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婧文
【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癥監(jiān)護室中應用人文關懷的實際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危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10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組,為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為研究組應用人文關懷,比較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睡眠障礙評分為9.02±1.63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滿意度高于對照組(98.0%VS80.0%,P<0.05)。結論: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更佳,人文關懷可提升生活質量,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臨床滿意度。
【關鍵詞】人文關懷;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效果
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需全面護理,在護理過程中給予人文關懷,可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患者疾病恢復率[1]。本研究中,為2011年11月~2012年10月50例危重癥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應用人文關懷,取得了滿意效果,護理體會如下。
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選擇2011年11月~2012年10月危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100例,將其分成兩組。研究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7~77歲不等,平均51.6±2.8歲;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26~78歲不等,平均51.8±2.9歲,兩組患者均存在血清中尿素氮及肌酐水平驟然升高、尿量驟減、少尿或無尿癥狀,伴有不同程度的酸堿失衡、水電解質失衡,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一般方法:①對照組:給予糾正電解質、監(jiān)測血壓、血氧飽和度、氣道管理、用藥護理、并發(fā)癥預防等基礎護理。②研究組: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經常為患者放輕音樂,改善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緩解患者焦慮感,此外,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基礎上給予舒適體位護理,減輕疲勞感,給予少量多次飲水,緩解口渴感,加強病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保證病室無異味、清潔,減少噪音污染及醫(yī)源性雜音,保持病區(qū)安靜,為昏迷病人洗臉、梳頭,口唇上涂抹軟膏,擦洗身體后為患者涂抹油脂或奶液,大便后擦拭肛門皮膚,嘔吐后清理口腔,為患者進行暴露性操作時,用屏風或毛毯遮擋,保護病人隱私,防止其受涼,醫(yī)護人員應適度腹膜、輕拍病人身體,視昏迷患者為清醒患者,定時與其交談,呼叫患者姓名,促使昏迷患者清醒。不斷更新護理方案,改善重癥室的治療環(huán)境,根據患者恢復情況為其制定功能訓練計劃,協(xié)助患者進行肌肉收縮運動等功能恢復訓練,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調整鍛煉計劃。
療效評定:統(tǒng)計兩組睡眠質量評分,調查并比較兩組滿意度(神智、意識不清晰的患者由家屬完成滿意調查)。
結果
討論
過去開展護理工作時常給予患者封閉式護理措施,封閉管理可有效抑制疾病擴散、交叉感染,但也會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影響危重癥患者康復。
在危重癥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給予人文關懷可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吳玉仙的研究的結果顯示[2],為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應用人文關懷,可改善患者病況,幫助患者樹立迎接新生活的信心,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睡眠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近似于相關研究結果[3],表明人文關懷可提升生活質量,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臨床滿意度。
為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護理工作者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積極地調整自己的工作模式,從整體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輕柔進行查房、護理工作,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工作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理.人文關懷在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中的應用[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4(2):204-204.
[2]吳玉仙.人文關懷在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1,7(1):119.
[3]陳祥燕,陳祥鶯.人文關懷在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生活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9(4):128-129.
【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癥監(jiān)護室中應用人文關懷的實際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危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10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組,為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為研究組應用人文關懷,比較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睡眠障礙評分為9.02±1.63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滿意度高于對照組(98.0%VS80.0%,P<0.05)。結論: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更佳,人文關懷可提升生活質量,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臨床滿意度。
【關鍵詞】人文關懷;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效果
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需全面護理,在護理過程中給予人文關懷,可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患者疾病恢復率[1]。本研究中,為2011年11月~2012年10月50例危重癥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應用人文關懷,取得了滿意效果,護理體會如下。
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選擇2011年11月~2012年10月危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100例,將其分成兩組。研究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7~77歲不等,平均51.6±2.8歲;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26~78歲不等,平均51.8±2.9歲,兩組患者均存在血清中尿素氮及肌酐水平驟然升高、尿量驟減、少尿或無尿癥狀,伴有不同程度的酸堿失衡、水電解質失衡,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一般方法:①對照組:給予糾正電解質、監(jiān)測血壓、血氧飽和度、氣道管理、用藥護理、并發(fā)癥預防等基礎護理。②研究組: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經常為患者放輕音樂,改善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緩解患者焦慮感,此外,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基礎上給予舒適體位護理,減輕疲勞感,給予少量多次飲水,緩解口渴感,加強病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保證病室無異味、清潔,減少噪音污染及醫(yī)源性雜音,保持病區(qū)安靜,為昏迷病人洗臉、梳頭,口唇上涂抹軟膏,擦洗身體后為患者涂抹油脂或奶液,大便后擦拭肛門皮膚,嘔吐后清理口腔,為患者進行暴露性操作時,用屏風或毛毯遮擋,保護病人隱私,防止其受涼,醫(yī)護人員應適度腹膜、輕拍病人身體,視昏迷患者為清醒患者,定時與其交談,呼叫患者姓名,促使昏迷患者清醒。不斷更新護理方案,改善重癥室的治療環(huán)境,根據患者恢復情況為其制定功能訓練計劃,協(xié)助患者進行肌肉收縮運動等功能恢復訓練,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調整鍛煉計劃。
療效評定:統(tǒng)計兩組睡眠質量評分,調查并比較兩組滿意度(神智、意識不清晰的患者由家屬完成滿意調查)。
結果
討論
過去開展護理工作時常給予患者封閉式護理措施,封閉管理可有效抑制疾病擴散、交叉感染,但也會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影響危重癥患者康復。
在危重癥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給予人文關懷可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吳玉仙的研究的結果顯示[2],為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應用人文關懷,可改善患者病況,幫助患者樹立迎接新生活的信心,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睡眠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近似于相關研究結果[3],表明人文關懷可提升生活質量,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臨床滿意度。
為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護理工作者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積極地調整自己的工作模式,從整體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輕柔進行查房、護理工作,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工作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理.人文關懷在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中的應用[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4(2):204-204.
