,指出了中國文化的,也即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國民性中“內向性”。較之西洋人,中國人更注重以家為單位的倫理關系。從古至今,中國人都十分注重家庭和諧,并認為家和萬事興。在儒家文化“修齊治平”的人生理想中,齊家也占有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是缺乏集體生活的,這樣的傳統(tǒng)勢必造成中國人忽視社會關系,講究以家為單位的單打獨斗,較少注重社會合作的一個特點。
麻將的游戲規(guī)則二:
在麻將游戲中,上家可以截下家。我們不妨把這里的上家看做地位上的一種隱喻。上家可以憑借自己的地位優(yōu)先出牌,取得發(fā)言權。而下家只能被動接受。這可以說是中國“勢”文化的一種體現?!皠荨边@一概念是韓非子思想的核心之一,韓非主張以“勢”治國。在這里,我們可以把它簡單的理解為:權勢。上家代表權勢高的一方,下家代表權勢較低的一方。因此,麻將中上家可以截住下家,上家有優(yōu)于下家的發(fā)言權,不也是中國古代“勢”文化的一種體現么?
麻將的游戲規(guī)則三:
打麻將的人都知道麻將講究看上家,防下家,盯對家。一局麻將打得是否出彩,決定輸贏的絕不僅僅是手中的牌。更重要的是,打牌者如何對自己手中既定的牌進行重新組合,揣度別人手中的牌情狀況,在打牌時做到出納得體,進退有據。唯有如此,才能在麻場上笑傲江湖孤獨求敗。這種出納得體進退有據的要求實際上就是“知己知彼”這種兵家精神的體現。這種思想有著十分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這句話本身出自《孫子?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笨梢?,在麻將這一方城之內,只有對敵我雙方眾寡強弱虛實攻守強弱進退等多方面進行透徹而全面的了解后才能出奇制勝。這和兵家作戰(zhàn)的指導思想如出一轍。因此,我們怎么能夠說麻將這樣的一種社會游戲沒有承載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子呢?
四、麻將的社會功用。
不少激進而有野心的人認為麻將一無是處。只有能力不足者不思進取者才會圍坐在方桌之上,虛度時光,浪費生命。更有人覺得麻將這一樣一種賭具極大地影響國家GDP的提高,從而影響經濟建設。因為大家都“日出三竿,興意正濃;月上柳少,流連忘返”,便沒人誠心工作。誠然,麻將被一些人作為賭具,設局牟利,有很不少的負面影響。然而,賭博畢竟是人的問題,不是麻將本身的問題。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而因加以積極正面的引導。麻將畢竟是一種社會游戲,有其正面積極的不可取代的社會功能。
五、麻將的現狀及管理。
麻將本身確實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對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有著很好的調劑作用。然而,麻將在中國,就現狀來看,確實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有人利用麻將設局牟利,賭博蔚然成風;有人沉溺于麻將,賭博成性,社會犯罪率提高;還有人喜歡打“政治麻將”“業(yè)務麻將”,這就增加了社會上行賄受賄的風氣。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管理麻將改變現狀使其發(fā)揮積極正面的社會功能呢?是將嬰兒和洗澡水一起潑掉?還是應該有所批判地繼承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賭博,是人的問題,而不是牌的問題?!蛾套哟呵?雜下之十》里有這樣的說法:“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蓖瑯邮锹閷ⅲ谥袊簽E成災,然而在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麻將被作為一種可以開發(fā)智力的游戲列入啟蒙書里。日本還專門建立了麻雀博物館。社會上也有大量的麻將社團聯盟。并會定期地舉行一些麻將的競技比賽。用以促進麻將的積極健康地發(fā)展。比較起來,麻將在日本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文化,一種體育競技項目在社會上存在,發(fā)揮著它陽光積極的一面。
對于我國麻將現狀的管理和引導,我們不妨從鄰國學習些經驗。提倡打“紳士麻將”、打“文化麻將”,不斷給民眾正面的引導;將麻將作為一種競技項目,定期舉行一些高質量的麻將比賽;提高麻將的文化內涵,讓麻將登上文化的大雅之堂等等。果能如此,我想麻將自然不會作為一個負面問題而存在,反之,會成為國人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