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海霞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理念、目標、模式、策略、手段及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學習態(tài)度、意志、興趣和習慣等方面有關。我在這里只就英語教學的有效性談一些認識。
一、用心體會,發(fā)現(xiàn)問題
教學中教師教學行為的明確性、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教學手段的有效性、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性等,是最常見的問題。
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學任務、方法往往只能適合部分學生的需要。而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獲,這就要求教師進行分層教學,要照顧全體學生。為此,教師必須在教學中細心體會,有意識的對開展的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在教學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確保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我們在上每一節(jié)課前,認真思考確定教學內容、如何展開講授這些內容等方面要有清晰的思考和認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形成師生共同可操作的明確目標與學習內容,隨時察覺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教師在課堂后的反思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師是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是否以“以學定教”的原則展開教學活動進行分析,要細細推敲,好好總結。以下是我在教授牛津教材高一第一節(jié)課后所寫的教學后記:
The first impression when I have finished teaching the vocabulary is that there are so many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at should be explained to the students that we can hardly spare enough time to cover the whole vocabulary. What is a good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After a short talk with students I learnt that they hadn′t previewed the paper of word study well. Honestly speaking, they have just begun to touch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y are not used to the learning surroundings yet. It is vital for our teachers to give the students the guidance of learning methods.
這是通過體會一節(jié)課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的問題,由于詞匯量大、教材難度大、初、高中教材缺乏銜接,很多學生存在“吃不了”的問題。
二、悉心溝通,解決問題
真誠對待學生,師生間要加強溝通。有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彼麄兿矚g上一位老師,也往往喜歡上他的課,并能主動接受這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在課內外溝通的方法很多,有言語和非言語的。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當堂提問、隨堂練習以及觀察學生的面部表情等方面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新授內容,進而對教學進程作出正確的評價。課堂教學中與學生間的交流可以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反饋信息,明確教學中的問題。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實時溝通,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讓學生在師生,生生的智慧碰撞的學習的過程中達成學習目標。
對課堂中出現(xiàn)的教學問題,我采用體驗式教學,即在課前要求學生充分地預習,采用自覺的形式解決,教師只需對重點難點加以分析講解。傳統(tǒng)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性,任務式、包辦式教學普遍存在。而真正高效的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這樣,促使學生培養(yǎng)探究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潛心研究,反思問題
教師還應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方面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反思。事實上,教師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對學生的學習熱情的影響不可小視。教師要洞察學生的課堂反應,一方面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明確學生的主體責任,另一方面通過教師的積極講授啟發(fā),努力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學生從“想學”到“學會”再到“會學”,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察覺有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如果已解決,教師應主動尋求進一步強化的方式和手段加以鞏固,以形成好的教學風格。如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應深入研究,大膽嘗試,不斷改進,逐漸完善。如在前一教學后記中出現(xiàn)的問題經(jīng)過調整得以解決后,筆者在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究,把重點放在多媒體“導入課”的有效運用研究上,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所以我們要在如何“激起”上下功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既來自于教師外部的助推力,更依賴于學生自身的內驅力。精彩生動的課堂導入,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對所學新知的求知欲望,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思考,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來。
總之,有效教學的達成,離不開教師得法有效的教,更離不開學生自主高效的學。教師的“主導”應以學生的“主體”諧同整合。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