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徐麗娟(1975—),女,漢族,江蘇省淮安市人,中學一級教師,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高級職業(yè)技術學校,研究方向:國際貿易。
經濟全球化的社會背景下,迫切需要一批懂外語、懂世界經濟和國際規(guī)則的復合型人才。高職國際貿易專業(yè)的開設應當以培養(yǎng)能夠勝任外貿業(yè)務等相關工作的人才為目標。在高職國際貿易的相關專業(yè)課程中充分普及雙語教學,也就是能夠運用母語(漢語)和外語(主要是英語)進行演示講解,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掌握國際貿易專業(yè)的同時,能夠充分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幫助他們進行兩種語言中的技能交流,培養(yǎng)學生能夠充分適應不同語境下的工作。本文試就高職國際貿易專業(yè)課程開展雙語教學作一粗淺的探討。
一、貿易術語的“以英釋義”教學方法
從貿易術語這一知識點入手,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學生在理解貿易術語的難點及易錯點為切入點,總結出“以英釋義”這一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并將這種教學方法推廣至國際貿易課程的其他知識點。
貿易術語是在長期的國際貿易實踐中形成的,因為它具有便利性、簡短性、有效性等特征一直以來都是外貿從業(yè)人員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此掌握并熟悉運用貿易術語就成為每一個外銷員的必殺技。但是由于貿易術語的多變性和強大的信息含有量也使得這一部分成為國際貿易專業(yè)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難點問題。
貿易術語(Trade Terms)是用簡明的語言或其縮寫字母或代號,來表示商品價格構成,說明交貨地點、交易雙方的手續(xù)、風險、責任以及費用劃分的專門用語?!?010通則》共有11種貿易術語,按照所適用的運輸方式可劃分為兩大類。
第一組:適應于任何運輸方式的七種為EXW、FCA、CPT、CIP、DAT、DAP、DDP
第二組:適用于水上運輸方式的四種為FAS、FOB、CFR和CIF
由于強調FOB、CFR和CIF使用頻率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側重這三個術語并細致掌握三個術語買賣雙方各承擔的義務。事實上,貿易術語編寫者在編寫每一個貿易術語時是充分考慮到了術語的英文釋義的,本人提出的“以英釋義”這一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把握貿易術語的編寫特點,將教學回歸到英文解釋的初衷。
FOB:(free on board)為裝運港船上交貨價。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照本宣科,讓學生如是記下,但為什么是這樣的解釋,許多學生實在是困惑。我是這么給學生解釋的:free有自由之意,on board本義為在船、火車或飛機上,因FOB后面接的是裝運港,因此FOB又叫離岸價,理解成貨物裝上船,賣方就自由了,就算完成交貨義務了。若這樣給學生解釋,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了,且這般解釋也便于學生理解改貿易下買賣雙方的基本責任、義務等,既然FOB條件下,貨物裝上船,賣方就算完成交貨義務了,那么賣方只承擔貨物裝船前的一切費用、風險以及出口報關事宜;裝船后國際貨物運輸、保險費用就與賣方無關,由買方承擔,裝船后的一切風險及進口報關事宜均應由買房負責。
CFR:(cost+freight)為成本加運費價。Cost為成本,在這兒可以理解成FOB價,運費為貨物裝船后所形成的國際貨物運輸費。賣方再此術語下責任與義務僅比FOB多承擔一項國際貨物運輸費,其他與FOB一致。
CIF:(cost+freight+insurance)為目的港交貨價,又叫到岸價,這兒的“岸”是指目的港。因此再此術語下賣方又比CFR術語下多承擔了一項國際貨物保險費。
賣方要支付的費用,由FOB再到CIF,是逐步增加的,對賣方而言采用FOB時商品報價最低的,CFR報價次之,而CIF報價是最高的。反之如果是買方而言,正好相反,CIF最有利,CFR次之,F(xiàn)OB最不利。這樣解釋下來,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國際貿易課程的雙語教學做好鋪墊。
二、國際貿易專業(yè)課程雙語教學
(一)為什么要開展雙語教學
1、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的需要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走出的人才必須具有過硬的國際競爭力。在我國的高校教學中,學校采用的教學模式基本是漢語教學模式,而平時的英語教學時間局限且較短,基本都集中在英語課堂上,這樣造成了專業(yè)課與外語課之間有著較嚴重的脫節(jié)現(xiàn)象,在這樣的教學情況下培養(yǎng)出的學生技能比較單一,有較強專業(yè)技能的學生英語能力弱,而英語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又缺乏過硬的專業(yè)能力,這也是造成當前高校學生就業(yè)壓力大、就業(yè)難等主要原因之一。雙語教學的開設實現(xiàn)了英語能力提升和專業(yè)能力提升的有效結合,在日常的專業(yè)課程中不斷融入英語運用能力,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所走出的人才既具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能,有擁有良好的英語能力。
2、專業(yè)知識更新的需要
國際貿易學的不斷發(fā)展,使得原版的英語教材更新速度也不斷加快,這樣一來,英語教材的翻譯水平無法適應其發(fā)展變化。而且,由于翻譯者水平等原因的存在,在翻譯過程中難免會有漏譯或是誤譯等現(xiàn)象。在國外的大學中,他們的教材一般是由國際知名學者所撰寫的。這些知名學者不僅僅是撰寫者,而平時也是學校教師,他們所具的豐富教學經驗對學生有巨大幫助,并且,他們所編撰出的教材具有強烈的時代文化氣息。所以,雙語教學的實行,不但能夠使我們及時接觸國外的一手資料,而且能夠深刻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準確信息,這對提升我國國際貿易課程體系和提高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
3、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
要培養(yǎng)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要求教師要在平日的教學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國際貿易專業(yè)中雙語教學的實現(xiàn),有利于幫助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外語運用能力。與此同時,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對實現(xiàn)雙語教學、了解新型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有著很大的幫助,這對能夠培養(yǎng)出具有全球化視野的高復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二)、雙語教學模式的選擇
全外語型。這指的是直接進行外文(英文)原版教材的使用,在課堂上,教師直接用外文(英文)進行授課,學生也直接以外文(英文)接受專業(yè)知識。此種教學模式屬于比較高層次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對教師和學生的外語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
混合型。也就是課堂上的教材使用的是外文(英文)教材,而教師授課中則對外文(英文)和漢語進行交叉使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層次較低,學生對掌握知識的難度較低,這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也相對較低。
半外語型。這指的是課堂中的教材為外文(英文)教材,而教師則完全用漢語進行教授。這樣的教學模式則屬于初級的教學模式,適合對象是基外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
根據高職院?,F(xiàn)有的雙語教學經驗以及目前所配備的師資情況,在雙語課堂開設中,比較適合采用半外語的教學模式,并逐步過渡到混合式的教學模式中去。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專業(yè)英語教學中,“教、學、做”結合一體,所學習的內容和方法應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讓學生的學習工作不再單調,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主動完成所做項目,從之前的被迫學習轉化到我要學!在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又了充分調動之后,學生們便能夠更加端正自身學習態(tài)度,充分融入到學習當中,積極尋求學好課程的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