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瑞
朱繼瑞/沛縣第二中學一級教師(江蘇徐州221600)。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各國間的文化進行不斷的交流與融合,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它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聽寫能力的人才是刻不容緩的。根據(jù)美國保爾蘭金教授的調查顯示: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聽”占言語活動的 45%,“說”占 30%,“讀”占 16%,“寫”占 9%[1]。高中的英語學習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關鍵點。高中英語的聽說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制約和教條理念的束縛,只是比較注重知識的傳授,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來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怎樣在提高高中生寫作閱讀能力的同時又能增強高中生的聽說能力,扭轉現(xiàn)有的教學狀況,是高中英語教學值得深思的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Wilga M.Rivers認為,聽的過程不僅是一個接受的過程而且還是一個建立的過程[2]。一開始聽的時候是一個大概感覺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學習只是對所學的英語有一個大概的感知,這個時候學生一般都是大概的、不深入的識別,并根據(jù)自己的第一語言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對音段的切分,這個過程是接受學習英語的階段,也可以說是被動的學習階段。然后學生的學習進入到一個識別的過程,學生根據(jù)對音段的組織來識別,學生把學習時學到的信息與之前已經學習過的信息聯(lián)系起來,這個過程是主動的。最后是對學習知識的領會過程,學生對已經學習的內容進行復習,一遍一遍地聽所學內容,以便強化記憶。
從聽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學生要想學會說英語,就必須要學會聽英語,聽的次數(shù)多了,就會知道怎樣去說英語,在什么情景中說哪些話,這時,學生就會有想說英語的意愿,從而在交際中不斷提高說的能力。因為聽的程度不同,導致了口語的能力有較大的差異。聽得多的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就比較透徹,口語能力就會比較強;而聽得少的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只是一知半解,那么在說話時頭腦就會出現(xiàn)空白的現(xiàn)象,口語的能力自然就相對弱些。
高中英語起到橋梁的作用,高中時期對高中生的英語技能的提升是一個黃金時期。教授語言可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從書本中獲取相關知識和信息,是培養(yǎng)寫作和閱讀能力的方式之一;另一種是從有聲的教學中獲取相關的知識與信息,是培養(yǎng)學生聽和說能力的方式之一。伴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發(fā)展,各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作為世界通用語,它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在英語學習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1.傳統(tǒng)式的教學束縛高中英語聽說訓練。一般的英語課并沒有聽說這節(jié)課,傳統(tǒng)的教學都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目標的,老師也不可能拿出一節(jié)課進行聽和說的練習,教師們一般都是用每單元最后的課時進行聽力以及口語的訓練,一般的模式都是放磁帶,學生聽后對答案,聽力的內容也大都過時,并不能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致,而說的練習更是少得可憐,只是呆板的機械式的教學。如果正常閱讀課的課時不夠的話就要占用聽力和口語的練習時間了,因此導致很多高中生只會做閱讀和寫作,卻不會聽不會說,學的是“啞巴英語”。
2.學生的不敢錯過口語練習時機?,F(xiàn)在很多學生都有一個問題是當有機會說英語的時候不敢說,害怕說得不對被別人笑話,時間久了就錯過了很多好的練習口語的機會。這就導致一種情況,越不敢說越怕說錯,越不說口語能力越無從提高,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最后就成了不會說。其實,學習英語就應該大膽地說,只要多練習、多聽、多模仿,想讓自己的口語得到提高并不難。
3.說英語時中式英語和書面語較多。大部分高中學校和教師對英語的口語練習基本上是忽略的,并不會創(chuàng)造良好的聽說環(huán)境來讓學生進行聽說練習。高中生主要還是從書本上學習閱讀英語文章,而書本上的語言又與實際的口語交流不一樣,很少有地道的口語表達??谡Z的表達是書本上語句所無法替代的,如果學生只是這樣每天面對書本來做閱讀練習而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口語以及聽力訓練的話,是不能提高聽說能力的,學生也學不到地道的口語和真正的口語技巧。
4.教師的聽說能力影響學生的聽說能力。身為教師要以身作則,教師本身的聽力能力的高低就影響著學生的聽力能力的提高,教師的聽力技巧好、聽力水平高的話,自然會知道怎么教授學生學好聽力。當然口語也是一樣的,一個擁有一口發(fā)音標準的流利口語的英語教師,在平時教授學生時,標準的發(fā)音自然會熏染學生,學生也會不自覺地去模仿,而口語較差的老師只會上一堂充滿漢語口語的英語課??梢娊處煹穆犝f能力會影響自己的學生。
一直以來,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都是注重英語的閱讀和語法的教授,卻忽視了英語的聽說練習,單方面地追求成績,使學生的聽和說的技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聽和說是一種傳遞人與人之間思想的一種語言交流過程,聽是接受信息,而說是發(fā)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聽是說的一個前提,說是聽的一個結果,英語中的聽和說是相輔相成、不能割裂的統(tǒng)一體。那么,在面對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不容樂觀的現(xiàn)狀面前,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的聽說能力就成了現(xiàn)今應該解決的問題。筆者在這里提出了自己的幾點見解。
