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煒民
趙煒民/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 (甘肅蘭州730030)。
聲樂是一門集腦力、體力、表現力、想象力為一體的綜合藝術。聲樂表演是要求表演者根據音樂藝術的文化歷史規(guī)范、自身文化素養(yǎng)等對樂譜進行研究從而轉化為震動的音的過程。也就是表演者憑借對樂譜的情感感知加之自己在演唱中的技巧發(fā)揮,將聲樂作品蘊含的情感準確地傳達給聽眾的過程?!扒椤迸c“技”交錯貫穿于演唱的始終。下面,結合歌劇《托斯卡》中女高音詠嘆調《為藝術為愛情》的作品分析,談談作品中“情感”與“技巧”的互動。
歌劇《托斯卡》是根據法國維多利安·薩爾杜的劇本改編而成,由普契尼作曲,賈克薩、伊利卡作詞。于1900年1月24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科斯坦齊劇院進行了首次公演并取得了圓滿成功?!锻兴箍ā肥瞧掌跄嶙钪乃牟扛鑴 恫ㄎ髅讈喨恕贰锻兴箍ā贰逗蛉恕贰秷D蘭朵》之一。整部歌劇共有三幕構成,地點分別在圣安德烈亞·瓦勒教堂內、法內斯宮中警察總督斯卡比亞的房間內、天使城堡天臺上。劇情:1800年,羅馬畫家馬里奧·卡瓦拉多西因為掩護政治犯安格洛蒂而被捕受刑,他的未婚妻托斯卡正與馬里奧沉浸在美妙的愛情中。而當時的警察總督斯卡爾皮亞也早已被身為女演員的托斯卡的美貌和心靈所吸引,所以斯卡爾皮亞以處死馬里奧來威脅托斯卡委身于他,托斯卡為了救未婚夫被迫假意順從,警察總督斯卡爾皮亞則答應托斯卡釋放馬里奧,托斯卡在拿到警察總督簽發(fā)的離境通行證后,趁其不備刺死了斯卡爾皮亞。黎明時,馬里奧被帶到刑場,托斯卡告訴他只是假處決,誰料這是警察總督為了永久占有她而耍的花招,馬里奧被執(zhí)行了槍決。隨后她刺死警察總督之事也被暴露。面對自己心愛的人的離去,托斯卡再也無法忍受內心的痛苦之情,最終躍墻自殺……此部歌劇看似描述了一段凄慘的愛情故事,但更深層次上是為了揭露統(tǒng)治者的虛偽、無恥和奸詐的言行,歌頌受壓迫人民純真的愛情和高尚的品格,以其完美的人物刻畫和豐富的感情投入使得這部歌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女高音詠嘆調《為藝術為愛情》出現在第二幕中,托斯卡為了救心愛的馬里奧無可奈何地假裝答應斯卡爾皮亞的條件時所演唱的,表達了她對藝術、對愛情和對生活的熱愛及處于統(tǒng)治者威逼之下的痛苦心情。這部作品是歌劇《托斯卡》中的經典曲目,也是意大利歌劇中有著獨具特色音樂風格的巨作??胺Q是意大利歌劇中最優(yōu)秀的詠嘆調之一,廣泛地流傳于全世界。該作品布局層次鮮明、完整,情感抒發(fā)細致飽滿,旋律優(yōu)美、結構縝密、和聲厚實飽滿和充滿現實主義力量,不僅是聲樂藝術家們喜歡演唱的作品,更是聲樂教學中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果我們將演唱中的“技巧”比作支撐人體的骨骼,“情感”的表達則是血液。兩者聯系密切、缺一不可地支撐著整部作品的生命。一個作品的發(fā)展與成熟,主要是技巧與情感的交織,也就是從情感上地體驗到理論與技巧的成熟,再到情感的升華與傳遞這樣的過程中實現的。
