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裕藜
(馮裕藜:博羅縣羅陽中心小學 廣東惠州 516100責任編輯:張海新)
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必須把指導(dǎo)學生課外閱讀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wù)。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意把課外閱讀有機地融入進來,充分發(fā)揮其“助推器”作用,使學生既能從閱讀中學到知識、享受到樂趣,又能推動課堂教學更上一層樓。
最能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是環(huán)境和氛圍,我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愛的課外讀物拿到班里,和其他同學分享,營造一個大伙共同讀書、交流的氛圍,學生們非常享受,這種學習交流機會通常每兩個星期就有一次,每當這個時候,學生們的興奮和投入都是難以言表的。
如何充分利用好每周一節(jié)的課外閱讀課呢?對此我有多個選擇:①老師講故事,學生齊齊聽。如 《丑小鴨》、《海的女兒》、《安徒生童話》等,每次都不同,學生非常愛聽;②學生自己講故事,老師學生一齊聽。每次安排學生上臺講故事,每人三到四分鐘的時間,人人都有機會上臺,孩子們特別興奮、投入;③組織班級內(nèi)部“故事大王”比賽,每學期一到兩次,讓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充分享受獲獎的喜悅。如我班的胡紫晴同學不單在班里表現(xiàn)出色,在代表學校的講故事比賽中,還獲得了縣里的一等獎;④自由交流,讓學生們天馬行空、海闊天空地交換各自的讀書體會。
這些做法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個孩子,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致提高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增強了,課堂教學不再枯燥單調(diào),而是繽紛多彩的。為了能在同學和老師面前充分表現(xiàn)自我,許多學生會認真做準備,看更多的書,記更多的故事。一些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表現(xiàn)欲了。我們班的曾浩然、王凱同學,據(jù)家長反映,晚上睡覺前總愛捧著書看,一本2萬字的書,他們可以在兩三天內(nèi)看完。學生閱讀的興趣非常高漲。
“直映認字”教學的全稱是:“揉合直映認字,促成提前閱讀”,我校是2011年引入“直映認字”教學實驗的。實施“直映認字”教學后,學生的認字量大大增加,我對學生的閱讀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每個學期我都會結(jié)合孩子所學,并參考個別優(yōu)秀學校的使用情況,向?qū)W生推薦一些必讀的課外讀物。如上個學期我選定5本故事書作為我們班的必讀課外讀物,包括:《“小溜溜”溜了》、《小豬稀里呼?!罚ㄉ霞?、下集)、《狐貍列那的故事》、《吹牛大王歷險記》。為確保學生按質(zhì)按量完成閱讀,除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外,我也適當安排利用早讀、午讀時間進行閱讀。并且堅持每周安排一節(jié)課,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情況講故事。學生完成這5本書的閱讀,保守估計他們獲得的閱讀量平均達到55萬字,遠遠超過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量5萬字。
“直映認字”帶動了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又加深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和認識,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促進。
在推薦給學生及家長的課外書籍中,除一些學校規(guī)定閱讀的書目之外,我常常結(jié)合課內(nèi)所學,向?qū)W生推薦關(guān)聯(lián)讀物,讓學生融會貫通、深入探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記憶,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比如:在學習有關(guān)科學知識的單元時,我會推薦 《十萬個為什么》、《百科全書》等;在學習名人的課文,如 《數(shù)星星的孩子》、《愛迪生救媽媽》,我會推薦 《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愛迪生的發(fā)明》;在學習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我又推薦 《雷鋒的故事》。
通過這樣的課內(nèi)課外相結(jié)合著學習,學生們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在鞏固課內(nèi)所學知識的同時,又學到了課外知識,他們對課文變得感興趣了,對外面事物的認識也更加渴望了。
隨著孩子對閱讀的深入,我有意識地加強對孩子們的引導(dǎo),讓他們學會有選擇地讀書,學會利用書籍查找有用資料。他們的閱讀能力慢慢有了質(zhì)的提升,不僅學會讀書,還懂得把讀的書為我所用。學生進入二年級后,我就為他們專門準備一本“精彩語句”本,并設(shè)計幾項內(nèi)容,如:“我的的收獲——總結(jié)一周來你的學習、課外閱讀或者觀察到的事物”,“好詞佳句——15個”,“格言警句——摘抄三、四句”,“我背誦的課文”,“老師的話——老師評價”。背面就是孩子們通過一單元的學習寫下的周記,還可以是孩子們喜歡劃的畫等,形式多樣,學生很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