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亮,高里程
(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河南新鄉(xiāng) 453007)
隨著社會轉型和體育職業(yè)化進程的深入,腐敗問題在體育領域中顯現,并且日漸突出,如賽場上屢見不鮮的“黑哨”、“假球”、暗箱操作、控制比賽、行賄受賄、權力尋租等。體育腐敗對整個體育事業(yè)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是制約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毒瘤。研究其現象并分析產生的原因,推出相應政策,對推動我國體育事業(yè)健康快速發(fā)展有現實意義。
以足球領域的“假球”、“黑哨”現象為例。中國足球職業(yè)聯(lián)賽經過十余年的發(fā)展,已成為我國目前最有前景、最具有商機的運動市場。但是,中國的足球水平卻一直不上去,歸根到底還是由于一些人把足球事業(yè)當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和手段。上至足協(xié),下至俱樂部,眾多官員、裁判、球員參與腐敗令人痛心疾首。足球比賽中的“假球”、“黑哨”是足球腐敗的重要現象。裁判員吹黑哨是嚴重違法行為:其一,侵犯了億萬觀眾和眾多經營者的財產安全法益;其二,是以欺詐的方式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法益;其三,還侵犯了瀆職罪保護的法益[1]。“黑哨”現象對社會有極大的危害性,其一,對觀眾的危害。競技體育比賽的觀眾是足壇“黑哨”等賽場欺詐行為的最直接、最無辜的受害者。比賽由于裁判的腐敗而不能體現其真實的競技水平,一場虛假的比賽使得球迷觀看比賽的熱情、投入受到欺騙和踐踏,極大地傷害了球迷的感情。競技項目推向市場,如果沒有觀眾的廣泛關注與參與,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7]。其二,阻礙了運動水平的提高。正常的比賽是比運動水平,并促進運動水平的提高??伞昂谏凇币坏┏涑赓悎?,比賽就會失去最初的意義,這一方面挫傷了運動員提高運動水平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使本該用于提高運動水平的經費流失。其三,對體育事業(yè)的危害。競賽最需要的是公平、公正的比賽秩序,足球比賽也不例外。而“假球”、“黑哨”摧毀了秩序,給足球事業(yè)發(fā)展帶來嚴重危害。
現行的很多政策和制度不夠完善,監(jiān)管也不到位,導致很多不應有的腐敗問題出現。譬如等級運動員資格以及相應的待遇,是對廣大一線運動員運動能力的一種等級認定,同時為了鼓勵運動員更加努力出成績,國家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待遇。但是,目前這一領域已成為體育腐敗的一個重災區(qū),比如,弄虛作假、行賄受賄等腐敗行為,使許多不具備條件的人獲得了相應的運動等級,騙取了國家的政策優(yōu)惠。再則,一些高校在招生中,有意不嚴格把關、審核學生的運動員等級資格,使得部分弄虛作假的學生能夠蒙混過關,獲得國家政策的加分或者相應資格,在升學中通過不正當的錄取通道,順利升學等。
腐敗指的是運用公共權力謀取私人利益的行為,其行為主體、動機、方式與后果,都有較為明確的界定。體育腐敗是腐敗的一個方面,是腐敗的一種具體表現。它指的是從事體育活動的各類相關人員,為了謀取個人或者團體的非正當利益,運用公共權力犧牲體育道德規(guī)范精神,所進行的與權、錢、利等有關的非正當的行為。
市場經濟的利益驅動是促使體育腐敗滋生蔓延的主觀條件。市場經濟追求利潤最大化,一方面激發(fā)人們勤勞致富,另一方面也會刺激人們滋生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3]。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在市場經濟利益的驅使、刺激下,有可能導致體育腐敗,并帶有“群體共犯”式的性質。另一方面,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堅持“按勞取酬、多勞多得”分配原則的同時,也允許并存在著其它多種分配形式,從而使社會成員之間出現較大的收入差距,影響到社會成員的心理,使一部分社會成員出現相互攀比、心態(tài)失衡、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扭曲與錯位等。在我國競技體育發(fā)展過程中,職業(yè)化、市場化和社會化已逐漸成為其主導模式。這種模式在提升體育競賽的商業(yè)價值的同時,也刺激著人們去尋求更多機會來提高收入水平,以至于一些官員、教練員、運動員和俱樂部為獲得更大利益報酬而做出有違體育道德的行為[4]。