《樂記》有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這就是說,音的起始,產生于人的內心,而人心的變動,是由于周圍的物所造成的;物的變化引起了內心的變化,從而轉化為聲音表現出來?!稙樗囆g為愛情》這首作品中主要表現,(1)劇中所描述的事件發(fā)生于17世紀的意大利,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雖帶來了藝術上的巨大影響,但同時也保留了宗教的威嚴肅穆,更殘留了專政集權等資產階級在社會生活中咄咄逼人的強大生命力。腐朽與奢靡的享樂主義在統(tǒng)治者心中根深蒂固,深深地壓迫著社會中低層的人民。面對這樣的社會背景,無奈與無助占據了他們的內心?!稙樗囆g為愛情》這首作品由安靜地表達自己對上帝虔誠開始,到抑制不住內心痛苦而爆發(fā)的高潮部分,再到最后演唱出“co-si”的嘆息之情。通過描寫女主角托斯卡的遭遇揭示了當時統(tǒng)治者的猖狂與無情。(2)歌劇的一大特點就是常常以第一人稱來表述,不僅會使演唱者更容易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也拉近了與欣賞者之間的距離,使欣賞者在聆聽的過程中直擊內心深處,產生直接的情感共鳴。在《為藝術為愛情》的演唱中,演唱者只有將自己的感情融入托斯卡的形象中,體會托斯卡的感情世界,才能表現得更加完美。
本首作品之所以取得如此輝煌的演出效果,不僅依靠演唱者高超的聲音技巧,表演者在舞臺上的表演也是不可等閑視之的。著名歌唱家卡拉斯在演唱這首作品時,并沒有使用過多的華麗動作,而是真正讓自己融入情景中,面對斯卡爾皮亞的逼迫和馬里奧的處境,托斯卡悲痛欲絕癱坐在了地上,看上去沒有一絲力氣。起先她平靜的表情中透露出幾分無奈,無奈自己的虔誠卻換來了如此悲痛的命運,隨著音樂的不斷進行,高潮部分并沒有夸張的痛苦掙扎的表情動作,而是盯著地面的雙眼中含著無奈的淚花,慢慢地鎖住眉頭,安靜、灑脫、徹底地將每一個高音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最后,她再也無法堅持住自己疲憊不堪的身體,無奈地趴在了地上。這種真實的表演使得欣賞者能夠不由自主地進入到當時的情景當中去,從而感受到了托斯卡的悲苦命運。
普契尼在創(chuàng)作《為藝術為愛情》這首詠嘆調時使用了高難度的作曲技法,演唱者為了完美地表達出作曲家的感情,就必須要具備高超的技術技巧。而這就需要通過演唱技能、形體技能等演唱技術得以實現。
演唱技能包括發(fā)聲能力、呼吸能力、共鳴能力、模仿能力、聽辨能力、記憶能力和控制能力等。這些能力不僅會表現在演唱的理論知識、演唱技巧和熟練程度的本身,而且表現在演唱過程的動態(tài)連續(xù)性上。本首作品由兩部分組成。結構為,前奏(降e)+A+間奏(降E)+B+尾聲,是一首無論在作曲還是演唱上都有相當大難度的詠嘆調。
《為藝術為愛情》這首作品作曲技法復雜、前后跨度較大,而且整首作品情感線條起伏跌宕。這就需要演員既要有扎實的演唱功底,也要具備豐富的情感表現能力。
這首作品的前奏是第1、2兩小節(jié),ppp極弱的力度、柔和平靜的意境,襯托出女主人公內心的無奈之情,同時也為后邊情緒逐步高漲奠定了基礎。從第3小節(jié)到第15小節(jié)是第一個框架,為2/4拍的宣敘調,分為二個樂句。第一樂句表現的是托斯卡面對逼迫而產生的對過去美好愛情生活的向往。這就要求演唱者充分挖掘好作曲者的音樂思維,領悟好人物的心態(tài)。加之腔體保持貫通,用氣息帶動聲音的流動。使聲音連貫的、平穩(wěn)地釋放出來。3、4小節(jié)與5、6小節(jié)以同樣的音不同的節(jié)奏描繪托斯卡的不平內心,演唱時要準確拿捏這簡單的音符下不簡單思緒的表達,隨后的四組三連音要唱的均勻平和,再次表達自己無奈的心情。12小節(jié)突然出現了高八度的降A,這樣八度加重音記號的跨越音是頗為重要的,是這一段的高潮,在不破壞整體平穩(wěn)性的同時極具爆發(fā)力地表現出托斯卡對人生不公的痛苦之情,由此音引導的連續(xù)下行音階與八度大跳形成從高音區(qū)急轉而下的大的起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更是蘊含出一種巨大的悲痛感。
