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放、化療科 廣西欽州 530000;2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哮喘及過敏性疾病研究所)
[摘要]目的評價放松訓練加音樂療法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患者護理中的療效。方法將60名符合納入標準的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患者隨機分為放松加音樂療法組和傳統(tǒng)護理組,每組30名,放松訓練加音樂療法組患者入院后在健康教育的基礎上接受放松訓練和聆聽音樂,早晚各1次,持續(xù)到出院;傳統(tǒng)護理組患者僅接受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運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估兩組患者化療前后的焦慮、抑郁水平和睡眠質量,并記錄化療期間惡心嘔吐患者例數。結果放松訓練加音樂治療組在降低患者焦慮、抑郁水平,改善睡眠質量,減少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等方面優(yōu)于傳統(tǒng)護理組,P<0.05。結論放松訓練加音樂療法在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患者護理中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
結直腸癌是高發(fā)的惡性腫瘤,在我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態(tài)勢[1]。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施以輔助化療已在國內外專家學者中形成共識[2]。癌癥本身、手術及術后化療三者作為巨大的心理性和生理性應激源,常使患者產生強烈的生理、心理應激反應,易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等心理[3]。有報道指出61.3%和 66.3%的癌癥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和抑郁情緒等不良心理反應,而這些不良的心理反應會降低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和治療依從性,進而影響治療效果甚至使患者放棄治療[4]。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推廣,放松訓練作為行為醫(yī)學一種常見的方式,近年來在心理學、醫(yī)學、護理學等多學科中廣泛運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療效[5]。我們科從2010年以來運用放松訓練療法聯(lián)合音樂聆聽對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患者進行護理,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60例受試者為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放、化療科住院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滿足以下納入標準:①經腸鏡和病理檢查確診的結直腸癌患者;②行手術治療后接受輔助化療;③年齡在20~70歲之間;④既往無精神疾病家族史者;⑤初中及以上文化;⑥簽署知情同意書。60名符合納入標準的受試者入院時隨機分為放松訓練加音樂療法組和傳統(tǒng)護理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疾病類型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放松訓練加音樂療法組 在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實施放松訓練和音樂療法。①放松訓練療法實施步驟:入院后即開始,引導患者從雙手開始,吸氣時逐漸握緊拳頭(5 s),呼氣時緩緩放松(15 s),借此體會緊張與放松的感覺,也可察覺出身體各部位的緊張度,然后用類似方法依次從前臂—上臂—臉部—頸部—肩部—背部—胸部—腹部—大腿—小腿—腳等部位進行肌肉逐步放松訓練,整個過程與呼吸密切配合,在做某一組肌肉的放松練習時,全身其他部位要保持放松。在放松訓練的基礎上采取腹式呼吸,身體仰臥,兩手臂與軀干垂直,右手掌心壓向左手掌心,并慢慢深呼吸; 同法兩手臂與軀干垂直,左手掌心壓向右手掌心,并慢慢深呼吸,然后兩腿屈膝—平放—抬起—平放—向旁側打開30°后收回原位; 同時外旋轉—內旋轉—左右搖擺,活動腳趾。每次約進行20 min,每天早晚各1次,持續(xù)到化療結束。②音樂療法的實施步驟:在放松訓練結束后接著聆聽音樂,每次10~15 min,以患者的喜好決定時間。為其提供6種類型不同節(jié)奏適中的音樂,歌曲共20余首,包括古典音樂、輕音樂、現(xiàn)代舒緩音樂、戲曲、民歌等讓患者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2種音樂類型及8首相應曲目。若已備好的樂曲患者都不滿意,可由患者自行提供其最喜愛的曲目,要求每首曲目主題一致,將患者選定的曲目存儲于MP3播放器中,然后請患者試聽,直到其滿意為止。
1.2.2 傳統(tǒng)護理組 入院進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
1.3 療效評價 運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共含2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1~4級評分,評分>50分者定為焦慮)[6]、抑郁自評量表(SDS,共含20個條目.每個條目按1~4級評分,評分>50分定為抑郁)[7]分別評估患者化療前后的焦慮和抑郁水平;運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估化療前后患者睡眠質量,累積各因子得分為PSQI量表的總分,總分范圍為0~20,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6];記錄化療期間惡心嘔吐發(fā)生的例數。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6.