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田長水 實習記者 李 立
煤?!昂眯值堋保河浬矫杭瘓F經坊煤業(yè)有限公司綜采二隊隊長李廣慶
■ 本刊記者 田長水 實習記者 李 立
“企業(yè)是我們的靠山,工作面就是我的家?!毖矍斑@個充滿激情、說話極富感染力的中年人,就是山煤集團經坊煤業(yè)有限公司綜采二隊隊長李廣慶。自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從一名基層工人干起,擔任電鉗工、機電隊長十多年。2007年至今,他擔任綜采二隊隊長職務。多年來,他數(shù)次被公司評為技術標兵和勞動模范;2011年,被評為山西省轉型跨越發(fā)展時代青年。
從參加工作起,李廣慶就愛上了機電維修。勤奮好學的他凡事都喜歡動腦筋,把工作當作學習的機會,不僅要知道怎么做,而且要明白為什么這樣做。他一直堅信只有刻苦鉆研,才能把工作做好、做細。但是,當時條件有限,很少有專業(yè)書籍供他學習,更別想有好的師傅來教導。于是,他就自己動手拆卸家里的電器來研究機電,自己當自己的老師?!拔沂菑男揠婏L扇開始修機電的”,他如是說。而正是這種認真鉆研的精神,為他的技術改造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傳統(tǒng)采煤機的傳動與連接部分損耗非常嚴重,半個月就需要更換一次,隨之而來的就是高成本與低利潤。李廣慶認為這是一個大問題,就著手研究優(yōu)化方案。但是,對于這方面的研究所能查找的資料并不多,唯一能靠的就是他自己。經過日日夜夜的思考與鉆研,經過不斷地拆卸設備、研究方案,經過無數(shù)次的實驗,他終于成功地改進了技術,使其使用壽命延長至6個月,為公司節(jié)約了大筆生產費用。目前,該技術已申報國家專利。
現(xiàn)代化企業(yè)需要有現(xiàn)代化的管理方式。李廣慶堅持人性化管理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對生產環(huán)境進行了改善與治理,打造出了全國一流的精品工作面。這是整個企業(yè)的亮點工程,他為此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
“這里真的是采煤的地方嗎?”記者認為這是所有人初次來到3-502工作面都會有的疑問。姑且不說這里干凈整潔的地面,良好的空氣,就說這里的配件,樣樣整齊地擺放于柜臺之上,猶如超市一般,干凈、有序。往前走,更令人詫異的是工作面上居然還有各種各樣的花卉、噴泉,廣播里播放著令人心情舒暢的音樂,員工有序地在工作面上穿梭,每個人臉上都帶著舒暢的表情。
“這里幾乎比城市的廣場還要干凈漂亮,簡直就是個花園嘛!”記者不由得感嘆道。李廣慶解釋說:“人性化管理首先要從工作環(huán)境的人性化入手。工作環(huán)境人性化了,員工工作才會保持好的心情,才會有干勁去工作。員工有干勁去工作,才能確實保障安全生產?!?/p>
是啊,在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下工作,怎么會心情不好呢?煤炭生產的工作面一直是“臟”、“亂”的代名詞。辛苦的工作加上臟亂的工作環(huán)境,很容易使員工產生負面情緒。相反,優(yōu)良的工作環(huán)境,不但能夠激發(fā)員工的工作熱情,還有力地保障了生產的安全。305工作面著實讓我們眼前一亮,它為安全生產提供了良好的軟環(huán)境,被山煤集團公司評為“精品工程”。
安全生產對于煤礦來說是第一要務。煤礦工作是一個特殊行業(yè),尤其是采煤一線受五大自然災害的侵襲,受惡劣環(huán)境的制約,為保證安全生產,不但要從思想政治、業(yè)務技術教育入手,其根本內在的因素是嚴格管理,是規(guī)范操作、安全操作。李廣慶常說:“安全生產,采煤是附加條件,管理和教育才是主要條件,要預防為主,人性化管理,發(fā)揮正能量?!币龊冒踩a管理工作,首先就要有嚴格的安全管理措施。2011年,面對3-506工作面切眼坡度大的問題,他建立了隊干跟值班制度,系統(tǒng)地落實了安全責任,使工作制度化、精細化。其次,要有合理的安全生產教育手段。他經常深入現(xiàn)場與員工共同探討采煤方法,大到班組長相互交流學習,小到員工的交流經驗,他都參與其中,員工有不懂的地方他都用心講解,耐心指導,充分做好了“帶頭人”工作,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保障安全生產,要以預防為主。