第二框架由16—37小節(jié)構成。結構為A+B+A’。主調為降E大調。4/4拍的節(jié)奏加強了旋律的流動起伏感,大量的三連音分解和旋的運用,與第一部分相比增添了不少真實親切的感情色彩。這一框架由兩部分構成,A段為16-27小節(jié),這一樂句是女主人公表達和訴說自己的虔誠。力度較弱,曲調溫柔流暢,開始節(jié)奏旋律較平穩(wěn)。從第4小節(jié)開始,打破了前面的平穩(wěn),與前面樂句有明顯的不同,力度變化由次強到強再回到弱的過程,充分體現了托斯卡在壓抑自己痛苦的情緒。B段音樂是弱起的,變形的三連音節(jié)奏給人一緊一松的感覺,表達了善良的托斯卡面對自己的感情做最后一次的掙扎。隨即出現A’段,第一句旋律引用了A段第一句的素材,較B段更加柔和,隨后的樂句在節(jié)奏、旋律和力度上都有了更大更新的變化,進而推向了整首作品的高潮。全曲最高音小字二組降B就出現在此,表現出托斯卡再也無法忍受如此痛苦的人生,憎恨現實的黑暗社會,將壓抑許久的情緒全部爆發(fā)出來,這就要求演唱者需要絕對強的氣息和共鳴來支撐這個音樂片段,力度需要更大的加強。緊接著的十六分音符節(jié)奏型不僅是前面高音的延續(xù)也為最后打下鋪墊。全曲最后一個音落在降E大調的主音上漸慢漸弱地結束。
最后兩個樂句充分表現了托斯卡感情的爆發(fā)和對神靈的責問,激動過后,托斯卡留下了精疲力竭、極度無助的絕望形象。通過這些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演唱技能和情感表現在表演藝術中的重要地位。著名歌唱家卡拉斯在詮釋這首作品時,不僅準確地把握了全曲的脈絡,注重歌唱的每一個細節(jié),運用氣息共鳴等技巧,而且將作曲家寫在紙上的每一個音符都有質量的、飽含感情地唱了出來。
這部作品中,無論是普契尼寫下的無聲的音符,還是原唱斯卡拉在技巧上的詮釋,無一不是將這些音符注入了真真切切的情感而獲得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這首詠嘆調給人留下了心靈上的震撼、情感上的共鳴。將感情融入聲音技巧,通過聲音技巧表達出真實的情感,這就是聲樂作品給人以心靈震撼的魅力之所在。
想要達到“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并茂”的表演境界是每一個歌唱者共同的目標。理解好、處理好“情感”與“技巧”的關系是評價一部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通過對 《為藝術為愛情》這首詠嘆調的剖析,我們可以看到扎實的演唱技巧能夠更準確地進行情感抒發(fā),真實的情感表達能夠打動欣賞者?!扒椤迸c“技”的完美結合才能夠獲得更完美的情感升華與抒發(fā)。
[1] (意)賈克薩,伊利卡編劇,托斯卡(歌劇腳本){M}.唐宇明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 于潤洋主編.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音樂出版社.
[3] 巴巴拉·麥耶著.普契尼[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4] 鄒本初著.歌唱學[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11.
[5] 陳立新.唱片中的普契尼[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1,7.
[6] 歌曲《為藝術為愛情》的藝術特征和演唱分析[J].青春歲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