[2]吳玉仙.人文關懷在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1,7(1):119.
[3]陳祥燕,陳祥鶯.人文關懷在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生活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9(4):128-129.
【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癥監(jiān)護室中應用人文關懷的實際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危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10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組,為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為研究組應用人文關懷,比較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睡眠障礙評分為9.02±1.63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滿意度高于對照組(98.0%VS80.0%,P<0.05)。結論: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更佳,人文關懷可提升生活質量,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臨床滿意度。
【關鍵詞】人文關懷;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效果
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需全面護理,在護理過程中給予人文關懷,可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提高患者疾病恢復率[1]。本研究中,為2011年11月~2012年10月50例危重癥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應用人文關懷,取得了滿意效果,護理體會如下。
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選擇2011年11月~2012年10月危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100例,將其分成兩組。研究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7~77歲不等,平均51.6±2.8歲;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26~78歲不等,平均51.8±2.9歲,兩組患者均存在血清中尿素氮及肌酐水平驟然升高、尿量驟減、少尿或無尿癥狀,伴有不同程度的酸堿失衡、水電解質失衡,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一般方法:①對照組:給予糾正電解質、監(jiān)測血壓、血氧飽和度、氣道管理、用藥護理、并發(fā)癥預防等基礎護理。②研究組:在基礎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經常為患者放輕音樂,改善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緩解患者焦慮感,此外,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基礎上給予舒適體位護理,減輕疲勞感,給予少量多次飲水,緩解口渴感,加強病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保證病室無異味、清潔,減少噪音污染及醫(yī)源性雜音,保持病區(qū)安靜,為昏迷病人洗臉、梳頭,口唇上涂抹軟膏,擦洗身體后為患者涂抹油脂或奶液,大便后擦拭肛門皮膚,嘔吐后清理口腔,為患者進行暴露性操作時,用屏風或毛毯遮擋,保護病人隱私,防止其受涼,醫(yī)護人員應適度腹膜、輕拍病人身體,視昏迷患者為清醒患者,定時與其交談,呼叫患者姓名,促使昏迷患者清醒。不斷更新護理方案,改善重癥室的治療環(huán)境,根據患者恢復情況為其制定功能訓練計劃,協(xié)助患者進行肌肉收縮運動等功能恢復訓練,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調整鍛煉計劃。
療效評定:統(tǒng)計兩組睡眠質量評分,調查并比較兩組滿意度(神智、意識不清晰的患者由家屬完成滿意調查)。
結果
討論
過去開展護理工作時常給予患者封閉式護理措施,封閉管理可有效抑制疾病擴散、交叉感染,但也會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影響危重癥患者康復。
在危重癥患者的臨床護理中,給予人文關懷可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吳玉仙的研究的結果顯示[2],為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應用人文關懷,可改善患者病況,幫助患者樹立迎接新生活的信心,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睡眠障礙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近似于相關研究結果[3],表明人文關懷可提升生活質量,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臨床滿意度。
為進一步提高護理效果,護理工作者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積極地調整自己的工作模式,從整體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輕柔進行查房、護理工作,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在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工作中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理.人文關懷在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中的應用[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3,4(2):204-204.
[2]吳玉仙.人文關懷在重癥監(jiān)護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北方藥學,2011,7(1):119.
[3]陳祥燕,陳祥鶯.人文關懷在重癥監(jiān)護室患者生活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9(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