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鳳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新城道小學)
在學習的開始,孩子對英語產(chǎn)生著濃厚的興趣,但是由于英語和漢語的區(qū)別很大,說出來會惹人發(fā)笑,而且說出來還要擔心自己說得是否夠好,是否會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因此,教師要設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認為自己是可以大聲說出來的,因為他能行。
有一些日常用語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已經(jīng)接觸到了,諸如“Hi”“Hello”“Good morning”等。我們可以以此為開端,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就能很快得到學生的認同和反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其樹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告訴他們“Well begun is half done”。學生得到了肯定,就能逐漸消除運用英語進行口語交際的心理障礙,能自信地大聲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具備了興趣,才可能有所發(fā)展和提高。教師可以通過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激發(fā)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主觀能動性。古語有云:“親其師,信其道?!蔽覀儜诤椭C的師生關系中利用學生的向師性,借以達到口語教學的最佳氛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愿意說,渴望說。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豐富課堂教學活動,激發(fā)他們進行口語交際的渴望感,充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盡量在課堂上用英語授課,學生盡量用英語聽課和回答問題。還有,每節(jié)課的會話部分,這也是一個訓練學生聽力的絕佳環(huán)節(jié)。為此,我建議在每次學生的對話后提出一些關于這次對話的問題,有時要求學生自己就聽到的對話內(nèi)容提問,這樣既可以讓對話的學生有成就感,還能渲染和活躍課堂氛圍。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流,英語學習也是如此。在口語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努力把學生置于盡可能現(xiàn)實的交際情景中,力爭課堂教學的交際化。如學習Where is___?It's___句型時,可利用學生的書、鉛筆、尺子等事物進行情景問答;學習What’s his/her name?His/Her name is____時,用班里學生的姓名進行接龍游戲,并配合“猜猜看”游戲進行操練,以達到正確、熟練地運用的目的。
在當今社會,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大幅度地提高。CAI課件,因其儲量大、信息多,又具有及強的交互性,以被廣泛應用于英語教學的課堂。所以教師在運用傳統(tǒng)媒體教書的同時,應不斷加強學習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它為教學服務。
總之,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本身,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小學生英語口語的訓練決不能急于求成,而必須持之以恒。只要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悅的交際氛圍,口語不僅會深受學生的喜愛,而且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會獲得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