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現(xiàn)狀堪憂,亟待改革。本文以高職旅游類公共英語為例,從課程目標設定、課程內容選擇、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四個方面探討了如何運用多元智能理論進行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公共英語;課程改革;高職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8-0022-02
根據作者2012年對所在單位大一新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現(xiàn)狀調查,發(fā)現(xiàn)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現(xiàn)狀如下:學習方面——沒有學習興趣,英語基礎差、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學習方法,學習動機不強;教學方面——內容枯燥,方法單一,評價絕對。如此教學現(xiàn)狀帶來了堪憂的教學效果,亟待課程改革。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要圍繞專業(yè)展開。運用多元智能理論能幫助公共英語課程圍繞專業(yè)進行改革。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論在旅游類公共英語課程改革中運用為例,對探討多元智能理論下高職公共英語如何進行課程改革。
一、多元智能與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
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加德納1983年創(chuàng)建了多元智能理論,包括九種智能:語言、音樂、邏輯-數(shù)理、空間、身體運動、人際、內省、自然觀察和生命存在智能。對多元智能理論的理解包括以下三個要點:(1)每一個正常人都擁有九種智能,在九種智能方面都具有潛質;(2)人類在所有智能中都有創(chuàng)造的可能,然而大部分的人都只能在某些特定領域進行創(chuàng)造;(3)每一種智能代表著一種不同于其他智能的獨特思考模式,然而他們卻非獨立運作,而是同時并存、相互補充、統(tǒng)一運作。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強調以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和專業(yè)需求出發(fā)。多元智能理論強調和尊重個性差異、充分肯定人的潛力,與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理念不謀而合。把多元智能理論運用到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中,將重新定位教育觀念和思維,重構課堂教學規(guī)則和秩序,能幫助教師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學生觀和靈活多樣的評價觀。高職公共英語課程必須走出僅僅傳授和掌握英語語言知識的誤區(qū),應以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社會服務能力為最終目的,了解各專業(yè)對學生智能開發(fā)的需求、掌握學生的智能強項。
二、為多元智能進行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
“為多元智能進行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是要求公共英語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摒棄原來只圍繞英語語言知識而設計課程的慣有思路,在觀念上把學生所在專業(yè)要求的智能開發(fā)放在同等重要地位,即根據專業(yè)社會能力要求改革課程目標。以旅游類公共英語為例。整合作者所在單位旅游類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和酒店管理三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旅游類人才需要具備以下社會能力:旅游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良好的身體素質;旅游禮儀修養(yǎng)能力;旅游溝通協(xié)調能力;心理分析能力;自我調節(jié)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對照多元智能理論,旅游類人才需要開發(fā)以下幾種智能:語言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高職旅游類公共英語課程目標必須圍繞以上四種智能的開發(fā)而展開。
1.語言智能目標。語言智能是指運用語言思維、用語言表達和欣賞語言深層內涵的能力,即口頭語言和文字語言的運用能力,重視語言以下四種功能:語言的口頭運用、語言的記憶潛力、語言的解釋作用和語言的反省功能。旅游類公共英語課程把語言智能目標擺在首位,摒棄原本以語言知識能力為中心、知識的傳授和記憶為核心,轉換成以語言功能為中心、語言運用為核心。
2.人際智能目標。人際智能是指辨識與了解他人的感覺、信念和意向的能力,其核心成分包括了注意并辨別他人的心情、性情、動機與意向,并做出適當反應的能力。旅游類人才將來工作以服務他人為核心,離不開與他人工作和交往,因此人際智能的開發(fā)是旅游類人才培養(yǎng)的重點。
3.身體—運動智能目標。身體—運動智能指的是人的身體協(xié)調、平衡能力和運動的力量、速度、靈活性等,表現(xiàn)為用身體表達思想、情感的能力和動手的能力。結合旅游類社會能力,旅游類人才身體-運動智能主要體現(xiàn)在理解健康身體的標準、并以此標準生活,具有協(xié)調身心和展現(xiàn)精細及完善身體的能力,在身體動作中顯露平衡感、優(yōu)雅、靈活和精確。
4.內省智能目標。內省智能是指一個人自知與自處的能力,是人對人的內心世界的認知。旅游類人才主要從事服務工作,在人與人交往過程中難免產生矛盾,對自己工作產生懷疑。內省智能的開發(fā)對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心理活動、理解他人,指導自己的行為,確定工作目標,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用多元智能進行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
“用多元智能來進行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是要求在進行課程改革時,通過調動不同智力活動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不同作用,選用適宜教學內容,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運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教學效果。
1.多元智能與課程內容選擇。課程內容的選擇必須緊緊圍繞課程目標。依據多元智能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目標有多樣的智能開發(fā)要求,課程的教學內容也必須相應進行變化。以旅游類為例,課程目標根據多元智能要求確定為語言智能目標、人際智能目標、身體—運動智能目標和內省目標,那么教學內容可以選擇一些跟人際交往、運動和心理方面的篇章作為閱讀和聽力材料,以及相關活動場景中的對話作為口語材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習了語言知識,提升了語用能力,同時相關智能也得到開發(fā)。
2.多元智能與課程實施。課程實施主要涉及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公共英語課程圍繞教學目標,充分利用教學素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盡可能的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思維,想辦法讓所有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教學方法要多樣,有創(chuàng)意。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智力結構特點配置多種方法,開發(fā)學生多種智能,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情景模擬和任務型教學方法,同時采用競賽、才藝展示等各種手段,提高學生語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審美能力,開發(fā)相關智能。在以生為本的多元智能理論中學習方法是學生智能開發(fā)的重要因素。高職旅游類公共英語課程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取長補短,掌握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和內省能力,開發(fā)相關智能。
3.多元智能與課程評價。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擯棄以標準的智力測驗和學生學業(yè)成績考核為重點的評價觀,樹立多元化的評價觀。高職公共英語課程評價要注重評價內容多元化、過程動態(tài)化、主體互動化。如旅游類公共英語課程評價可以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多元化的評價切實考查學生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審美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檢驗學生的智能開發(fā)效果,回歸最初制定的課程目標,為下輪課程教學做準備。
總之,多元智能理論下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目標明確、課程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多樣,以生為本、關注學法,學生學習興趣增加,教學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
[1]歐陽芬.多元智能與建構主義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
[2]陳家頤.高職公共基礎課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5,(11).
基金項目:杭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2013年度校級教改課題(編號HKYJG—2013—09)科研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王雁君(1979-),女,湖南益陽人,碩士,杭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