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笑看風云、功成名就的“老江湖”的心路歷程。
從最原始的“汽油馬車”,到開辟私家轎車新紀元的T型車,直至今天的福特“嘉年華”;從密歇根州的農民,到美國汽車工業(yè)的“元始天尊”,直至成為美國汽車界第一個億萬富翁;從討厭農活、喜歡發(fā)明的孩子,到一個個奇妙想法的出現,直至“FORD”品牌的誕生;
這是一位特立獨行、潔身于金錢世界中的“管理者”的內心獨白——
在大工業(yè)時代,仍然堅持自由經濟,堅決批判壟斷、殖民剝削和投機主義的“最后的武士”;在赤裸裸的大商業(yè)時代,仍然堅持底線工作、低利潤經營和高效率服務的“傻瓜”;在工作已經麻木不堪、生活已經被物質和享樂腐蝕掉的年代,仍然堅持用心工作、快樂生活的“老頑童”;
在他的管理中,始終貫穿著服務的理念。無頭銜管理、高工資、分工細化、用人唯能……與人們習慣上認為的“老板應該養(yǎng)尊處優(yōu)”不同,福特認為每一位老板都應該是最勤奮的員工,除非他是個不負責任,管理無效的老板。他認為,不能說“有好幾千人在為我工作”,恰恰相反,是他在為那些人工作。員工勤奮地制造產品,而老板就要為了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奔勞。
這是一個愛憎分明、無私付出卻又拒絕贊美的“夢想家”的真實寫照——
他建立的職業(yè)學校,為數以千萬貧困的孩子提供了實踐性學習和真正工作的機會;他建立的醫(yī)院,真正體現了“服務至上,人人平等;盡職盡責,病人為先”的宗旨;他修建的鐵路,不僅改變了美國鐵路系統(tǒng)的糟糕狀況,而且為美國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樹立了標桿。他的理念,有的早已得到時間的證明,有的還等待著我們繼續(xù)去實現……
他是亨利·福特。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企業(yè)家。
作者:(美)亨利·福特
出版社: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譯者:梓浪 / 莫麗蕓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