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大連市航海運動學校 遼寧大連 116021)
從1979年我國首次開展帆板運動項目以來,帆板運動已逐漸成為各比賽項目的重要競賽科目。從事帆板運動,都有輸贏,但是影響勝負有很多因素。單純從風向角航線來講,在迎風段的航行戰(zhàn)術使用對整個勝負影響最大。在帆板運動中,對于迎風航段要熟練的運用戰(zhàn)術,這可以提高帆板有效航行迎風角及行駛速度,同時也能夠增加對手的壓力。帆板運動迎風段的戰(zhàn)術運用對完成帆板比賽,提高競爭力,保持優(yōu)先優(yōu)勢具有重要意義。
從我國開始參加國際帆板運動比賽開始,通過從回國后運動員的分析和體會中,可以總結出:我國的帆板運動基本操作技術同國外選手相差不大,而在迎風階段的戰(zhàn)術運用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國帆板運動選手處于被動局面。隨著我國帆板運動員技能及戰(zhàn)術水平的逐步提高,迎風階段的戰(zhàn)術運用越來越重要,由于迎風階段戰(zhàn)術運用涉及因素較多,戰(zhàn)術運用好壞直接關系到是否能夠戰(zhàn)勝對手,同時,迎風階段戰(zhàn)術運用能夠集中反映帆板運動選手的靈敏度及心理素質,反映選手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必須要重視帆板運動過程中,迎風階段戰(zhàn)術的運用。在進行帆板運動中,如果遇到了迎風階段,需要做到以下原則。
一切戰(zhàn)術的使用是建立在穩(wěn)定的速度之上。由于帆板是統(tǒng)一設計的器材,因此要想在速度上占據優(yōu)勢,就必須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練習,在此基礎上合理運用戰(zhàn)術,拔得頭籌。
在帆板行駛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混亂氣流的干擾,氣流在上風位置和下風位置的干擾是不一樣的。在上風中形成的回風區(qū)延伸的長度為一倍的板長,而在朝板尾延伸長度為3~4條板長;擋風區(qū)朝下延伸到板長的三倍長度,同時向板尾延伸出3~5條板長的距離,逐漸呈變窄趨勢。回風區(qū)和擋風區(qū)內的氣流較為混亂,容易對帆板行駛速度和方向產生影響。在一般情況下,回風區(qū)的氣流要比擋風區(qū)的氣流小很多,因此,對于回風區(qū)的危害其實是相對所在位置而言的。
保持穩(wěn)定而且清晰的氣流是保證帆板運動勝利最為基本的原則之一。根據實際情況,要合理選擇戰(zhàn)略有利航線和持續(xù)清晰氣流,一旦發(fā)現處于雜亂氣流中并無利可圖時,需要及時采取戰(zhàn)術逃離,一般情況下,可以采取以下擺脫方法。
(1)剛剛起航時,迎風換舷走順風偏轉或走另一條航線并從下風位置穿過,脫離雜亂氣流。等到氣流恢復到了清晰后,再選擇合適的航線。
(2)在遇到迎風階段的時候,運動員盡量避免順風偏下的位置,很容易因為對手角度而壓制住的自己。航線如果在兩側的位置不存在較大的差異的時候,不妨在迎風的位置換舷,可與到另外的一個航道;一側出現明顯有利狀態(tài)時,要先迎風換舷,待有清晰氣流后立即回到原來的有利航線上。
帆板行駛的速度動力主要是來自于風,而在航行過程中接觸的風是靈活多變的,同時也變化莫測。一般而言,如果風力的變化較大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兩種情況。
(1)固定風變。固定風變主要是指在帆板行駛期間,某階段內風向突然從一個方向改變至另一個方向,不再朝向原來風向位置運動。當朝一個方向運動后,到新方向后不再發(fā)生變化,形成固定風變;呈現不規(guī)則變化,形成前進固定風變。
(2)擺動風變。風從原來的方向朝向另一個方向發(fā)生變化,在短時間內又折回到原來的方向甚至超過原來的方向,在一定的范圍內發(fā)生不規(guī)則變化,因此形成擺動風變。帆板處于風變行駛過程中,在遇到風向向板首下風變化時,帆板航向會朝下偏移,形成“下降”趨勢;相反,當風向朝上風變化時,帆板航向會朝下下風位置偏移,形成“升高”趨勢。擺動風變是由于原來的風向朝向另一個方向發(fā)送變化,在短時間內重新這回原來方向,位于一定范圍內呈現不規(guī)則變化。帆板航行時,處于風變作用影響下,如果風朝向板首下風變化時,導致航向出現下偏;風向朝上變化時,導致帆板航向超下風偏。
確定或預計為固定風變時,無論是否繼續(xù)發(fā)生變化,選擇的最佳航線是朝航線跑“下降”舷風,并在隨后升高舷風駛向標志。在迎風航行過程中,如果能夠確定或預計為固定風變時,無論是否出現或繼續(xù)發(fā)生變化,都要將此航線跑“下降”舷風作為最佳航線,在隨后行駛中以升高舷風駛向標志,而在固定風變中,要將最后駛向標志的舷風始終保持在對手上風處。一旦遠離標志時,同時又能以準確進行估計時,要在對手的前上風迎風段換舷,要適當控制,不可駛出過多。