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頻數小于5時用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5 結果 由表1可知化療前兩組患者在SAS評分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實施不同護理措施后,放松加音樂療法組患者SAS評分明顯低于傳統(tǒng)護理組,P<0.05;由表2知,化療前兩組患者在SDS評分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實施不同護理措施后,放松訓練加音樂療法組患者SDS評分優(yōu)于傳統(tǒng)護理組,P<0.01;由表3知,化療前兩組患者睡眠質量指數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實施不同護理措施后,放松訓練加音樂療法組患者睡眠質量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護理組,P<0.01;化療期間放松訓練加音樂療法組共有8名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現(xiàn)象,傳統(tǒng)護理組共有16名患者出現(xiàn)這一癥狀,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化療前后SAS評分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化療前后SDS評分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化療前后睡眠質量指數比較
目前,將惡性腫瘤視作一種身心疾病已成為醫(yī)學界的共識,不僅癌癥的發(fā)生與心理因素有關,患者的存活時間也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8]。對癌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的干預愈發(fā)受到醫(yī)學工作者的重視,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在這一領域正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放松訓練是行為治療模式的一種重要治療手段,其參與患者心理—生理反應的機制,已通過控制論和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研究的證實[9]。研究指出[10]放松訓練可以使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終末器官活動正?;⒖梢詼p弱視皮層的活動,影響丘腦和大腦的活動,繼而降低焦慮水平,調節(jié)人體的心理、神經和生理學功能。放松訓練的關鍵是感知肌肉緊張并逐漸使之減弱,促使自律神經活動朝著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轉化,并促使覺醒水平下降,從而誘導睡眠的發(fā)生[11]。
聆聽音樂可以改善人的大腦皮質及邊緣系統(tǒng)的網狀結構功能,從而調整機體的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tǒng)功能,使交感神經活動減弱,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內啡呔分泌增加,兒茶酚胺水平降低,達到鎮(zhèn)靜、緩解抑郁和焦慮,使患者放松的效果[12]。
本研究結果表明放松訓練療法配合音樂聆聽能有效改善結直腸癌化療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況,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降低化療副作用(惡心嘔吐)的發(fā)生,其療效均優(yōu)于傳統(tǒng)護理組。放松訓練加音樂療法操作簡單,效果較為理想,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陳瓊,劉志才,程蘭平,等.2003~2007年中國結直腸癌發(fā)病與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12,21(3):179-182.
[2] 石會勇,徐忠法.結直腸癌化療的研究進展[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2,(24):1915-1918.
[3] 熊范忠,雷球英,程小丹.放松訓練對腫瘤患者術前心身健康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16):3-4.
[4] 朱明黎.綜合護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術后化療患者心理傾向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23):123-125.
[5] 王珊珊,陳晶晶,王磊,等.放松訓練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2,(9):90-92.
[6]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專著題名缺失[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194-238.
[7] Reiche EM,Morimoto HK,Nunes SM.Stress and depression-induced immune dysfunc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cancer[J].Int Rev Psychiatry,2005,17(6):515-527.
[8] 李鳴果,金魁和.醫(yī)學心理學[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1995:173.
[9] 岳文浩,何慕陶.現(xiàn)代行為醫(yī)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61-162.
[10] Kharc KC,Nigam SK.A study of elecroencephalogram in meditators[J].Indian J Physiol PharmacoL,2000,44(2):173-178.
[11] 張林.行為療法[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190.
[12] 王志成,唐佳.音樂療法在圍術期患者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07,21(1):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