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收治2例老年病人誤服藥品包裝,1例采用內(nèi)鏡取出,1例放棄治療?,F(xiàn)將相關情況報道如下。
[例1] 男,70歲,因誤服異物1d于2010年6月3日來我院就診。病人于晚間自行服用拜糖平時不慎將藥品包裝咽下,出現(xiàn)咽部疼痛不適,試嘔出時有帶血黏液嘔出,急診消化道鋇餐造影提示食管內(nèi)可見小圓形高亮影,環(huán)形致密物,提示食管異物。后于01:00行急診內(nèi)鏡檢查,發(fā)現(xiàn)食管距門齒22cm處可見一錫箔藥片,后以鼠齒鉗將其取出。追問病史發(fā)現(xiàn)病人于5年前患腦梗死,后一直言語表達不明,思維不清晰,平時生活不能自理。
[例2] 女,82歲,因幽門癌術后5年,腹脹、嘔吐兩月余入院。病人5年前因幽門癌行畢I式胃大部切除手術治療,術后一般情況可。近兩個月來出現(xiàn)間斷性上腹脹痛,伴反酸噯氣,進食后嘔吐,夜間多發(fā),非噴射性,嘔吐物為胃發(fā)酵宿食,有酸臭味,給予上中消化道造影檢查示胃術后改變,胃鏡檢查提示吻合口炎、殘胃炎、食管糜爛,腹部CT提示膽囊結(jié)石伴膽囊炎,期間曾在外院住院治療,予灌腸等對癥治療。病人為求進一步治療于2011年7月25日收入我科病房。既往有糖尿病史多年。查體可見雙下肢輕度凹陷性水腫。實驗室檢查可見血鉀及蛋白較低。入院診斷考慮為不全性腸梗阻?吻合口炎、殘胃炎、2型糖尿病,予以補鉀、抑酸、補液、蛋白營養(yǎng)支持等對癥治療。治療后病人癥狀未見明顯緩解。入院后復查腹部CT提示十二指腸升部病變伴不全梗阻可能,于2011年8月2日復查胃鏡于十二指腸距吻合口20cm處見一鋁箔包裝板及藥片,寬度大于2cm,兩端嵌于兩側(cè)腸管,腸管水腫,無法通過內(nèi)鏡取出。與病人及家屬溝通后轉(zhuǎn)入外科繼續(xù)治療,但終因病人一般情況較差,家屬考慮相關風險后,最終決定放棄手術,予2011年8月19日出院。
[例3] 病人,女,78歲,因感胸骨后不適1d至我院就診,排除心肺疾病后行急診內(nèi)鏡檢查,發(fā)現(xiàn)食管距門齒24cm處可見一藥片,予以異物鉗去除。病人既往有腦轉(zhuǎn)移病史,反應低下,生活不能自理。
[例4] 病人,男,85歲,因“胸骨后疼痛1d”入院。病人因風濕性疾病在當?shù)蒯t(yī)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服用醫(yī)院發(fā)給未去包裝藥物后出現(xiàn)胸骨后疼痛,當?shù)蒯t(yī)院予以胸片檢查發(fā)現(xiàn)食管異物轉(zhuǎn)入我院,后急診內(nèi)鏡檢查予以胃鏡去除。病人既往有腦出血病史,目前呈癡呆狀態(tài)。
上消化道異物是指病人吞入的外源性物體因嵌頓等原因自咽部至胃、十二指腸球部存在的各類異物[1],主要原因有意外吞服和有意吞入,本文兩位病人均為老年人,考慮意外誤服可能性較大。例1病人由于異物吞服病史明確,故較早得到了針對性的治療。例2病人由于家屬未能提供相關異物吞服病史,加之病人有“幽門癌”手術病史,在診治中醫(yī)務人員很自然與胃腸道本身的疾病聯(lián)系起來,先入為主地認為是由于胃腸道本身疾病引起的腸道梗阻,忽視了異物造成梗阻的可能,同時前期的影像學(包括腹部平片、胃腸造影、腹部CT)及消化內(nèi)鏡檢查均未能提示消化道異物的可能,最終延誤了病人的診治。類似的藥物包裝誤服的情況在臨床中并不罕見,尤其是老年病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預防的重點在于監(jiān)督服藥過程,妥善存放藥品。針對老年病人需要口服藥物時,相關醫(yī)護人員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評估老年病人的自我服藥能力:評估包括老年人的視力、聽力、理解力、閱讀能力、開啟藥瓶的能力、準時準點的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的能力等。②了解老年人用藥知識的掌握情況:詢問老年人對所服藥物名稱、用法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藥物不良反應的防范措施。③予以詳細的安全和合理用藥的指導:在發(fā)放藥物時,應詳細地告知病人及家屬所服藥物的種類、名稱、服用時間、用藥方式、藥物作用、可能的藥物不良反應、有效期限及其他注意事項等。必要時,可以將服藥注意事項以書面方式告知或者以醒目的顏色標識于藥物包裝袋上,以達到安全有效用藥的目的。對于評估后自我服藥能力達不到要求的老年病人,可采取針對性的措施:①對于認為完全不具備自我服藥能力的老年人,應由護理人員或家屬按時按量給藥,同時監(jiān)督服藥整個過程,確保病人安全服藥完成后方可離開;②對于存在自我服藥能力障礙,但通過訓練后可以達到自我服藥要求的病人,護理人員及家屬通過卡片、小器皿、言語提醒等多種方式訓練病人自我服藥能力,當病人自我服藥能力達到要求后便可自我服藥,而在此之前仍應有護理人員發(fā)藥,同時監(jiān)督整個服藥過程,確保服藥安全;③對于一些易引起誤服的藥品包裝,如鋁箔、藥丸外殼等,可于發(fā)放前將包裝去除,如確實需要連同包裝發(fā)放,應囑咐病人及家屬去除包裝后正確服用。
[1] 孔慶印,曾憲忠,李兆申.美國消化道異物處理指南[J].中華消化內(nèi)鏡雜志,2004,2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