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梅埡口—— 貢嘎寺——旅游客棧
2014年7月14日
焦點:今天看著霧氣很重啊。
建國:今天能見度不是很好,這樣的天氣在川藏地區(qū)也很常見。我們開車都格外小心。從高處望去,遠處霧蒙蒙的,也挺有韻味。
焦點:你們的民宿很漂亮!顏色搭配和漢族的風格完全不同呢。
建國:是的。這些用原始的礦物顏料畫成的建筑裝飾,是藏族建筑的特色。藏族人的審美悟性很高,顏色搭配大膽、鮮艷,這樣的建筑甚至在尼泊爾都能看見。
焦點:既能看出原始純粹的粗獷,也能感受到獨具匠心的精致。
建國:這里最漂亮的建筑,還是寺廟。比如上個月的薩嘎達瓦節(jié),相傳那一天是佛陀的壽誕。周圍的藏民都會穿上最珍貴的衣服,前來寺廟朝奉。
焦點:看來,老百姓的精神寄托還是高于一切物質(zhì)。
旅游小貼士
貢嘎寺
貢嘎寺分老貢嘎寺和新貢嘎寺。老貢嘎寺位于貢嘎山主峰足下,始建于公元十三世紀中葉,由第二世噶瑪巴·噶瑪巴希的親傳弟子扎白拔(第一世貢噶活佛)所建,至今已,600余年歷史,為歷代貢噶活佛之修行閉關圣地。
老貢嘎寺占地面積不大,約兩畝多地。寺廟內(nèi)就像一座四合院。正殿即祖師殿,殿內(nèi)供奉著噶舉三祖師瑪爾巴大師、米拉日巴,塔波拉杰和第九世雪山法獅子貢噶呼圖克圖法像。此殿專供人參拜。正殿左邊是護法堂,供奉著噶舉教派三大護法即瑪哈嘎那、班丹拉姆(吉祥天母)、多吉勒巴護法堂為值日。僧人平日念經(jīng)場所。正殿后面是經(jīng)堂,經(jīng)堂是寺廟的主殿。經(jīng)堂上方供奉著藏密創(chuàng)始人蓮花生大士八化身像和堪珠益喜磋嘉及納佳門達娜二位空行佛母。經(jīng)堂是寺廟每年夏季法會扎巴們集中誦經(jīng)的場所。寺廟的左面是一座簡陋的觀音殿,殿中央供奉著一尊高約 5 米左右的彩衣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周圍由兩層轉(zhuǎn)經(jīng)筒圍繞,朝圣的人們都要來這里磕頭轉(zhuǎn)經(jīng)。貢嘎寺背后山上有一股泉水通向貢嘎寺院內(nèi),相傳是第二世噶瑪巴用神通引出來的,當?shù)厝硕及阉顬槭ニ?,凡是來此地朝山的人們都要用瓶子灌上一瓶給家人帶回去,說是可以驅(qū)邪治病。1939年,有貢師弟子漢地瑜伽行者陳健民上師曾在這里閉關修行兩年有余。繼之后,1942年又有滿族王室后裔申書文女士(貢師弟子即臺灣貢噶老人)又來寺內(nèi)修行三年。而歷年來此登山的各國登山隊都以老貢嘎寺為大本營,因此而使老貢嘎寺的盛名傳譽海內(nèi)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