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濤
摘 要: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也相應地促進了我國新媒體藝術的發(fā)展。本文主要對新媒體藝術影像的敘述特性與未來進行分析,以進一步促進新媒體藝術影像的發(fā)展。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影像 敘述特性 未來
一、新媒體藝術影像敘述特性
從形式上看,新媒體藝術所體現出的是一個歷史時間的概念,新媒體藝術影像在每一個階段都表現出不同的新媒體藝術形式。筆者主要以新媒體的計算機、影像、數字技術、網絡等新科技成果作為新媒體藝術定義的創(chuàng)造性手段。新媒體藝術影像要向著現代化的技術方向推進,當然,這并不能僅將一種技術簡單地認為是美學,像數字影像這類的媒體可謂是先行媒體技術,先行技術并不是起到決定的作用,而是給出可能性的必要條件。新媒體藝術是以動蕩的內容向社會現實主義開放,雖然是在現代主義生死存亡的時期下崛起的,但是,新媒體藝術卻沒有走上現代化主義的形式色彩,修正了現代化社會主義的教條,將喜劇性、敘事性以及隱喻性等古典的技巧充分發(fā)揮出來。新媒體藝術是以媒介間性、數據庫化生存、賽博空間性等特征構建一個客觀世界的延伸空間。
二、新媒體影像敘述藝術的現狀
1.平移、復制的成分較多
新媒體藝術影像多以網站平臺為主,而在當今大多數的視頻網站的節(jié)目分類中,主要以電影、電視劇、綜藝、文藝、視頻等,其中只有視頻這一檔節(jié)目數據原創(chuàng)的性質,而其他的作品大多都是平移或復制過來的,新媒體影像藝術過于傳統(tǒng),尤其是在影視作品上的表現更為明顯,許多視頻運營商都將傳統(tǒng)的編排方式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而且過多視頻網站的雷同性也極為嚴重,缺乏新媒體藝術影像的表現。
2.戲仿性過于嚴重
所謂戲仿就是指源于文學理論的敘述,也稱為滑稽模仿。在當今新媒體藝術影像敘述的發(fā)展中,有很多制作的藝術類視頻都是通過模仿其他作品以及題材的方式而形成,尤其是在媒體影片的表現風格上更是相仿。然而,在模仿的過程中,卻有很多媒體藝術描寫的內容與主題極不相稱,特別是將娛樂、游戲等結合到一起的模擬節(jié)目中,由于體現出的觀點過于陳舊,這類媒體影像被當下人們作為一種諷刺性影視,對新媒體藝術影像敘述特性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影響。
3.視頻表現形式枯燥感
在當今媒體藝術影像敘述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視頻創(chuàng)作中過多的是無用的東西,而且一個影片較長,里面重復的片段和語句也有很多,讓閱讀者覺得媒體視頻只是看一時的新鮮,長時間看下去大多內容都是雷同的,僅是稍微轉變形式而已,使得媒體視頻顯得枯燥無味,無法真正提高點擊率。尤其是受媒體視頻語言的限制,很多都局限在傳統(tǒng)電視、電影的語言上,缺乏語言的創(chuàng)新性。
三、新媒體藝術影像敘述的未來
1.平移、復制的改進
傳統(tǒng)的新媒體藝術影像敘述的方式主要以平移或直接復制為主,無法真正體現出新媒體藝術敘述的特性。當然,也有很多視頻運營商在媒體內容的編排上,在傳統(tǒng)方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充分實現新媒體的欣賞習慣以及傳播的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當今手機普遍都使用智能手機,很多人群都會用手機看一些相關的視頻,針對手機電視制定了專門的欄目,例如通過對傳統(tǒng)內容的重新轉碼、編排等方式,將視頻制作成大概30秒左右的短片,留住媒體中的一些興奮點,將大部分的元素都剪切掉以供手機播放。其次在新聞方面的視頻上,也有著一定的改進,專門為手機制定節(jié)目形態(tài)為1分鐘左右的簡短新聞播放口,更方便人們利用手機關注新聞。另外,還有一些視頻商將傳統(tǒng)的電視劇題材制作成幾分鐘的短片,而且,再加上情節(jié)以及背景等畫外音的介紹,能讓人們通過短時間的觀看就能了解故事的大概等。
2.媒體藝術創(chuàng)新觀念的形成
