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劉殿學(xué)
小主持人:老師,這一次講課標(biāo)題很美,具體是什么內(nèi)容?
主講老師:這一次,針對作文中如何舉例展開演習(xí)。我們在寫作文時,尤其寫議論文,常常要舉例加以說明自己的觀點(diǎn)。這些小例子,就像你播種的一片綠色文字在草地上開出的小花,使文章顯得更豐滿、充實(shí),更美。
要說的第一點(diǎn),舉例一定要恰當(dāng)。浙江一位同學(xué)給我一篇作文,題目叫《捉黃鱔》。這篇作文寫得很生動,他在文中舉了這個例子:
“……一會,朱以明發(fā)現(xiàn)大約二三步遠(yuǎn)的地方還有一個洞口,在不停地往外冒渾水。我想,那個洞,一定與我們捅的這個洞,暗中相通,是狡猾的黃鱔留下的第二道戰(zhàn)略防線。記得老師給我們講過一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當(dāng)年楚漢戰(zhàn)爭,劉邦為了打敗項(xiàng)羽,聽從張良之計(jì),表面上修筑棧道,牽制項(xiàng)羽的軍事力量,而暗中繞道偷襲陳倉,一舉打敗項(xiàng)羽。這個狡猾的黃鱔,它也用第一個明洞口迷惑我們,而在別的地方又設(shè)一個暗洞口,在遇到生命危險(xiǎn)時,它好有退路??梢姡@個黃鱔是很聰明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狡猾的家伙,你休想從我們手中逃跑——我立即趴下身去,手一伸,果真摸著一個軟軟的油滑滑的東西。一定是條大黃鱔!聽爸爸告訴我,抓黃鱔要緊緊抓住它的脖頸后邊那一段,叫‘七寸子’,然后用中指鎖住七寸子,使它不得呼吸,馬上就沒勁反抗了。我屏住氣,伏下身子,用手慢慢地摸,摸到黃鱔頭后的‘七寸子’,用中指猛力一鎖,鎖死黃鱔的脖頸。一開始,黃鱔拼命地掙扎,沒掙扎幾下,就乖乖地束手就擒了……”
抓黃鱔這一段寫得很精彩。在精彩之中又來一個小典故,不但增加了作文的厚度,黃鱔也人性化了。我覺得,這個例子舉得很好。
再看看山西一位女同學(xué)作文中的例子。她寫的是在火車上的事。她對面座上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和她爸爸說說笑笑,很快樂。而她自己的爸爸總是那么嚴(yán)肅,只顧看報(bào),不說也不笑,她很難過?;丶液螅蛯懥艘黄魑摹栋职帜阈σ恍Α?。作文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一天,小白兔出來找蘿卜吃。找呀找呀,蘿卜沒找著,迷了路,走到森林中去了。
“老虎看到小白兔,說:‘小白兔,你怎么一個人跑到這兒來了?森林里野獸很多,是很危險(xiǎn)的,來,我開車送你回去吧。于是,小白兔就小心翼翼地坐在老虎旁邊……”
很顯然,她就是那個可憐的小白兔。而她爸爸就是那個吃人的老虎。這個例子放到作文中來比他爸爸,顯然不太恰當(dāng)。
作文中所舉的例子,一定要切題,與你所寫的那個主題,不能游離。作文寫到關(guān)鍵之處,舉個小例子,它能幫助你深化主題,為你的作文增色。若不加選擇,不加推敲,隨手撿來一個例子就往作文里加,它會破壞作文的色彩。
小主持人:老師,你舉的這些例子都從哪來的?在作文中我也想舉例子,可不知道例子從哪里來。
主講老師:這些例子都要靠自己平時積累。比如看書、看報(bào)、看電視或聽別人講故事,說笑話,你不妨勤快一點(diǎn),把這些小資料記下來,存到電腦里,要用的時候調(diào)出來。我告訴你,要想作文寫得好,有話說,平時一定要做個“有心人”,看到什么,聽到什么,都要當(dāng)時就記下來,用日記的形式記也好,用記事的形式記也好,反正不能讓這些有用的生活素材白白流失。
小主持人:真可惜!我以前不知流失多少這樣的小故事,今后一定做個“有心人”,眼勤,手勤,筆勤,不放過一個有用的素材。這次演習(xí)收獲真不小。好了,同學(xué)們請聽兩個問題:
1.作文中舉例的作用是什么?
2.平時你是怎樣積累作文素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