要根據擺動風變的范圍、規(guī)律及頻率,在掌握基本規(guī)律情況下靈活進行運用。在運用風變化時,要確保升高舷風,并朝預計的“下降”方向航行。航行在對手前下風位置,“下降”出現后,能夠在單獨風擺中獲得最大支持,對對手前下風進行控制時,如果其和平均方向相比,差異較大,應及時避免繼續(xù)行駛。風向發(fā)生變化時,處于下風位置要盡量引導下風板朝“下降”陸續(xù)行走,確定能換舷從板首可以通過時,要立即轉變?yōu)椤吧仙焙骄€,提高領先機率。通過利用風的變化來控制對手時,要盡量避免在正上風位置控制對手,由于處于正上風位置控制對手,每次風變都可能造成高度損失,因此要盡量避免。
大風天對于帆板的器材調整、協(xié)調性和操作及時要求較高,在進行戰(zhàn)術運用時,要注意如下幾方面。
(1)盡量避免和其他帆板反復迎風換舷,由于大風中迎風換舷速度較慢,同時所用時間可以行駛較長距離,因此,要避免迎風換舷太過于頻繁,導致距離損失;(2)預計可能發(fā)生戰(zhàn)術避讓時,首先要準確判斷,預留處足夠空間,避免導致犯規(guī)或失誤;(3)一般情況下,大風天的風力較為穩(wěn)定,風向不容易發(fā)生較大變化,因此,要主要采用上風控制對手。
當遇到迎風的情況的時候,運動員一定要掌握好板速、角、橫移三個最為基本的要素。這三個要素如果能夠合為一體,那么就能夠取得非常好的行駛效果。戰(zhàn)術的運用不是唯一的,在迎風階段時候,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必要情況下,要加強其中某一重要要素,適當犧牲最佳性能組合,確保整體效益提高。在剛剛起航階段,要盡可能盡快脫離板群,確保得到清晰的氣流,因此要適當放大角度,朝向清晰氣流區(qū)高速行駛;如果在某一個位置不利于自己行駛,那么需要調整大風角度,進行較高速度的形式。在運動過程中,可以使用小角度迎風形式,目的是不讓對手趕超。
小風天的主要特點是存在小陣風,同時風容易發(fā)生變化,如果未有大面積增強的風向變化,通常無法持續(xù)下去。因此,可以將小風天按照擺動風進行處理。處于小風中,不同位置的板速存在較大差異,差異主要取決于風速大小。處在小風天時,板速在不同的位置存較大的差異。而風速和不同位置帆板的速度有很大的關系。這和風速有很大的關系。如果遇到了小風天,一定要仔細觀察周圍的情況,在使用指定好的戰(zhàn)術。同時要注意小風天水流對行駛速度的影響,要保持在有利區(qū)域行駛。在小風天迎風行駛過程中,一般要堅持先頂流后順流,盡量跑水流較緩一側。
如果遇到了領先帆板在接近方位線的位置的時候,這個時候戰(zhàn)術和對手的位置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對手離標志較遠的時候,自己領先較多的時候,可以采用下方換舷;當然,如果遇到了對手離標志線較遠,但是領先的情況不多時,這個時候就需要等對手換舷后自己方能迎風換舷,同時需要進入對手的下風位置。如果自己處于落后的情況時,等到對手換舷之后自己到達對手上風位置的之后,才能朝著標志物進行行駛。當然當標志物比較近的時候,等到有足夠的空間進行迎風換舷,方可在對手的下風進行換舷;當處于領先的時候,對手如果已經換舷或者是達到了方位線的時候,需要立即朝標志線行駛而且需要迎風換舷。
帆板在接近迎風標時,必須要具備高速度、安全及合理繞標位置和清晰氣流,同時要成功繞標并提高下一航線的行駛能力。在接近迎風標時,要提前做好計劃,要從右舷方位線接近風標,需要成功的繞風標。這個過程中就需要運動員對速度以及位置有清晰的把握。
迎風戰(zhàn)術是帆板運動中戰(zhàn)術的重點。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戰(zhàn)術,促使帆板迎風駛入更加合理,以取得新的突破。
[1]貴成忠,殷劍.淺析帆板運動迎風段的戰(zhàn)術運用[J].四川體育科學,2012(1):64-66,76.
[2]邢增樂.我國帆船帆板運動的現狀與發(fā)展對策[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3(3):14-15.
[3]劉文霞.帆板搖帆運動帆氣動力特性的數值模擬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
[4]馬玉華.對我國帆板運動員自我效能的分析與提高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2.
[5]聞一梅,朱雄輝,邱彬彬,等.淺談板船迎風速度和技術重要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2):92.
[6]孔憲泉.淺談板帆運動競賽迎風速度和技術重要性[J].科技信息,2011(2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