新媒體藝術影像敘述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的形式。從藝術創(chuàng)作思維觀念上來看,還是要采用一些傳統(tǒng)的媒體用來借鑒,而并不是一味地模仿。要將語言的思維工具以及文字的主控功能有效的發(fā)揮出來,借鑒但要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獨特觀念的媒體藝術影像。當然,在媒體藝術影像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者與閱讀者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既然有媒體視頻藝術創(chuàng)作,就應該有視頻藝術的閱讀者,這都是新媒體藝術影像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媒體的科技產品也有著更大的突破,而新媒體藝術影像的創(chuàng)作不能單靠先進的科技產品,還要將媒體視頻節(jié)目靠向民間藝術,這樣才能將主體的創(chuàng)作愿望顯溢出來。另外,在新媒體藝術影像敘述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媒體視頻對人們的世界觀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抓住這個突破口進行不斷創(chuàng)作,將新媒體藝術影像的手法利用真實的圖景表現出來,并慢慢地建構和演化出一種新媒體藝術的形式。
3.視頻微短片的制作
隨著新媒體藝術敘述的不斷發(fā)展,再根據當今人們所關注媒體傳播的方式,以及媒體傳播的形式和特點的發(fā)展來看,新媒體藝術影像敘述逐漸走向視頻微短片的制作道路上,通過將較長的視頻壓縮成視頻短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研究,脫離傳統(tǒng)媒體視頻的束縛,尤其是在語言上的表現更為新奇,而且,要保證很多創(chuàng)作的媒體視頻短劇靠向人們的生活實例。例如,中國版的《嘻哈四重奏》《蘇菲日記》等,以及近期剛剛更新完的《屌絲男士》等,雖然每個視頻僅有幾分鐘的時間,但是從點擊率上來看已經突破百萬次的點擊率。這些由個人乃是團體制作的短劇作品具有以下特點:主題和風格的創(chuàng)新,融入了當今年輕人比較喜愛的時尚元素,迅速地吸引了當代時尚的人們;針對這類短劇在網絡上開展觀眾與標榜的互動,以新的互動形式提高人們的參與性,對人們發(fā)表個人意見有著一定的意義,可以廣泛地吸引著很多人群;在時間段上,每個短視頻大概只有幾分鐘,長的也僅有十幾分鐘,但在短短的時間內它卻能體現出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通過講述、惡搞等方式來對短視頻的點綴更能突出故事的真實性、趣味性等。這都是新媒體影像敘述發(fā)展的主要表現。不難看出,很多短劇都是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事,通過短劇卻能將小故事的情境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新媒體藝術影像敘述可能處處都在演示出人們的生活。人們在生活中觀看電視,同樣也在生活中不斷地演繹電視。尤其是當今的科技在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網絡的虛擬化、信息化、基因工程化等多項技術的融合,真的無法預料新媒體藝術影像敘述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將會以什么樣的復雜關系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同樣這也為一些作家勾勒起新媒體藝術影像敘述的探索方向。
四、小結
新媒體藝術影像具有很好的未來,但是,這需要人們在不斷地探索中及時地發(fā)現新媒體藝術影像發(fā)展中存在著的問題,并且積極地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進而促進新媒體藝術影像的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段雪.淺談新媒體與新媒體藝術[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8).
[2]黃石.歷史的當下——淺談新媒體藝術的現狀與演化[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9).
[3]蔣曉華.現代信息技術內涵及其發(fā)展的新趨勢[J].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3).
(作者單位: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