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浩,高思華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 100029)
半夏有降逆止嘔、和胃消痞的藥理作用,但其在妊娠惡阻中的治療作用一直存有爭議。而運用半夏復方治療妊娠惡阻古已有之。《備急千金要方·婦人方上》有“半夏茯苓湯”治療惡阻的記載。
關于半夏是否為臨床妊娠禁忌藥的說法仍存在爭議,醫(yī)生對臨床采用半夏治療妊娠嘔吐也持慎重態(tài)度。但古有“醫(yī)師掌醫(y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yī)事”之記載,如何控制半夏生殖毒性?孕婦如何合理應用半夏抑或半夏是否應列為妊娠禁忌藥?這些問題都是目前半夏毒性研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半夏動胎”理論值得深入探討。
所用飲片購自北京同仁堂藥店,生產(chǎn)批號Z43020138。分別按常規(guī)湯藥制備方法(浸泡,煎煮,過濾,濃縮等),制得實驗所需湯藥。各藥濃度為含藥量1 g/mL(按生藥量算得),所得藥液放置于4 ℃冰箱保存?zhèn)溆?。選取2月齡昆明雌鼠,體質(zhì)量(18±2) g 110只,2月齡昆明雄鼠,體質(zhì)量(20±2) g 55只。由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清潔級動物,生產(chǎn)許可證號:SYXK(浙)2012-0117。飼養(yǎng)溫度:20~25 ℃,相對濕度28%~55%。照明時間:明暗10/14 h。飼料與飲水持續(xù)供給,不限量自由攝取。飼料名稱:鼠維特飼料。飼料來源:北京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動物中心。飼料的質(zhì)量: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4924-2010年規(guī)定。飲水為滅菌自來水。
實驗選取臨床治療妊娠惡阻應用頻率最高的復方—半夏茯苓湯(54.1%)[1],進行不同炮制半夏生殖毒性的實驗研究。在成功建立昆明小鼠妊娠模型,并進行“預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正式實驗。實驗中建立陽性對照組(即絲裂霉素C組)[2]、空白對照組(生理鹽水組),實驗組(3組)等,從妊娠第1天起灌胃給藥,第20天將全部雌鼠摘眼取血處死[3],解剖妊娠子宮。
正式實驗選取2月齡昆明雌鼠,體質(zhì)量(18±2) g 5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2月齡昆明雄鼠,體質(zhì)量(20±2) g 25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5只。每組給予同等足量的食物和水。分別編號為實驗1組(半夏茯苓湯組中所用半夏為生半夏)、實驗2組(所用半夏為姜半夏)、實驗3組(所用半夏為法半夏)、空白對照組;陽性對照組,共5組。
造模:晚18:00將雌鼠∶雄鼠=2∶1合籠交配,自交配次日起,于每日早7:00,中午13:00,晚18:00檢查陰栓3次,發(fā)現(xiàn)陰栓日定為妊娠0天標志[4]。所有雌鼠均于妊娠第1天開始給藥,空白對照組采用生理鹽水灌胃給藥,陽性對照組采用絲裂霉素C灌胃給藥,給藥劑量以成人量,按小鼠表面積折算成有效劑量[5]。連續(xù)19 d。
待雌鼠妊娠期滿20 d[6](停藥24 h后),全部雌鼠摘除眼球放血處死,血用于試劑盒檢測及腎功能檢測(以測定肝、腎功能損壞程度)。處死后隨即解剖妊娠子宮[7],觀察仔鼠形態(tài),將仔鼠精細測量、稱重。詳細記錄仔鼠數(shù)、胚胎總數(shù)、發(fā)育正常數(shù)、發(fā)育正常率(%)、死胎數(shù)、死胎率(%)、畸形數(shù)(包括頭部畸形、四肢畸形、軀干畸形)、畸胎率(%)等實驗數(shù)據(jù)。
3.1 半夏茯苓湯不同炮制半夏對母鼠胚胎正常率、死胎率、畸胎率的影響。見表1。
表1 半夏茯苓湯不同炮制半夏對小鼠胚胎正常率、死胎率、畸胎率的影響 只(%)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1;與陽性對照組比較,□□P<0.01;與實驗1組比較,△△P<0.01;與實驗2組比較,▲P<0.05,▲▲P<0.01;與實驗3組比較,■P<0.05,■■P<0.01。實驗1、2、3組與陽性對照組、空白對照組的正常率、死亡率、畸形率之間均存在顯著差異(P<0.01)。
3.2 半夏茯苓湯不同炮制半夏對母鼠肝腎毒性的影響 見表2。
表2 半夏茯苓湯不同炮制半夏對母鼠肝腎毒性的影響
注:與陽性對照組、空白對照組比較,##P<0.01。與實驗1組比較,△P<0.05,△△P<0.01;與實驗3組比較,▲P<0.05。結(jié)論:實驗1組、2組與實驗3組SCR、BUN、ALT、AKP之間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實驗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半夏茯苓湯(法半夏)即實驗3組治療孕婦妊娠嘔吐最為安全,慎用未經(jīng)炮制的生半夏復方的結(jié)論。
此實驗以復方中進行半夏安全性評價研究,為半夏毒副作用研究打開一個新視角?;谥嗅t(yī)學“有故無殞”的基礎理論,結(jié)合目前臨床運用半夏所存在的實際且亟待解決的具體問題,選擇臨床治療妊娠惡阻確有療效的半夏復方—半夏茯苓湯,和代表性適應癥(妊娠惡阻)進行實驗研究。以現(xiàn)代醫(yī)學的定性定量研究豐富中醫(yī)“半夏動胎”的理論。
實驗研究著重探討不同炮制方法的半夏在復方中的胚胎毒性。尤其是應用半夏不同炮制方法的科學性、規(guī)律性。提出半夏茯苓湯(法半夏)組治療孕婦妊娠嘔吐最為安全,慎用未經(jīng)炮制的生半夏復方的結(jié)論[8-11]。
[1]修彥鳳,王智華,洪筱坤.半夏毒性的研究進展[J].李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15(5):304-305.
[2]胡鵬,張利,鄧中甲.半夏功效發(fā)展的歷史沿革[J].中醫(yī)藥學刊,2006,24(2):359.
[3]季旭明.半夏毒性毒理研究進展[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4,28(1):74-76.
[4]李彥清,李繼平,鄧澤沛,等.實驗動物生產(chǎn)模型[J].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2002,1(1):36-40.
[5]吳皓,季睿,邱魯嬰,等.半夏刺激性(動物實驗)量化指標的研究[J].中成藥,2000,22(6):419-421.
[6]王小紅,江洪,夏明珠.姜半夏致突變性實驗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02,23(8):42-43.
[7]王明慶.生半夏治療妊娠惡阻[J].四川中醫(yī),1998,16(1):50.
[8]韓清泉.中藥炮制對臨床藥效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7,45(9):160.
[9]侯東.簡述毒性中藥的炮制方法[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1,27(3):208.
[10]史志超,錢桂敏.淺談如何降低中藥的不良反應[J].吉林中醫(yī)藥,2004,24(7):37.
[11]王軍.半夏毒性及炮制減毒研究[J].陜西中醫(yī),2010,3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