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丹
(重慶師范大學 數學學院,重慶 401331)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實現培養(yǎng)目標的根本途徑。因此,及時、多渠道、準確地了解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教學質量監(jiān)控的重要內容。而且通過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可以充分發(fā)揮評價功能,敦促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如果對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不客觀、不公正、不科學,不僅不能實現這些目標,而且有可能起到負面影響。所以,對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進行認真研究,對評價過程進行有效組織,以及對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結果進行有效利用,就顯得特別重要。模糊綜合評價就是以模糊數學為基礎,應用模糊關系合成的原理,將一些邊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和綜合評價的一種方法。運用AHP法來求出影響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各因素的指標權重,然后利用模糊數學理論中的模糊評價方法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及相關影響指標進行定量化分析,建立了相應的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最后,通過重慶市某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狀況對方法進行了實例分析。
模糊綜合評價法,就是將需要評價的對象按影響其建設的因素按層次分類并對其相對重要性進行量化。在確定評價因素評價等級標準和權重的基礎上,運用模糊集合變換原理,以隸屬度描述各因素的模糊界線,構造模糊評判矩陣,通過多層的復合運算,最終確定評價對象所屬等級,其數學模型由因素集、評價集、權重集和模糊關系運算組成。
模糊綜合評價的第一步是建立評價指標體系。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最基本形式,在教學活動系統(tǒng)中處于主導地位。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實際調查,認為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可由如下教學態(tài)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4個方面組成。每個指標又有若干個子指標.針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所涉及的內容,以專家評價理論課為例建立評價體系層次結構圖如表1所示 。
表1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
評價集是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的直接描述,一般可以將評價結果分成5個等級,記為V(v1,v2,v3,v4,v5)=(優(yōu)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
評價各指標相對于上級指標的權重可以采用AHP法得到。首先按1~9比例標度法把同一子集中的各項指標相對于上一級指標的重要性兩兩比較,之后用Aij標記第i個指標對第j個指標的相對重要性,如此下去能夠得到一組模糊判斷矩陣。然后在專家的幫助下將這個矩陣轉化成一個綜合判斷矩陣,從而求出各個指標的權重。
從而n個指標成對比較的結果就可以用下面的判斷矩陣A表示為
模糊綜合評價是根據最末一級指標的隸屬度和權重,逐級向上評價?,F以本案(表1) 的兩層評價指標為例建立模糊關系矩陣。
首先進行一級模糊綜合評價:按二級指標的各因素進行單因素評價,共構造分別屬于n個一級指標ui的模糊關系矩陣Ri(i=1,2,…,n)。
則一級綜合評判為:Bi=Wi·Ri=(bi1,bi2,…,bim)(i=1,2,…,s)然后,將Ui作為一個因素,用Bi作它的評判矩陣。
同樣,用Ui指標因素權重集W乘以B,就得到綜合評價結果:H=W×B,即得到目標層指標U對評價語V的隸屬度。
在此以某校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模糊綜合評價為例,在參考、借鑒、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如表2所示的課堂教學質量的綜合評價指標。采用德爾菲法將各層次上的指標兩兩比較,運用AHP法計算出各層次指標集的權重。
表2 U的判斷矩陣
表3 u1的判斷矩陣
同理可分別得出:
W2= (0.33,0.33,0.17,0.17)
Ci=0Cr=0<0.1
W3=(0.055,0.564,0.118,0.263)
Ci=0.039Cr=0.043<0.1
W4=(0.33,0.67)
Ci=0Cr=0<0.1
請專家(10人)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統(tǒng)計如表4(各指標內涵如表1所示)
表4 課堂教學質量統(tǒng)計表
根據表4可得4個一級指標的模糊關系矩陣Ri(i=1,2,3,4),如教學態(tài)度一項的評價中,可根據專家對每個因素考察后所給的優(yōu)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的人數計算出每個評語的隸屬度,其相應的模糊關系矩陣可表示為
同理可得其他因素的評價結果:
教學內容:B2=W2×R2=(0.748,0.201,0.034,0.017,0)
教學方法:B3=W3×R3=(0.62,0.271,0.026,0.083,0)
教學效果:B4=W4×R4=(0.801,0.166,0.033,0,0)
于是形成模糊評價矩陣B:
結合其對應的權重W乘以B,就得到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的最終結果:
根據隸屬度原則,0.691最大,而其對應的評價是“優(yōu)秀”。故得結論: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價結果為優(yōu)秀。
當然對課堂教學質量的評價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綜合AHP和模糊綜合評價理論進行評價,能夠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既重視定性分析又關注定量落實,將主觀的、模糊的指標通過模糊理論量化,建立這樣的一個模型,從而就避免了確定權重時的主觀性和片面性,指標的選擇和評價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 楊淑娥.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上的應用[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8,23(2):72-77
[2] 陳念東,鄒麗云.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在高校教學型實驗室評估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2011,20(10):53-56
[3] 陳梅,羅章,廖光珍.AHP模糊綜合評價法在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中的應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65-69
[4] 肖崇好,馮健文.高等學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探索[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24(4):71-75
[5] 杜棟,龐慶華,吳炎.現代綜合評價方法與案例精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6] 葛倚汀.對構建高校課堂質量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28(5):57-59
[7] 劉志軍.試論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的建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20(2):53-55
[8] 魏春梅.多元統(tǒng)計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的應用[J].曲阜師范大學學報,2008,34(2):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