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任何變化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安全隱患也是如此。李廣慶從事煤礦井下工作20余年,始終把“安全才是最大的效益”作為指導生產的理念,嚴格按照安全質量標準化要求指導工作,對現(xiàn)場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工藝、程序認真排查安全隱患。他認為,只要加強管理,做好預防工作,細化工作,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在日常生活中,李廣慶是一個很有激情的人,待人和善、熱情,“好兄弟”是每一名員工對他的稱呼。他愛員工,更愛人才。23歲的魏虎彪,畢業(yè)于師范學校,理論水平、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都比較強,李廣慶覺得魏虎彪的優(yōu)點對于年輕員工來說是非常難得的,所以一直關注著他。但是,由于魏虎彪原先是一名教師,在進入煤礦工作后很不適應,基層工作的苦累帶給他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情緒經常受到影響,甚至產生了想要辭職的念頭。李廣慶聽到這個消息后很是重視,第一時間找魏虎彪談心。誰曾想魏虎彪第一句話就是:“我不想干了,李隊長?!崩顝V慶隨即說道:“先別說這樣的話,有困難告訴我,咱們共同來解決?!薄瓣犻L,這里工作太累了,我原來動腦子多,用體力少,現(xiàn)在的體力工作對我來說太辛苦了。”“嗯,這點我能夠理解,剛來不適應是難免的,但是這個問題不是大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咱們共同想辦法解決,任務太重咱們可以從輕干起,大家都會幫助你的,年輕人怎么能因為這點困難就退縮呢?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不想克服,只想逃避,這樣對嗎?”魏虎彪聽到這里沉默了,他陷入了思考。李廣慶趁熱打鐵說道:“咱們企業(yè)效益越來越好,這是一份多么有前途的工作?。‰y道要輕易放棄么?虎彪,你也受過高等教育,是個人才,我很欣賞你的組織能力和業(yè)務水平,咱們企業(yè)需要你這樣的人才,大家也需要你??!”多次交心長談使魏虎彪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轉變。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李廣慶針對魏虎彪的問題采取了兩個措施:一是重新分配工作,讓魏虎彪以及具有相同問題的員工先做一些比較輕松的工作,積累經驗,慢慢由輕到重,使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新環(huán)境;二是號召老工人積極幫助新工人,熱心關注他們的工作與生活上的難題,讓他們感受到來自集體的熱情。通過這兩個措施,魏虎彪等人的情緒慢慢地穩(wěn)定下來,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就在不久前,魏虎彪已經成為隊里獨當一面的生產骨干。魏虎彪經常對工友們說:“要不是李隊長,我可能就不會有現(xiàn)在的成就。”李廣慶聽了感慨地說:“人才是煤礦上的寶貝啊,我怎會讓他輕易離開?!敝v完這個故事,李廣慶對記者說:“好兄弟,這么和你說吧!只要進了我綜采二隊的,至今還沒有一個離開的。”
李廣慶說:“人才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認識人才、培養(yǎng)人才與使用人才工作?!币浞终J識人才,就要深入到群眾當中,“做工人的事,說工人的話”,是李廣慶的一貫作風。他認為僅僅依據(jù)表面現(xiàn)象來判斷人才是片面的,只有站在更高的層面上,才能發(fā)現(xiàn)他們的特長,真實地了解他們。要做好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不單單是專業(yè)知識的培訓,更需要相互交流和全面教育。李廣慶堅持“上班培訓,下班教育”的做法,堅持做好一對一交流工作。他認定,要合理使用人才,就要了解人才,幫助人才,在此基礎上,才能做到人盡其才。
李廣慶,就是這樣一個對知識熱愛鉆研,對工作積極熱忱,對員工親切和善,并且十分愛才惜才的人性化管理實踐者,也是煤海中一個充滿激情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