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祥
摘要:倡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探究是新的小學語文新課標的一大亮點。互動探究能有效地促進師生之間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本文對此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作用;方法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2-0087-01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師生的互動與探究,既能能使學生在學習時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又能促進教師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怎樣才能切實有效地進行師生互動呢?自己在實踐中體會到了以下幾點。
1.教師要樹立現(xiàn)代教育理念,準確定位自身角色
1.1要準確對自己的角色進行定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主要包括兩方面內(nèi)容:一方面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消極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把教學視為學生通過自主活動主動建構(gòu)學習意義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意義的建構(gòu)者;另一方面要改變教師單項傳遞知識的教學行為,樹立"以活動促發(fā)展 "的教學觀念,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教學中教學過程控制者、教學活動的支配者,教學內(nèi)容的控制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應是學習環(huán)境的設計者、自主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指導者。
1.2要實施"軟備課"。運用新的備課方式,即"軟備課"。在設計教學時,應預設學生有可能出現(xiàn)的多種情況,并根據(jù)不同的情況設計出相對的方案。如,在識字教學中,一節(jié)課要認識的字有很多,以往,我會教學生逐個認識生字,分別組詞,再一個字、一個字的指導書寫。實行"軟備課"后,我在教學之初,出示所有的生字卡片,請學生們自主挑出大家認為難度較大的生字。然后我和孩子們一同集中力量學習這些生字。這樣一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定的。課堂教學更加有的放矢,孩子們對于解決"我們自己的難點"的積極性也更高了。當然,我在備課中,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反應作出不同的"預設"教學方案。
1.3尊重學生,學會傾聽。要轉(zhuǎn)變教師角色,首先要充分的尊重學生,學會傾聽。我們常常說要培養(yǎng)學生能夠認真地傾聽老師和同學發(fā)言的能力。但是我們有沒有自?。涸蹅冋J真傾聽孩子們的發(fā)言了嗎?有時在課堂上,我們?yōu)榱粟s課時,不等孩子把話說完就打斷他們,有時,我們只聽了孩子說的前半段話,就認為沒有價值,也就不允許他們說下去了。如果被打斷的是我們,我們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覺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嗎?自己不是主人,不過是別人手中的提線木偶,那還能自主性的"互動"嗎?認識到這一點,我在課堂中盡量不打斷學生的話,從他們的發(fā)言中找到閃光點,引導他們進一步學習的切入點。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們也就越來越敢說了,課堂也隨之活躍起來了。
2.創(chuàng)設活潑的氛圍,激發(fā)互動興趣
學生之間的互動會產(chǎn)生出新的難以預料的嶄新的"觀點",與孩子們之間傾心的交流,會碰撞出美麗的火花。我看到了學生在互動中所蘊含的巨大的潛力。我希望自己能在這條嶄新的道路上做一個探路的人。但這個探索的過程可以說是痛苦的。每天晚上我都要對當天的教學情況進行總結(jié)。在進行試驗的初始階段,課堂上出現(xiàn)了孩子們都搶著講話,連我都插不上嘴了。有時課堂上亂極了,我連喊帶叫的組織紀律。面對這種情況,我堅持每天記錄課堂上出現(xiàn)的情況,通過對這些現(xiàn)象的整理與分析。我發(fā)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下容易出現(xiàn)課堂混亂的現(xiàn)象:(1)孩子們特別感興趣的話題;(2)與小朋友的意見出現(xiàn)分歧時;(3)急于要與老師交流時。經(jīng)過思考,我通過以下方法,孩子到孩子們在"互動"的"活"的課堂中,與小朋友、與老師達到交流上的默契。(1)與學生進行眼神上的交流;(2)指導學生注意傾聽,從小朋友的話中找到自己的發(fā)言點。
3.搭建展示平臺,樹立學生的信心
3.1讓"小老師"教學生字。每教新課之前,我總鼓勵學生前進行自主性的"備課"。這種"備課"與傳統(tǒng)意義上預習是有所不同的:我告訴學生,在課堂上,你和我一同來講生字。現(xiàn)在我們一同來備課,課堂上,咱們交流備課的成果。孩子們在備課中是沒有限制的,他們可以在讀書中認字,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生字來講,也可以選出自己認為最難識記的生字課上向小老師提問。在課上,當學生通過測讀生字,確定了學習生字的中難點后。我就將這些難點生字出示在黑板上,請學生來做小老師,講一講這些字。在講字的過程中,小老師可以根據(jù)自己備課的情況,自主性的向同學們提問。小朋友們也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備課情況,向小老師發(fā)問。
3.2開展學生間的評價。在學生們上一年級時,就著手引導孩子們進行"生生互動"式的評價。那時孩子們會一些簡單的評價話語,例如:你的聲音真洪亮!你說得真好,我很佩服你!等等。孩子們都喜歡自由,都喜歡說自己的心里話。因此這種自主評價的方式,孩子們都很喜歡。很快,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評價中自然而然的開始進行口語交際了。
4.優(yōu)化"生生互動",促進生成性學習
在教學中,學生進行互動式的學習,它們之間常常自主性的進行質(zhì)疑、解疑、評價甚是引發(fā)爭論。因此,這時的課堂具有了一定的不可預見性。許多問題的隨機生成,成為新的培養(yǎng)目標。如,課堂上學生一旦"互動"起來就容易產(chǎn)生"一發(fā)而不可收"的場面,我一直為此而煩惱。直到一次課上孩子們進行組詞鏈接,他們組起詞來沒完沒了,就在我剛想打斷他們時。一個小朋友站起來說:"我認為組詞鏈接該收尾了。"我對這位小朋友大家贊賞,表揚他懂得如何控制時間。通過這個例子,我感受到了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我完全可以進一步的培養(yǎng)孩子們自主調(diào)控時間的能力。
總之,"師生互動"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有效渠道,既能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又能促進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以推進新課改邁出堅實的步伐。對此我們務必要高度重視,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