現(xiàn)今高中英語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的直接輸出為主的,并沒有實現(xiàn)課堂中的互動。而高中生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大都古板、機械,無法激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而多媒體教學作為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產物,已經逐漸走入各大學校的課堂,成為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對教學中所不易達成的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幫助。即使在學習閱讀課時,也可利用多媒體,它在其中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講課前,老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電影的片段、音樂的片段或者幾張代表性的圖片等等,這樣就營造了一個較好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多媒體計算機是雙向媒體教學設備,既能傳遞教學信息,又能接受學生信息,能進行交互式的個性化教學,有效地控制整個教學過程[2]。例如:在老師講授“The curse of mummy”這課的時候,可以在講課之前導入用英文介紹的埃及金字塔的一段視頻,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學生聽到了原汁原味的英語,也引起了學生對這個話題的興趣,很自然地引出了要講的課文,這樣就實現(xiàn)了在上閱讀課時也在練習聽力。
在牛津譯林版的高中英語中有一個全新的板塊叫Task,這個板塊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課上進行一種活動,而這種活動是開放性的,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完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用英語交流。例如,在Task板塊里Unit 2“What is happiness to you”中一開始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圖片,然后問問題:How do you describe the people in the picture?What are you feeling about the person?Is it negative or positive?這樣的問題能引起高中生的好奇心,也能帶動課堂的活躍氛圍,也能讓學生們認知negative emotional language。然后再進行Reading部分。在Listening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教師主要是教學生如何聽。首先,在聽聽力之前要對所聽的內容有個大概的預測,也就是說要對聽力的材料背景有個大致的了解,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聽力。這點我們在之前的Reading中已經做了大致的了解。其次,在聽力的過程中要做相應的記錄,這種記錄可以是關鍵詞、關鍵句子的記錄,例如:在Task板塊中Ma Jie has a special______;should be______to give up other things in life.這樣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聽力中尋找關鍵詞、關鍵句子,而不是盲目地聽。最后,教師在給學生放聽力的時候不要一起全部放完,而是要一段一段地放,給學生以思考記錄的時間,不會讓學生覺得跟不上而放棄了聽錄音,聽聽力要循序漸進。在聽力之后,學生以對所學的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就可以讓學生開始進行Task板塊中的Discussing環(huán)節(jié),這個部分是聽到說的一個橋梁,學生在討論之前教師應先提問題,問出討論的方向,例如,討論前教師可問: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e Ma Jie’s problem?但是這個問題的范圍有些大,那老師又可以問:How can you break a big question into smaller ones?接下來讓學生以兩個人一組的方式進行討論。之前所做的一切都為了這個說做準備的。在學生討論后可進入Task 3 Make up a dialogue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可根據(jù)書中給的提示來進行對話的練習。還是以兩個人一組進行對話練習,最后選幾組到前面來給大家表演,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對說的熱情,也能克服學生對說的畏懼心理,讓學生大膽地說出來。
高中生的學習課外娛樂時間較少,課業(yè)繁多雜重,肩負高考的巨大壓力。利用歌曲和電影進行英語教學既可以讓學生感到放松,又能達成教學目的。老師可以教同學們學習一些英語歌曲,這樣學習英語的模式便不會呆板、機械,使教學更加靈活,高中生也會更愿意去接受這種愉快的方式學習英語。當然,教學中聽英文歌曲也不是單純地聽,教師要在聽歌之前根據(jù)歌的內容進行提問,思維始終是由問題開始的,有了需要解決的問題,才能調動思維的積極性[3]。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歌曲,然后在給學生放兩遍到三遍之后進行簡單的提問,讓學生說英語。在英語的教學中也可利用電影片段來進行教學,影像比教師直白的教授要更加直接,影片里的英語大都是非正規(guī)英語,更加口語化,有利于學生的口語學習,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例如,在講Unit 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之前,老師先問:What do you think about UFOs?Have you ever seen them?然后給學生播放關于《E.T.》中的關于外星人和UFO的片段,以便引出老師所講的內容。這樣學生僅在課堂的有限時間內就可以接受聽說的練習。
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都在不斷地交融,社會也更需要會聽英語、會說英語的人才。教師更應該注重聽說在教學中的分量,不斷培養(yǎng)高中生的聽說能力,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對高中生的聽說進行更好的訓練。筆者也在這里為高中英語聽說盡到自己的微薄之力,希望教師帶領學生更好地進入到英語學習這個多彩的世界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是一種樂趣,不斷提高其聽說技能。
[1] 田旭.語境因素對英語聽力教學的作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1).
[2] 李丹.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高中英語聽說教學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3] 張琦.多媒體技術與高中英語聽說教學的整合及應用[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06.
[4] 高陽光.高中英語聽說情境教學策略應用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