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誦讀是指用抑揚頓挫的聲音有感情地讀書,誦讀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讀課本上的文章,也包括讀課外的文章。誦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誦讀不是可有可無,絕不可放任自由,誦讀教學抓不好就會影響整個語文教學的質量。誦讀是一門學問,它是有講究的。
一、要把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
誦讀不只是讀,更重要的是動腦思考。只動口而不去思考叫“死讀”,但只思考而不動口叫“空想”。所以,只有把“讀”和“思”結合起來,才能達到誦讀的效果。例如,“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十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薄氨秤啊北臼巧钪谐R姷?,為什么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呢?這需要細心去思考。再如,“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園狼籍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用心思考,眼前就浮現(xiàn)出那令人傷感的場面。“思”是對文章感悟的不斷加深,在思考中讀書和那種機械讀書的效果是有天壤之別的。
二、要把讀書和品味、想象結合起來
要像生活中品味一杯清香的茶水、品味一杯綿柔的美酒那樣,去品味文章的寫作特點和高妙之處。例如,“打了春,溫暖就會不聲不響地撲向千山萬水,融入千家萬戶。風變柔了。柔得像嬰兒那綿綿的嫩手,拍打哪兒,哪兒就有甜甜的雨......?。〈虼赫婧?,打春真好!”如果你覺得“不聲不響地撲進千山萬”中的“撲”用筆巧妙,就要琢磨琢磨,好在何處呢?讀“風變柔了,柔得像嬰兒那綿綿的嫩手……”這就得品味它的修辭方法之妙。品味的過程就是體驗、欣賞文章的過程。文學作品的特征就是以生動的形象感染讀者。誦讀要借助想象,讓作者所描繪的形象活生生地再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例如,“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弊x到此處,就會在眼前展現(xiàn)出絢麗多彩、阿娜多姿的美妙畫面,這種畫面一出現(xiàn),其誦讀的聲音就會如春風化雨,點滴入土。接下來便是“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边@時,眼前又該換成一幅“累累果實掛滿枝頭”的美妙畫面,使人流連忘返、如癡如醉。想象是客觀事物的再現(xiàn),是人的大腦所特有的機能,它能將誦讀者帶進一個美妙的世界,給人以無與倫比的享受。
三、在誦讀中體情,在深情中誦讀
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反映一定的思想感情,因為它是人類生活的結晶,而人類的生活是人類有感情的活動。在誦讀時要讓學生真正明白字里行間的意義,感悟所反映的思想,使自己融入到作品中,帶著深厚的感情去傾訴,如果達到了一種非表達不可的境界,就說明誦讀者已經和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共鳴。例如,讀“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是完全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的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就要想一想,歷史上有哪一個隊伍能跟八路軍、新四軍相比呢?這是一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人民從心眼里熱愛它。讀這段話,仿佛自己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們革命隊伍的宗旨。
四、讓學生多讀、熟讀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就告訴我們對一些經典、名篇要反復去讀,甚至終生去讀,讀到瓜熟蒂落、玲瓏剔透。有些文章越讀越有滋味,每讀一次有一次的收獲,只有熟讀成誦才能化為自己的東西,才能學會應用,達到誦讀的目的。文言文的誦讀有相當大的難度,在教學中不妨分這樣幾步走。第一步,指導學生認識文中的生詞、生字,掃清誦讀的障礙。如果這一步做不到,學生讀起來就會不連貫。第二步,讓學生理解文中字詞的意思,為有感情朗讀打好基礎。如果學生只滿足于認識字詞而不理解詞義,讀起來就會毫無感情,別人聽起來也會索然無味。第三步,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逐步提高,讀的時候,要求他們動腦筋,不要機械地模仿他人,要讀出自己的情感,讀出自己的特色,讀的時候可采取多種形式,可以一人讀,可以多人齊讀,可以接力讀,也可以分角色讀。不管采取那一種形式讀,都要根據(jù)循序漸進的原則,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讀得投入,讀得愉快。在讀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理解記憶,這樣就會記得快、記得牢。要讓學生有選擇地去誦讀,要讀精美的、自己喜愛的篇章,對那些學生不感興趣的文章不要強求,否則會把誦讀變成一種負擔。要讓學生多參加一些活動,展示自己誦讀的才能,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教師要組織學生經常進行經驗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誦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對于學生理解作品、提高寫作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來不得半點的松懈與忽視,只有長期不斷地努力,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湯莊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