體育競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其自身的獨立性與自主性,其運行主要依靠行業(yè)內的自律以及體育組織的自我裁決,但不能因此排斥甚至拒絕司法介入治理體育腐敗問題。目前國內治理體育腐敗所依靠的一個是帶有行政性質的國家體育競賽監(jiān)察委員會,一個是黨內的中紀委駐國家體育總局紀檢組,內部治理給腐敗提供了生長的土壤。司法無法介入體育腐敗。首先是一種制度的缺失。刑法第93條規(guī)定貪污受賄的主體主要指國家工作人員,但對公共體育活動的工作人員是否屬于此類,界定長期不明。其次是措施缺失。高檢和有關部門為預防職務犯罪,在金融證券、國企、海關等8個行業(yè)和領域開展系統(tǒng)預防,而腐敗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體育領域卻沒有被納入重點預防之列。司法的不介入,使大批的運動隊和裁判成為鉆法律空子的特殊群體[5]。
官商勾結是所有腐敗中危害最大、影響最惡劣的腐敗行為,是權力尋租的流行模式。體育權力尋租是指政府或體育組織中的既得利益集團或個人通過利用手中的權力影響公共決策過程,為自己牟取私利的一種活動[6]。例如原中國足協(xié)上層官員,他們在自己主管的領域享有特權,卻沒有受到任何的監(jiān)管和監(jiān)督,沒有相應的制度和相關文件可以限制他們的權利,因此他們的特權就會尋租商家或個人形成一種默契的合同關系。權力尋租使官商都能夠非法獲得巨額利益。
任何一個法制健全的國家都應該有專門針對體育腐敗的相關法律,以保證體育運動的純潔性和公平性。比如說日本在1967年頒布了《日本體育運動振興法》,法國1975年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通過并由總部統(tǒng)頒布了《法國發(fā)展體育運動法》,西班牙、瑞士、阿根廷、古巴等許多國家也都出臺了本國的體育法規(guī)。因此,要完善體育競賽方面的法律體系,實現“依法治體”。就我國而言,應盡快完善有關職業(yè)體育的相關法律規(guī)范,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腐敗現象?!耙婪ㄖ螄笔屈h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制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7]。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法律關系,可以保障經濟主體在公平的市場環(huán)境中展開競爭。加強體育法制建設,實現“依法治體”,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實行“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
所謂以德治體,就是用道德教化來治理體育,通過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使體育得到治理,促進體育事業(yè)發(fā)展[8]。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社會變革的加劇,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復雜多變,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如何做到既考慮社會利益、他人利益,又兼顧個人利益,這不僅有體制管理問題,更有體育道德的考驗。
[1]井厚亮.足球"黑哨"行為對法益的侵害及其定性[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2(1):18-21.
[2]龍秋生.依法治理黑哨探討[J].體育文化導刊,2010(2):26-28.
[3]陸亨伯.關于“體育腐敗”現象的社會學思考[J].寧波大學學報,2002(3):93-95.
[4]石書偉.我國體育競賽腐敗成因透析與治理[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0(5):1-3.
[5]康勁.體育腐敗頻發(fā)緣于司法不介入[N].中國經濟時報,2005-10-18(6).
[6]趙金嶺,張淑香.經濟學視角下體育腐敗之研究——基于權力尋租理論的分析[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0,25(1):16-18.
[7]史友寬,屈東華.依法治體:懲治體育腐敗的根本途徑——兼與伍曉軍同志商榷[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2):1-2.
[8]伍曉軍.以德治體:懲治體育腐敗的根本途徑[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2,18(1):30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