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軍 王亦堂
(山東省昌邑市文山中學)
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下午第一節(jié)課間,初二六班的物理課代表姜亦武同學匆匆找到我說:“老師,你不是說期中之后,給我們重新編排座位嗎?”我說:“是呀,你有什么想法嗎?”他有點激動地說:“老師,這次你能不能改變一下這次編排座位的思路?”我望著這個平時從不多說一句話、遵守紀律、學習刻苦、擔任小組長和課代表的高個子男同學,好奇地問:“為什么?”他很禮貌卻又義正嚴詞的說:“老師,為什么我們高個同學每一次編排座位都得坐在教室的后面?”我一聽,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就是想把自己的座位往前一點嘛,還用的著這么“委婉”,心想,真是個“鬼精靈”。由于他平時德智體等各方面都表現(xiàn)的比較好,所以也沒有多想,就開始向他介紹我每一次編排座位時的苦衷和設(shè)想。我說:“你知道老師編排一次座位有多么難嗎?幾乎是絞盡腦汁:既要考慮同桌和一個小組四個同學學習能力的差異,又要考慮性格動與靜的不同,還要考慮個頭的高與矮會不會影響看黑板……再說‘座位’的正與偏、前與后跟學習的好與差并不成正比,關(guān)鍵在于主觀是否努力。只要眼睛看得清黑板上的字,只要耳朵能聽得見老師講的話,坐哪個位置都一樣……”我還想再說什么,誰知他平靜中又有點失望地說:“老師,快上課了,希望您再仔細考慮一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有什么好考慮的,我已經(jīng)夠仔細的想了一個多周了,原來平時學習好和紀律好的同學也有嚴重的自私心理。我不禁在心里嘀咕。
可是一張紙條改變了我的看法。大課間我上完操回到辦公室后,一個同事交給我一張皺巴巴的紙條,外面寫的收信者是——初二六班班主任親啟。我快速的打開,只見上面寫著:
老師,我們知道您為了班級工作操碎了心,耗費了很多的精力,特別是為我們編排座位,同時各項工作的安排都非常民主,正因為這樣,我們很愿意聽您的號召,所以,一直以來,我們班不管是學習還是“三文明”評比,都名列前茅,也經(jīng)常受到級部和學校的好評,同學們學習和工作的干勁都很大。本來對您的工作我們不能說三道四,指指點點,但是,您能不能再發(fā)揚一下民主,在座位的編排上,聽聽我們的意見(帽蓋的夠大的)。
老師,您知道嗎,我們每一個同學不管坐在教室的哪個位置,都不是平視黑板的,都需要從前面同學的空隙中看黑板(有道理,我邊看邊點頭)。您相信嗎,我們希望自己學習好。我們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學,不管是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都希望也有機會坐到教室離講臺近一點的位置上。這是因為,上課時,有時老師講課聽不太清楚,又看到前面的許多同學根本不珍惜在前面的機會,上課不認真聽講,特別著急,有時又特別失望,甚至有些同學都因此要放棄了。所以為了我們班級,為了想放棄的同學,我們替老師想了一個一箭雙雕的辦法,就是這次編排座位時,不要再受高矮個的限制,這樣既滿足了我們經(jīng)常坐在后面的高個的愿望,又提醒了經(jīng)常坐在前面的小個子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好位置,讓每個同學都再一次感受到您民主平等的工作帶給我們的幸福和快樂。
不要調(diào)查我們是誰。落款是“愛并尊重您的學生”
看完之后,我陷入了沉思……
自打參加工作擔任班主任以來,每編排一次座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向?qū)W生強調(diào)“座位位置與學習成績的好壞沒有必然聯(lián)系”,有一次我還特意從網(wǎng)絡(luò)上找到了一首打油詩:《教室的位置》
“讀書學習在教室,教室里面有位置;位置到底哪個好,哪個位置都很妙。
昂首挺胸坐前面,黑板字小看得見;時有唾沫一點點,粉筆灰灰一片片。
不遠不近坐中間,眼睛看字倒是歡;擠進擠出不方便,另外空氣不新鮮。
又斜又偏坐窗邊,清脆鳥聲在耳畔;陽光普照臉和眼,頭暈眼花有點閃。
晃晃悠悠坐后面,交頭接耳較自在;個性特長盡展現(xiàn),成績下滑怎么辦?
個個位置都平凡,問題在你怎么看,人人位置都普通,看你是否很用功……
每一次我都認為,僅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是不夠的,還煞費苦心地研究和根據(jù)學生個性與個體的差異,實現(xiàn)比如“動”“靜”給合,以“靜”制“動”;“學科互補”與“性格互補”。高年級的同學還要考慮是否有早戀的傾向,避開異性同學做到一起,等等。有時還對個別的難以轉(zhuǎn)化的特別學生,經(jīng)常編排一個甚至兩個“特座”;還要盡量不讓學生感受到對特殊家庭,親屬關(guān)系的照顧,等等。一直以來,自以為工作做的挺完善的,誰知……難道我真得將最主要的忽視了?!再說,學生們說得確實很有道理,這一次不妨先試試效果。
建設(shè)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和大面積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現(xiàn)代管理和育人理念,促使我決定采納同學們的建議:
根據(jù)學生平日的表現(xiàn)和任課老師的意見,統(tǒng)籌兼顧的以四人為一個小組單位(分1、2、3、4號)將學生進行了均衡的搭配,其中更考慮了學生的個性與個體的差異,也盡量避免了異性同學產(chǎn)生早戀傾向的客觀因素,唯獨沒有顧及個頭的差別,每一周在保持小組不變的前提下,進行前后左右的循環(huán)對調(diào)。意見出臺后,利用電腦將編排情況先打出來征求了任課老師的意見,都說可以試一試。利用星期一班會的時間,將座位經(jīng)行了最后的編排落實。
還真奇了怪了,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唯獨這一次座位的編排沒有一個學生表現(xiàn)出不滿意,也沒有一個人找到我說自己的位置不適合自己。學習稍差一點的邊緣學生也在鼓足干勁,力爭上游;特別是較差的學困生,從內(nèi)心好像感受到了特別的“寵愛”,學習態(tài)度和為人處事上,也有了明顯的轉(zhuǎn)變。經(jīng)過實踐,我們一個保教組的班級也采用了相同思路的編排方法,進行了本班級座次的調(diào)整。
正所謂“干到老,學到老 ”。我覺得,能收到這么好的效果,不是因為我采納了同學們的意見,而是讓學生真正體會和看到了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的希望和事實。一張紙條改變的不僅是我編排座位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我陳舊的教育理念和頑固不化、墨守陳規(guī)的舊思想。而這種理念和思想直接影響著部分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與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養(yǎng)。
誠然,有許多工作,雖然我們努力地想做好,但如果長期以自我為中心,只相信自己而不能客觀全面的思考問題的話,有可能會產(chǎn)生很多負面效應(yīng)甚至是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應(yīng)更多的讓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讓民主平等之花在學生心底綻放,這樣就會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帶來的陽光,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所倡導(dǎo)的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勞動、學會交往的近期目標;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成長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好公民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實現(xiàn)教育“百年樹人”的宏偉目標,提高全民族的民主平等素質(zhì),為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后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